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说妙玉 雨斤 妙玉在红楼梦书里和曹雪芹的心中,有着不同凡响的特殊地位。老朽长期以来对妙玉就很是着迷。今天借此博文,愿将自己听到看到的一些观点和自己的管见,与众网友分享。 1. 妙玉在书中的地位特殊,非同寻常; 2. 妙玉的身世扑朔迷离; 3. 妙玉对宝玉的感情问题; 4. 妙玉在书中的结局之谜; 1. 妙玉在书中的地位特殊,非同寻常; 说妙玉特殊,是因为她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唯一与金陵四大家族没有任何血缘和亲属关系的人,而且排名第六,甚至排在脂粉英雄王熙凤之前。同时,妙玉又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的佛门弟子。惜春遁入空门应是在作品的结尾部分,前八十回书仅是暗示其最终将出家为尼;而妙玉一出场便已是一位出家修行十多年的尼姑了。既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没有任何血缘和亲属关系,又是一位身入空门、带发修行的僧尼,却被作者堂而皇之地请进贾府的大观园,并载入太虚幻境薄命司金陵十二钗正册。作者如此构思,合乎逻辑的解释只有一个,即妙玉曾经,或是将在后四十回里,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发生某种关系。 附正册名单:▪ 林黛玉▪ 薛宝钗▪ 贾元春▪ 贾探春▪ 史湘云▪ 妙玉▪ 贾迎春▪ 贾惜春▪ 王熙凤▪ 贾巧姐▪ 李纨▪ 秦可卿 笔者还注意到一个特别的现象:整部红楼梦里,名字里有“玉”的只有三个人:宝玉,黛玉和妙玉。当然,林之孝家的女儿小红原名林红玉,后来为避主人家的尊讳,才改名为“小红”。众所周知,红楼梦作者在给小说里的人物取名字上是非常讲究的,大到贾府主子,小到丫鬟小厮,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一定的寓意。所以,妙玉二字绝非无意之作。其在曹雪芹心目中的重要,也由此可见一斑。 而妙玉在第十七回的隐身出场,则更是“超高规格”的:“王夫人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驕傲些,就下個帖子請他何妨。”林之孝家的答應了出去,命書啟相公寫請帖去請妙玉。次日遣人備車轎去接等後話,暫且擱過,此時不能表白。” 请注意,王夫人亲自下帖子,用轿子把妙玉“抬进”贾府,这在书中仅此一例。 2. 妙玉的身世扑朔迷离; 关于妙玉的身世,作者在第十七回是这样交代的: 又有林之孝家的來回:“採訪聘買的十個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連新作的二十分道袍也有了。外有一個帶髮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纔好了,所以帶髮修行,今年才十八歲,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邊只有兩個老嬤嬤,一個小丫頭伏侍。文墨也極通,經文也不用學了,模樣兒又極好。因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跡並貝葉遺文,去歲隨了師父上來,現在西門外牟尼院住著。他師父極精演先天神數,於去冬圓寂了。妙玉本欲扶靈回鄉的,他師父臨寂遺言,說他‘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後來自有你的結果’。所以他竟未回鄉。”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說:“既這樣,我們何不接了他來。”林之孝家的回道:“請他,他說:‘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庚辰雙行夾批:補出妙卿身世不凡心性高潔。 