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诗挑毛病: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赏析
前两天写了几首五律,意犹未尽,闲翻《三百首》,看到杜审言这首,顺便拿来赏析几句。全篇如下: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对这首诗的赞誉颇多,啥“偏惊物候新”为诗眼啦,几个动词如“催,转,渡”的炼字之妙啦,俺都认同,故不再烦絮。让俺反其道而行之,偏从格律和句法上给他“骨头里挑挑鸡蛋”好了。呵呵。先看颔联: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出”字,平水韵读仄音。)
不难发现出句为“三仄脚”,介是需要避免的,否则还是救一下为好。其法:把对句的倒数第三字改用平声。可这首里倒霉就在对句上,它的平仄要求恰好为“中仄仄平平”,若倒数第三字仄改为平,就成了“中仄平平平”了,得,“三平脚”,乃为律的大忌,比“三仄脚”还严重!猜人家杜老咋处理的?干脆把出句的“三仄脚”丢那儿不管了。可见,唐人对“三仄脚”是不大忌讳的。倒是咱们今人每每见到“三仄脚”像被蝎子蛰了一下赛的。哈哈。
这位杜审言是七律长城 - 杜甫的爷爷,所以大家只称杜甫为老杜,而不敢称其为杜老,因为杜老正是他爷爷杜审言。杜甫的律诗可比他爷爷高明多了,凡为律,出现“三仄脚”的情况极少!这个事实其实也符合律诗(近体诗)先松后严的发展规律:前人下笔作诗首重诗意,而格律则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诗意才配合产生的。后人下笔常常先从选择格律开始,再往格律里面镶嵌词句,最后才着眼到诗意,这样出来的律诗,其感染效果自然赶不上古人。清末民初,私塾里小孩子们学作诗,先背诵《笠翁对韵》,满课堂里一片童声:“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其作用其实就等于在小孩子脑子里安装了一个诗词软件,一说写诗,该软件就启动了,全然忽略了对外在事物的先感性再理性认识的过程,写出来的诗,根本跳不出《笠翁对韵》这个“软件”所囊括的范围,您说这样写出来的诗能好得了么?人们还常说一句俗话叫“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熟读”固然有助,但事物皆有其反面,这句话的反面就是:写诗的人容易被“三百首”限制住,一下笔就不自由主地跟着古人学起舌来,无论啥题目,都是“秋、楼、舟、愁、魂、梦、酒”,哈哈。如果真跟俺似的每天不离酒,写“酒”倒有情可原,若自己滴酒不沾的,还要写酒,能写出真感觉么?所以,学古不能出新,不如无古,介才是学写古诗的悟境。
接着再看一下杜老颔联和颈联的句式:
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以上为颔联)
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蘋。(以上为颈联)
------------
名词+动+名词
大家也不难看出,这四个句子的句式都是一个模样儿,即
名词+动词+名词
律诗对其四联句式的要求,主要强调的是变化,最忌雷同。而杜老这四句个分句,虽然上下两联句子成分的作用略有不同,但字面上已经雷同了。
而在他孙子杜甫的律诗中,若想挑出类似的句式雷同的毛病怕是很难。有谁读杜甫律诗碰到过这种雷同的句子时,请告知,反正俺木碰到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