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京剧里的念白 雨斤 京剧里,演员在台上从口里发出的声音,除了唱腔以外的,都叫念白。念白也叫道白,说白,白口,或干脆简单的称为“白”。俗话说的“唱,念,做,打”,“白是骨头唱是肉”, 这里的念和白指的就是念白。说到歌唱与道白的关系,戏曲界内行人常用“千斤道白四两唱”来表述两者的关系。这一方面说明道白在戏曲中的份量,另一方面更说明,念好道白比唱好曲调要难得多! 有人说,念白就是演员在没有弦索伴奏时从口里发出的声音。严格来讲,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有的念白是在过门里说出的,也有的是在有背景音乐的时候说的。反过来,也不能讲,唱腔就是演员在有弦索伴奏时从口里发出的声音。因为唱腔里也有的个别字句是在没有伴奏时演唱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就不在此枚举了。 京剧里的念白主要分为三类:京白,韵白和谐白。 “京白”,也叫话白,是以北京方言为标准的念白, 是一种节奏感很强,在一定音高上走动的朗诵体道白。 “韵白”是用中州韵语音念的说白。在昆剧和京剧界,难度最大,是京剧在成型期创造出来的与“京白”不同的舞台道白。 “谐白”,是由荀慧生首创的一种介于京白与韵白之间的念白。它带着一些怯味儿,用的是京白的语气,韵白的旋律, 偶尔再夹杂几个京白的字儿。荀大师创造"谐白"的本意,就是要给传统的韵白,注入生活的气息, 使其感染力更为突出,也更贴近观众。比如《红娘》的念白,之所以动人, 显得嗲声嗲气, 就是因为这种念白比韵白更口语化,比京白更亲切。用现如今的话说,就是更“接地气”! 在京剧传统剧目中,剧作者、导演与演员都习惯性地把剧中人物,按社会地位的不同,分为三、六、九等。身份卑微的人物大都说京白,有身份的人物大都道韵白。从行当上说,彩旦说京白,花旦、丑角以说京白为主,老生,小生、青衣、老旦都说韵白。花脸大都说韵白,个别时候因剧情需要也有例外现象。 “韵白”以“中州韵”读音、咬字、归韵为标准。京剧演员非常讲究韵白的功夫。韵白大致有一个基本的旋律线条,并与唱腔的调高相适应,比话白离唱更近些。在韵白中考究“尖团”音,如“酒”字京韵念zio(团转尖)、“街”字念jiai、“笑”字念siao(团转尖) 等。京剧的韵白中还含有湖广韵(汉 韵)。例如“小生”的“生”字应念为sheng,而京剧韵白念(shen),“如”字念(yui),这就是“汉韵”特点。所以在京剧韵白中无“庚青”(eng)韵,转为“人辰”(en)韵,就是使用汉韵的结果。 历史上,韵白是明代中原地区形成的一种通行语音,又叫做“中州韵”。按照元代的汉语官方韵书《中原音韵》为语言规范。后来又受到明代官话《洪武正韵》的影响。后来随着中原向湖北、四川的移民带到了西南地区,影响到当地土话,形成今天的西南官话。中州韵和今天的西南官话声调比较接近,但是音系要比中州韵全得多,比如分尖团,有入声。明代名义的官方语言是以《洪武正韵》南京白话体系,但是实际上,尤其是迁都北京之后,官话以韵白为主。满清入关后,京白取代了明代官话,作为全国的官话。 明清时代,许多剧种都采用了各个标准的白话传统,但又都参酌本地语音加以变化发展。表现在舞台上的共同特征已不甚明显,大致还共同遵守着某些读音咬字的方法,在念白中还保留着一种抑扬顿挫、节奏感特别鲜明的声调。一般称这种用中州韵的念白为“韵白”或“上韵”,以区别于用本地方言的念白,如“京白”、“苏白”等。 海外原创, 版权所有, 未经作者同意, 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