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行香子】四季荷花 细笔描青,尖角峥嵘。 觅新居、一对蜻蜓。 娇红壮绿,泼墨香浓。 看天连叶,叶托泪,泪含情。 才渲霜色,更倒西风。 浇袍雨、来送秋声。 苍头挂雪,俯仰寒冰。 剩诗心烈,酒心热,色心空。 【跋】风月兄在诗坛留作业给俺,要俺用【行香子】咏四季荷花,还有画荷,大约有要俺填出五首的意思。俺吧,填词的笔力本来就弱,而【行香子】这个词牌,句式偏短,都是三四字的句式,俺更不顺手。于是整了几杯衡水老白干,可诗词的意识流奏是振荡不起来,又整了两杯下去,意识流来了,但其气势远不足以写五首,俺只好在一首里画出四季荷花了。 (图来自网上) 附【行香子】词谱: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仄+中平中,中平仄,中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仄+中平ˇ中,中平ˇ仄,仄平ˇ平(韵)。 (“中”可平可仄;“+”号前面的字是领字,组成的句式为1+3;“ˇ”号前面的字为叠字,字要相同。)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子玫 |
|
留言时间:2013-04-15 13:14:43 |
|
|
最后再一次感谢老师花费浪费了许多时间指点和教导。
学生不才,孺子不可教也。就此辞别老师。子玫叩谢。 |
|
|
|
作者:子玫 |
|
留言时间:2013-04-15 13:01:00 |
|
|
我也想善始善终,所以,把最后的一点看法谈出:
1,“有这么句歌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姑娘壮如山啊。”这是你文中所说。 我贴出第一帖后觉得你可能是笔误了,把少年写成姑娘。但已贴出就算了,所以才会有“哪有美女壮如山的?”之问。
2,“葡萄美酒夜光杯” 一问只是开开玩笑而已,已意识到和老师是不能开玩笑的。
3,“细笔描青,尖角峥嵘。觅新居、一对蜻蜓。”可以读出是荷,因为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早已人所皆知。
4,““一首好诗应该不需借助于序,跋,或照片”这句的话的错误在于你讨论问题总是片面:借助于序,跋,或照片的诗不等于就是坏诗。” 要说明的是:不是好诗未必就是坏诗。好诗不多,坏诗也不多。大多都是中中平平的。如果认为一首诗非好即坏,那也许就是片面。 |
|
|
|
作者:子玫 |
|
留言时间:2013-04-15 12:56:03 |
|
|
老师好!
谢谢你再一次长篇指点教导。我接受你的批评,我确实需要努力恶补提高文字功底。我是一个连诗坛都不敢进的人,承蒙你不弃加以指点教导。对正确的批评我历来乐于接受。 这是一个事态炎凉的社会,要说点真话就会得罪人(真话不一定对)。人们喜欢的是互相吹捧。对于诗坛,你是前辈有很深的造诣,我历来敬之。小小的探讨确是我心中的疑虑所在。 你批评得“丝缠雨”我觉得很有道理,读者是不会随着我的想象而进入的。你也指出了语法上的错误,我很乐于接受。 |
|
|
|
作者:曹雪葵 |
|
留言时间:2013-04-15 01:04:18 |
|
|
谢子玫兄再次留言!
>>>> 应为“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哪有美女壮如山的?
子玫兄,读诗有时要细:俺都用“姑娘美如水,少年壮如山”来给你解释了,你还要“辩论”哪有“美女壮如山的”,呵呵。在俺的诗句里“壮叶”是男!“娇红”才是女。“红花配绿叶”不是也有男女相配的寓意?另外就算有人把花和叶都比喻成美女,哪“绿肥红瘦”你觉得如何?用“肥”比喻美女是不是也不太雅?哈哈。这个“壮”确实是俺满意的字。
>>>照搬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哈哈!
你现在已脱开了讨论诗词,纯属为辩论而辩论了。估计所有的人都看出了那是即兴打油之作,俺在回帖里即兴写出来逗笑,后觉得好玩儿又贴出来的。怎么就唯有你没看出?另外俺也没说前人的诗句和意境不能用,俺说的是要求新,如不能求新就要尽量避免重复古人。子玫兄,俺觉得你有与别人辩论的喜好,若咬文嚼字地辩论估计俺辩论不过你,因为俺对单纯的辩论从不感兴趣。哈哈 >>>> 想到过你的“袍”指的是荷叶,(俺还不会傻到认为“袍”会是作者的袍!!!哈哈哈!)但又想到叶子宽大的植物很多,如芋头叶,棕榈树叶等,何以见得是咏荷呢?