后世红学研究,一般认为作者此处用春秋笔法,似有难言之隐。笔者听闻过的妙玉身世,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妙玉是宝玉死去的哥哥贾珠曾经的未婚妻;其二是说,妙玉乃苏州名仕何焯之女何堇堇的原型。 先看未婚妻说: 妙玉原是姑苏的官宦人家小姐。贾家在和姑苏林家联姻后,极可能再想娶一位姑苏的媳妇,做贾珠的妻子。这时模样极好,文墨极通的妙玉脱颖而出。两人年纪相当,贾珠和她定了婚。再从王夫人的表现来看,她对妙玉这个准媳妇是很了解的,很满意。林之孝介绍她之时,妙玉摆架子,说公侯人家必定以势压人。以王夫人一贯的心态为人来看,年轻漂亮的女子是遭她厌恶的,更何况妙玉说这类轻狂之话。而王夫人一反常态,反倒笑着说“她自然骄傲些,就下个贴子请她。”表现出很难得的宽容和宠爱,一个父母双亡的出家尼姑,怎么就这么投王夫人的缘? 还有,贾母到栊翠庵时,她爱喝的茶是什么,妙玉都十分清楚。这就可以说妙玉和王夫人、贾母以前就很熟悉的。再者,元春省亲时,也特地来妙玉庵里焚香,那她必定是知道妙玉的身份,才专程来拜访。因为她是元春的聘定的嫂子,自有尊贵之处。如黛玉宝钗湘云,对妙玉都十分恭敬:她爱的茶,爱清洁也好,做的诗也好,几乎没人指出她的缺点,也没人和她开过出格的玩笑。一贯口齿尖刻的湘云,在妙玉前一言不发。一向以才出众的黛玉,反夸起妙玉的诗歌当得起诗仙。一向爱教导人的宝钗见妙玉喜滋滋捧出两古玩名茶具,也不敢多说。这些大观园的心高气傲的美貌小姐对着妙玉居然都很服贴吗?妙玉的气质美如兰有一种摄人心魄的作用 还是由于她的贾珠未婚妻的身份令她有了一种优越的姿态?曹公在给妙玉写的《世难容》曲子最后说,“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此处的“王孙公子”应该是指贾珠。 而妙玉和贾珠婚约,应该是很早就定亲的,甚至有可能是指腹为婚。但最终没有成功,是与岫烟说的她家被权势不容有关。妙玉家在苏州官场上与某权势之人起摩擦,为避祸,将妙玉送入空门,假托治病,其实佛堂真的能治病?这恐怕是虚晃一枪。因此贾家为免牵连,只得取消婚事,另聘金陵李家。妙玉父母亡故,权势之人依然没想放过她,妙玉只得随师北上,而贾母、王夫人就在此时得知妙玉来京消息,不忘旧情,以贵妃的名义,将妙玉请进府中,作为藏匿之所。她们是相当喜欢妙玉的,怀着对取消婚事的歉疚,处处关照、怜惜妙玉,并隐瞒了妙玉的真实身份。大观园的姐妹对妙玉来历也会有所耳闻,才对妙玉受到高规格接待表示理解。那些珍贵的茶具古玩,作为出家人的身份,是不能携带如此贵重之物的,而妙玉在贾家人面前却落落大方得拿来泡茶,必定茶具和贾府有关。以妙玉的家世来看,这些珍贵古玩当是其父母为她和贾珠婚事置办的嫁妆。本来就是要带去贾府的,那就难怪妙玉一直带在身边珍惜异常。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李纨对妙玉显然的深为不满。妙玉被贾家请进府来,住进栊翠,揭开了一段往事,贾珠和妙玉是定过婚的, 妙玉是李纨之前另一个少奶奶人选,她的美貌才华气质出众非李纨能比,李纨因此长怀怨恨。而王夫人、贾母、元春等人对妙玉的重视,更加衬托出李纨的不得意了,借故梅花向妙玉发难,就是李纨借此一吐胸中的愤懑之情。在李纨判词里,她富贵后干了件损阴骘、遗害子孙之事,与妙玉的结局无瑕白玉遭泥陷有关。李纨青年守寡,心理扭曲,且常年无管家之责,容易陷入无谓的空相妒中,干出此类事合乎李纨的性格逻辑。真应了书里评价她的文字“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她妒忌的对象便是和贾珠有婚约的那个“槛外人”--妙玉。 一般研究者把妙玉的“槛外人”自称,都从佛道的意义上去解读。宝玉当时也不解妙玉“槛外人”自称的意义。后来遇到邢釉烟,邢釉烟解释给他听,说你只要自称“槛内人”,就对了她的心意了。所以宝玉就这样回贴,妙玉果然很喜欢。其实,我认为,曹公这里的寓意是在提醒读者这段婚约的存在。