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桃花 雨斤 昨日开车路过邻家的一树桃花,煞是好看。欣赏之余,默然意识到春天来了。也不由得想起了诗经里的那首桃夭: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偾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你看,上古时候的民歌民风多么淳朴啊!短短几句诗,仅仅替换了个别字,就勾勒出一幅春天的美好图画,还连带把这位即将出嫁女子的高尚情操和贤淑美德都赞美的令人神往。 老朽一直以来很喜欢诗经里的句子,也对其高超的艺术风格和魅力,佩服的五体投地。事实上,现代汉语里所有的叠字形声词的表达方式,如关关雎鸠,呦呦鹿鸣,芳草萋萋,彼黍离离,等等,均源自诗经。 古汉语里,“夭夭”的意思是“少壮”(孔颖达, 唐朝时孔子32代孙),也就是“少好之貌”(朱熹)。比如,“夭折”,就是还没老,年纪轻轻就死了。“桃之夭夭”,是形容桃树树叶茂盛,枝干壮实。诗经里的这首国风所说的「夭夭」,其意思是「少好」或「少壮」。也就是说,这棵桃树不是老桃树,而是那种刚刚能开花结果的小桃树。 在古汉语中,「夭夭」还有另一个意思,是“舒适,和谐”,或者“和睦无间隙”。比如《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直到今天,这两个字的词意没有任何改变。在古代的诗文中很常见的,主要就是这两种意思。 顺便说一句,现在人们常说的那句「逃之夭夭」,是对《诗经》里的这句“桃之夭夭”的误读。虽然「逃」和「桃」是谐音,但「夭夭」既没有「迅速」的意思,也没有「无影无踪」的意思。所以,它和动词“逃”无法构成一个词组或成语。 其实,这种现象在语言学上还有个名称,叫“讹变”。说白了,就是语言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发生了“以讹传讹”的衰变,或者“异化”。尽管这是不对的,但是人们已经约定成俗,所以也就大行其道,见怪不怪了。那谁,老黑(格尔)不是说了么,“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51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