你很好胜啊,辩锋很健哪,若按你辩论的路子,下面你说的可以读出荷的这两行:
细笔描青,尖角峥嵘。 觅新居、一对蜻蜓。
也可以是蒲草。蒲草叶也是尖的,也常常落上蜻蜓。所以你为了辩论而辩论真没啥意思。发现你对诗的理解只凭自己的好恶和感觉。好恶谁都有,比如俺不喜欢追求婉约的诗词,但这并不影响俺承认柳永的文字水平。多读读各类诗词能完善自己的感觉能力。 >>>> 丝缠雨是因为秋天是吃藕的季节,藕断丝连,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藕丝缠着雨声让人想到塘中的秋荷。这不符合你的风格。也有点牵强。俺收回。
子玫兄,俺喜欢你这样的爱好文学的人,所以俺干脆直接跟你说:你的“丝缠雨”不仅仅是不符合俺风格的问题,根本就“不通”。俺没有直指人过的勇气,所以前面俺婉转地用提问题的方式说给你听,估计你内心并未接受。通过这个“丝缠雨”俺发现你读诗和写诗有时会出现两个构思方面的毛病:
一:你把脑海里的想象生硬地搬进诗词,当你自己看到“丝缠雨”这三个字时,你马上想象重现:“藕丝缠着雨声让人想到塘中的秋荷。” 可读者涅?读者咋知道“丝”是藕丝,而且还能缠住雨?写诗在构思之时,万不可把你自己的想象强塞进读者的脑子里,至少你得有点点儿提示让他跟着你想,不是吗?
二:你需恶补文字功力。虽然“比喻”是诗词须臾不可离的修辞手段,几乎处处是比喻,但你也不能比喻失当。无论你如何出格地比喻,也不能超出事物内在的本性。俺只问一句:“丝”如何能“缠住雨”或“于声”?雨的本性是啥?是液体,想得到它,只能用容器才行。“声”是啥?抛开物理特性来看,它是无形的,“丝”能缠得住么?你可能会举些例子来反证,比如新诗的词句:“贪婪蒙住了爱的双眼”,哈哈,你可能会问,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贪婪”都可以“蒙住了爱的双眼”,为啥“丝”不能“缠住雨”?这类问题有很多讲授修辞的书都解释很清楚,不细说了。
子玫兄,你说过你曾offend了很多人,现在俺相信你了,如果你继续在你自己不在行的知识领域里跟别人强行辩论,你还会offend更多的人。
>>> 俺觉得一首好诗应该不需借助于序,跋,或照片,但能让读者明白作者吟的是什么。
子玫兄,俺都不知道还有无必要再给你解释,但还是善始善终吧:
“一首好诗应该不需借助于序,跋,或照片”这句的话的错误在于你讨论问题总是片面:借助于序,跋,或照片的诗不等于就是坏诗。哪些诗需要序跋和照片呢?首先是诗词正文涉及的背景太多,需要序跋和照片。其次就是作者自己希望说出除了诗句之外的更多的看法,于是就加序跋或照片,这也属于作者对章法布局的正常处理。以一首诗开笔,或用一首诗结尾的文章古今有之。
>>>> “写荷必须出现荷花或与花有关的字眼,这是误区。”稍微懂一丁点诗的人都不会陷入此误区。至于“比喻,拟人”亦同理,不会苛求逼真,而是应展开想象的翅膀。
看你这句“稍微懂‘一丁点诗的’人都不会陷入此误区”,说明你很要强,要说明你自己懂得诗很多,所以你得辩论成功。呵呵
>>>> 而是应展开想象的翅膀。
看完你对“丝缠雨”的解释,俺觉得你还是先站在地上多读多写吧,之后再飞也不迟。
子玫兄,俺才疏学浅,但还是尽俺所知说完了俺的陋见。言尽于此,虽然你不大在乎offend谁,可俺不喜欢无端地offend别人,说的有不当之处,请多多原谅。 |
|
|
|
作者:子玫 |
|
留言时间:2013-04-14 18:07:06 |
|
|
补充一点:俺觉得一首好诗应该不需借助于序,跋,或照片,但能让读者明白作者吟的是什么。
“写荷必须出现荷花或与花有关的字眼,这是误区。”稍微懂一丁点诗的人都不会陷入此误区。至于“比喻,拟人”亦同理,不会苛求逼真,而是应展开想象的翅膀。
A million thanks for老师的第一长贴! |
|
|
|
作者:子玫 |
|
留言时间:2013-04-14 13:16:28 |
|
|
丝缠雨是因为秋天是吃藕的季节,藕断丝连,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藕丝缠着雨声让人想到塘中的秋荷。这不符合你的风格。也有点牵强。俺收回。
再一次感谢老师花费宝贵时间指点教导!!! |
|
|
|
作者:子玫 |
|
留言时间:2013-04-14 13:03:31 |
|
|
才渲霜色,更倒西风。 浇袍雨、来送秋声。
本来觉得霜色,西风都是秋。唯不见荷。 想到过你的“袍”指的是荷叶,(俺还不会傻到认为“袍”会是作者的袍!!!哈哈哈!)但又想到叶子宽大的植物很多,如芋头叶,棕榈树叶等,何以见得是咏荷呢?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的,可是也有“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啊! |
|
|
|
作者:子玫 |
|
留言时间:2013-04-14 12:53:29 |
|
|
老师好!