而槛内人槛外人的意思,实为贾家人和非贾家人之分也。 再来看何堇堇说: 首先,其父何焯晚号茶仙,精于茶道。红楼梦中妙玉精于茶道且有很名贵的茶具带入贾府,这大约也能作为妙玉有何焯之女何堇堇身影的一个旁证。其次,何焯是苏州人,又是康熙朝的著名学者,且担任过皇八 子之师。曹寅曾任职苏州织造,且与八皇子关系密切,曹家与何家有深交关系乃情理中事。何焯“去世”后,雍正继位,何氏后人惶惶不安,在苏州过活已不安全,随时都会有大祸临头。何堇堇在父亲的指点下,投奔曹家,隐姓埋名寻求保护是最好的选择和安排。曹家因感念旧时与何家的交情收留何堇堇并给予礼遇也属正常。这是从事理上看何堇堇进入曹家藏身有其可能性与合理性。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里,有大篇妙玉论茶的描述:一论茶品:“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与妙玉问答之间,实有斗茶的意味儿。六安茶虽然也是名贵贡品,贵族常饮,但性凉,老年不宜。贾母自恃比一般贵族更矜贵,品位更高,便有意考验妙玉能不能沏上一道更贵气、更特别、更应景、更有情、更对味儿的茶来。妙玉知道贾母来考她,先一步献上了老君眉,体贴贾母祈寿的心愿;然后贾母另出一招,问是什么水,妙玉又先一步选了旧年蠲的雨水。经这两个回合,贾母知道遇上了真正的高手,自己不好再发言了,于是避重就轻,把问题抛给刘姥姥:“你尝尝什么味?”二论茶具:“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相比贾府那些名贵茶具,就其经济价值而言,妙玉的绿玉斗并不见得十分贵重,它倒的确只是个“俗器”。但它凝结了妙玉的私密情感,成为妙玉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密友,又具有爱情信物的意义。这样一件“俗器”,贾府中当然找不着。三论品饮修道:“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茶性清、和、淡、洁、韵、静,饮茶不仅有解渴、保健、疗养等功效,更有怡情、养性、修道的意义。茶道里寓有生活感悟,闲情逸致,一小杯,细细的、慢慢的,品出其中味。妙玉遵从康乾泡茶道,品茶的功夫在细心,回味无穷。四论选水:“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清淳?如何吃得。”茶道对选水很有讲究。妙玉论水重在“清淳”。隔年蠲的雨水甜滑可口,已甚属难得。然而在妙玉看来,它还远非极品,就因它清淳不足。妙玉选雨水烹茶款待贾母和众人,却又道“如何吃得”。这并非待人不公或对贾母等人不尊重,而是因为贾母她们对选水的品位只能到达这一层次。至于梅花雪水,连黛玉还品不出呢,更别说其他人了。五论茶友:“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品茶、论茶须志同道合,故妙玉单请宝黛钗在耳房内饮茶,暗场里则有岫烟和惜春。妙玉不喜刘姥姥,从茶道上说就因为刘姥姥当不得她的茶友。刘姥姥虽能品出茶之浓淡,但那种品位离雅士茶道和禅宗茶道还太远,在妙玉眼中只是个门外汉。 对于何堇堇说,我个人不是很认同。总觉得仅凭茶论这一点蛛丝马迹来下结论,有些牵强。 3. 妙玉对宝玉的感情问题; 很多人认为,妙玉在书中有暗恋宝玉的迹象。对此,宝玉也是心领神会的。只是宝玉对妙玉,更多的是敬重和佩服罢了。他们的感情,其实就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二玉之间的这种微妙的感情纠葛,体现书中的三个回合的描写里。 第四十一回,有洁癖的妙玉,竟然把自己刚用过的“绿玉斗”给宝玉斟茶,被人解读为是妙玉暗恋宝玉的铁证。她宛若将自己以往在蟠香寺的生活情味斟与宝玉,又斟满了今日今时与宝玉的柔情蜜意,留与自己珍藏回味。她嘱咐宝玉:“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真是欲盖弥彰,欲说还羞,欲拒还迎。 