|
|
|
|
|
|
|
|
|
无论到哪个诗坛,总见诗友们讨论近体诗格律,连篇累牍,讲究得玄之又玄。其实只要真得其精髓,则无须大费周章。所谓的精髓其实就10个基本句式,牢牢记住,则格律虽万变亦不离其宗。详如下:
(一)用于出句和对句皆可的,共有5个句式:
01:平平中仄平
02:仄平平仄平(孤平自救)
03:中仄平平仄
04:中平平仄仄
05:中仄仄平平
(二)只用于对句的,也有5个句式,其中:
a:直接使用而无须拗救的,共有2个:
06:平平仄平仄(单拗/特拗)
07:平平仄仄仄(这就是有名的“三仄脚”,有人称为格律大病,但唐诗里却比比皆是,李杜诗里也有,俺个人认为可以照用)
b:必须拗救的,也有2个,但对句必须救:
08:中仄平仄仄 (对句必须为:中平平仄平)
09:中仄仄仄仄 (同上)
可救可不救的,只有1个:
10:仄仄仄平仄(若要救,则对句也必须是 中平平仄平。)
近体诗格律全部在此。利用上面的句式,结合粘对的原理,组合成律诗,一字不差的,就合律,差一个字的,就出律。如此而已。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晨雾晓松 |
|
留言时间:2014-11-17 17:59:30 |
|
|
经曹老师这么一解释,对孤平的定义清楚了,而且还介绍了为什么出句 中“仄声字多的现象”,很难得的解惑。冷落屏前无所有,隔空遥敬一杯酒。谢谢! |
|
|
|
作者:曹雪葵 |
|
留言时间:2014-11-17 00:42:21 |
|
|
欢迎晨雾兄大驾光临!
10:仄仄仄平仄,08:中仄平仄仄,这两个都是孤平,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第三个字为孤平必须救,第四个字为孤平则可就可不救?
--- 最好不要按这个思路来理解,因为这类现象有点儿“不讲道理”。俺试解之:
中仄仄平仄 和 中仄平仄仄,常被称为 夹平,因为它们与 孤平 有区别。孤平 或 犯孤平 专指 仄平仄仄平 这个现象,孤平 的“孤”指的是 第二字的平。孤平 只能本句自救,把第三字的仄改成平,成了:仄平平仄平。因为用的广泛,常习作古典诗词的网友几乎都把它当 定式 来用了。
为什么唐代诗人对 出句 中“仄声字多的现象”非常宽松?
第一个原因是:出句 还有 对句 来“照顾”它,也就是说:对句可以救它。而 对句 就严格了,因为到了 对句 已是这一联的终局,“错”了,再没人能“照顾”它。所以 对句 常见的现象反倒是:仄声字少,而不是多。
第二个原因是:仄声在发音方面有优越条件:平声的发音,阴平和阳平区别并不明显,古人也不强调,故只统称为平。而仄声就不一样了,仄声有 上去入 三个发音的不同,这就有意思了。来,再把仄声出句的句式罗列如下:
中仄仄平仄 中仄平仄仄 中仄仄仄仄
虽然看起来它们都是仄,可它们实际上还有 上去入 三声的不同,吟诵起来照样能产生抑扬顿挫的变化,毫不呆板。只是仄声多了,声调会过促过烈,于是需要 对句 的“照顾”多出一个平声以维持和谐:倒数第三句改为平声。
以上皆是唐人诗词里的“习惯”,是后人发现“格律现象”,并据之总结成所谓的“格律”,所以它不能像数学公式推导般的那样“有道理”,而以声韵的原理来理解才最容易接受。同理,唐人不避讳三仄脚也是如此:
平平仄仄仄
后面的三个仄因为有 上去人 的区别,毫不单调。作为反证,豪迈不羁如唐代诗人也力避“三平尾”,为啥?:
仄仄平平平
想象一下,平只有 阴平 阳平 之分,而且二者区别很小,都是拉长音,三个平凑在一起,其单调可想而知。
陋见一篇,不见得对。呵呵 |
|
|
|
作者:晨雾晓松 |
|
留言时间:2014-11-16 21:40:00 |
|
|
谢曹老师为大家梳理出了头绪,使得对这方面有兴趣的人少费周折,少花时间自己去归纳总结,可谓功不可没。我还是有一点疑惑请教: 10:仄仄仄平仄,08:中仄平仄仄,这两个都是孤平,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第三个字为孤平必须救,第四个字为孤平则可就可不救? |
|
|
|
作者:云乡客 |
|
留言时间:2014-11-16 10:50:29 |
|
|
|
作者:queen |
|
留言时间:2014-11-16 09:05:40 |
|
|
|
作者:youyou33 |
|
留言时间:2014-11-16 09:00:43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