感谢老师长篇宏论指点教导。先送上衡水老白干,再沏上茉莉花香茶,端上炒疙瘩和拌黄瓜,羊杂俺不会做这次免了,下次让绿岛做。
俺的原意是春,夏,冬都能读出咏荷,唯秋不能。你后来发现了。
同意老师诗词涉及个人用笔风格。但,应为“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哪有美女壮如山的?咏荷用壮的是首见。老师既然说不要用前人所用过的,怎么你照搬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哈哈! |
|
|
|
作者:曹雪葵 |
|
留言时间:2013-04-14 02:54:21 |
|
|
>>> 除秋荷外,其他的可读出是咏荷。如改成“丝缠雨,来送秋声”就是秋荷了。
发现俺前面没太看懂子玫兄的意思,你是说其它的都可看出是咏荷,而下面
才渲霜色,更倒西风。 浇袍雨、来送秋声。
这几行不像咏荷,需要改成“丝缠雨”,才像荷,对不?
请看这首诗: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不看题目,你能看出所咏何物吗?是梨花。你看作者没写一个“蓓苞花瓣蕊枝叶”这类跟花有关的字眼,有关的只有艳和香这两个字。甚至有时大家一起写咏物的诗词,比如咏花,第一个要求就是不得出现与花有关的字,香艳韵味这类字也不可以。写荷必须出现荷花或与花有关的字眼,这是误区。
而已经倒在寒霜冷雨中的荷花早无香艳可言了,写秋荷的这两行:
才渲霜色,更倒西风。 浇袍雨、来送秋声。
你的纠结在那个“袍”字上,现在你已经知道“芰荷可以为衣”,自然也能接受可为衣者,亦可为袍这个推论。而这两行写的就是东倒西歪干枯的荷叶经雨挂霜的模样儿。其实你说“丝缠雨”就是秋荷是俺最不解的地方。这句
丝缠雨 是 主谓宾 结构?那“丝”从何来?荷外表看不见丝,只有掰开藕才能看见丝,而藕有怎么能经雨。若不是主谓宾结构,而是偏正结构,则“丝缠”是修饰雨的,也非常费解。而为啥有“霜色”,有“西风”还不足以秋,而用了这个“丝缠雨”就秋了涅?
俺以前写过一篇小文,说得是读诗要往通处读,凡理解可“通”可“不通”的,要取其“通”的含义。理解一首诗除正文外还要包括其题目,序,跋还有注(四者皆无者自然除外),俺细看拙作,几乎等于白话文了,不应还有误解。
(俺多写几句,不仅是为了解答子玫兄的疑问,也为了过路的看官,或能对提高诗词兴趣有所补益,幸莫大焉。呵呵) |
|
|
|
作者:曹雪葵 |
|
留言时间:2013-04-14 00:31:31 |
|
|
不知道子玫兄如何理解“浇袍雨”雨中的袍,所以再写几句:
“袍”并不是作者身上的袍,而是荷叶。这里和春夏冬的荷一样,都是拟人。可能有人问:荷叶不像袍,像个盘子,干枯了也顶多像块布。呵呵。答曰:在这类意境里,它不必非得逼真。“人面桃花”就是一个例子。
诗词里的比喻只要其引申性质像即可。比如 “雪”和“柳絮”可以互比,但不能比喻成盐。而叶有时被比喻成袍也是因其对花的“扶持遮护”而有了袍的性质,且荷花的薄平也有布的性质,屈原在《离骚》里说: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他把荷比喻为衣,是基于相同道理 |
|
|
|
作者:曹雪葵 |
|
留言时间:2013-04-14 00:10:44 |
|
|
谢子玫兄留言!