第四十九回至五十回大观园重开诗社,宝玉被罚雪中折梅。先是贾宝玉在雪中“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扑鼻,回头一看,却是妙玉那边栊翠庵中有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立住,细细的赏玩了一回方走。”可别小看了这一段话,其实是曹雪芹非常善用和惯用的“跳跃式虚写”手法。这一段文字已经透露出了贾宝玉和妙玉相知的程度已经非常深而且非常纯洁了,就犹如大雪天烂漫的梅花,清新自然,善心悦目。果然,其后便有李纨罚宝玉去翠栊庵折梅,原话是这样的:“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插在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取一枝来插着玩儿。”众人都道:“这罚的又雅又有趣。”宝玉也乐为,答应着就要走。湘云黛玉一起说着:“外头冷得很,你且吃杯热酒再去。”于是湘云早热起壶酒来了,黛玉递了个大杯,满斟了一杯。湘云笑道:“你吃了我们这酒,要取不来,加倍罚你!”宝玉忙吃了一杯,冒雪而去。很显然,妙玉的梅花可不是人人都能随便折取的,可是宝玉却“乐为”。难度很大的事情他却愿意干,为什么?因为贾宝玉了解妙玉,知道他是可以取到梅花的。果然,不一会儿,梅花取来了:一语未了,只见宝玉笑欣欣擎了一枝红梅进来。众丫鬟忙已接过,插入瓶内。众人都道:“来赏玩!”宝玉笑道:“你们如今赏罢,也不知费了我多少精神呢。”显然,取梅也远没有宝玉想象得那么简单。我们完全可以想见,妙玉是如何 “折磨”宝玉的。而这种折磨,何尝又不是一种“爱意”和“醋意”呢?不过,妙玉还是成全了贾宝玉和他的姐妹们的欢乐,把淡淡的寂寞留给了自己。 第八十七回,宝玉观妙玉和惜春下棋,作者明写妙玉对宝玉的爱情:宝玉尚未说完,只见妙玉微微的把眼一抬,看了宝玉一眼,复又低下头去,那脸上的颜色渐渐的红晕起来。宝玉见他不理,只得讪讪的旁边坐了。然后与惜春道别,又不露声色邀宝玉送她回庵,那“弯弯曲曲”四字,更暗藏了无限心事。妙玉对宝玉的暗恋,由此可见一斑。 4. 妙玉在书中的结局之谜; 曹公在给妙玉的判词里说:“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这就预示出妙玉终将“陷泥淖中”。而这个情节的导火索,就是妙玉因为嫌脏,而拒绝回收刘姥姥用的那个成窑杯子。有人认为,在八十回以后,贾府事败,成窑小盖钟牵出妙玉,贾府又添一桩窝藏罪。妙玉遭到诸如忠顺王爷追索蒋玉菡那样的压迫——逼婚,她只有到“青灯古殿”中躲避,后更遁入一般人难以觅踪的贾府大观园栊翠庵。 关于她的命运归宿,把“到头来,风尘肮脏违心愿”中的“肮脏”解释为“不屈不阿”,我以为未必中肯。因为如那样她就一定“玉碎”,关于她的册页上就该画着碎裂的玉块,而不会是“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了。 周汝昌先生推想她后来因成窑小盖钟的牵引落入忠顺王手中,甚有道理;那王爷很可能便是一个远比贾赦更可怕的色魔,贾赦在未能遂心得到鸳鸯后发狠说:“凭他嫁到谁家去,也难出我手心。”忠顺王爷当然更会针对妙玉发狠说:“凭她藏到天涯海角,也难出我手心。”那当然是个泥垢般的手心。依我想来,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无瑕白璧遭泥陷”,并不是如有些人所推断的落入了娼门,或如周汝昌先生所推想的那样,被拉入马棚、圊厕,配与“癞子”男仆。而是她竟终于不得不违心地嫁给了忠顺王爷,任其蹂躏,而那让她不能“玉碎”只能“瓦全”的原因,是惟其如此,才可挽救贾宝玉的一命!由此,妙玉提供了一个与秦可卿、与其他金陵诸钗全不类同的特殊悲剧,在曹雪芹所总体构思中,这桩个案一定承载着他内心深重的辛酸悲悯,故特地将其排在十二钗的第六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