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忧郁和矜持的圆舞曲 雨斤 圣诞节日期间,当你走进Mall里购物时,扑面而来的节日音乐里,肯定有《胡桃夹子》那熟悉的,梦幻般的旋律。爱屋及乌,人们自然就想起了老柴。 柴可夫斯基在1880年完成了三部伟大的作品: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C大調弦乐小夜曲。尤其后者,它虽是一首小夜曲,却兼具有抒情和浓郁的俄罗斯民族乐曲风格。 洒家以为,C大調弦乐小夜曲(Op.48,Serenade for String Orchestra in C Major)无疑是柴可夫斯基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内涵感情丰富,旋律典雅优美。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也是洒家最最喜爱的,是它的第二乐章:圆舞曲(Walzer):中速,抒情的圆舞曲。 这段4分钟的曲子,用两个字来形容:漂亮!一个字:美!三个字:太好听啦! 我简直不能设想,这么典雅优美的旋律,任何人是怎么构思出来的?
洒家建议您听的时候,要找个安静一点儿的地方和时段,戴上你低音最好的耳机,全神贯注的倾听老柴的音乐语汇。 圆舞曲,自然是四分之三的拍子。老柴和約翰·史特勞斯所写的維也納風味儿的圓舞曲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其中卻滲透了柴可夫斯基特有的忧郁和悲剧的情緒。请留意划线处! 开头,小提琴首先奏出温暖柔和的第一主題,然後經過短暫的酝酿,發展成極為华丽的乐句:低音弦樂停止演奏,是為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的炫技之处。那个12小节的长拖音,十分的柔美深情。音乐漸小後,再回到主部。各种动机相继再現,低音部把主题再现一遍,旋律显得抒情而矜持,丝毫也不算热情奔放。洒家平生最爱深情而矜持的性格了。最後在結尾处,以悄然的拨弦演奏結束本乐章。 柴可夫斯基是18世紀俄罗斯作曲界最为“西化”的作曲家,当勃拉姆斯和德沃夏克都推出「有自己民族色彩」的「小夜曲」時,柴可夫斯基也以維也納曲式,在1880年写出這首「C大調弦乐小夜曲」,更秀出他具有非常浓郁的俄罗斯氣息。既然是「維也納式」,當然就少不了維也納的「圓舞曲」的部份。加上柴可夫斯基是約翰史特勞斯父子的崇拜者,在第二樂章他就譜上大家耳熟能詳的「华尔兹」,节奏轻盈舒展,充滿青春的活力,听者无不想隨音乐翩然起舞,非常的令人喜爱。 您听了,如果也喜欢,就请你跺一跺你的脚,然后再给我点个赞。祝您节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