>>> “娇红壮绿”是否可改为“娇红怡绿,翠绿Or碧绿”?
改成“怡绿,翠绿,碧绿”当然都可以,但这里有个“泥古,于别人雷同,冲淡自己风格”的问题。一个原则即使,别人用过的尽量不用,除非别有新意。比如“怡”字,《红楼梦》大观园里有个“怡红快绿”,是宝玉起的名字,而“娇红怡绿”与它异曲同工,再用就无新鲜感了。而“翠绿”和“碧绿”如果google一下的话,用过的人就多不胜数了?别人用过的当然也可以再用,但能避免的要尽量避免。
“娇红壮绿”是荷花和荷叶的对比,而夏季的荷叶连天而碧,堪称个“壮”字。有这么句歌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姑娘壮如山啊。”其对比感染的地方就是“美”对“壮”。另外“怡翠碧”这类适于婉约的辞藻在风格上不是俺最喜。
>>> 除秋荷外,其他的可读出是咏荷。
拙作在四季的区分上出春荷不太明显外,夏秋冬则毫无误解:
细笔描青,尖角峥嵘。 觅新居、一对蜻蜓。
= 这两行可以理解为春荷,也可以理解为初夏的荷花。而荷花应该算夏天的花,春的特征不大明显。哈哈
娇红壮绿,泼墨香浓。 看天连叶,叶托泪,泪含情。
= 这两行几乎句句是夏。
才渲霜色,更倒西风。 浇袍雨、来送秋声。
= 借了“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笔意,再加上西风,秋荷无疑。
苍头挂雪,俯仰寒冰。 剩诗心烈,酒心热,色心空。
= “苍头”不是古代所谓的“苍头军”,就是指干枯的莲蓬头,东倒西歪地躺在寒冰之上,干枯的莲蓬头在雪和冰的背景中,只能是冬。
这首咏荷其实也暗喻人生。
>>> 如改成“丝缠雨,来送秋声”就是秋荷了。
“丝缠雨”还是涉及到个人用笔风格的问题。“浇袍雨”是那种哗哗的急雨打在干枯的荷叶上,秋雨不像春雨,温柔的较少。和“缠”字相关的雨该是啥样儿的雨涅?是不是细细的雨?而细雨音量如何且不说,让它送“秋声”则十分勉强了。呵呵。子玫兄一定还记得欧阳修的《秋声赋》,此赋一开头就这样描述“秋声”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
你觉的“丝缠雨”会产生上面的“秋声”吗?所以一首好的诗词,有其自身的逻辑,写完后就像铁板一块,词句的吻合,牵一发而动全身。诗里前面有“风”,后面就的柳“摇”,细雨则“润”物,暴雨则“拍”墙。字面上写来,看似挥笔无意,但细究则各有其由。
前面说到,“丝缠雨”也不是俺的风格,“情思缠绵”的笔墨俺回避不了是,也都是一带而过。柳永的细致婉约俺可以欣赏,但自己下笔总追求明快粗犷。子玫兄常看俺的陋作,会发现俺的风格和婉约是绝缘的。呵呵
>>> 俺反正已offend quite a few people, 不怕把你也得罪了。哈哈!
真正跟俺讨论诗词的从来都不会得罪俺,皆成好友,看下诗坛不就知道了?
这是俺在评论里回复别人的第一长帖!呵呵 |
|
|
|
作者:子玫 |
|
留言时间:2013-04-13 16:16:50 |
|
|
老师好!
“娇红壮绿”是否可改为“娇红怡绿,翠绿Or碧绿”?
除秋荷外,其他的可读出是咏荷。如改成“丝缠雨,来送秋声”就是秋荷了。
俺反正已offend quite a few people, 不怕把你也得罪了。哈哈!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