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巧姐名字的深层寓意 雨斤 巧姐是贾琏和王熙凤的女儿。虽然曹公把她纳入正册,在“金陵十二钗”中排名第十。但在小说的具体描写中,所占篇幅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她出场时才是个小几岁的孩子。按照作者的总体构想,直至小说结尾贾家被抄,巧姐也才只有十来岁的样子。缘此,甚至有人认为,巧姐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位置,应该让给薛宝琴。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老朽今将自己和巧姐有关的一些观点,总列如下: 1. 巧姐的名字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2. 巧姐的命运和结局之谜; 3. “留余庆”里的狠舅奸兄指的是谁; 4. 曹公原先给巧姐还设计有一个妹妹,后来删掉了。 1. 巧姐名字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巧姐的名字是刘姥姥给取的。说起刘姥姥给巧姐取名一事,还得从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开始说起。刘姥姥因缺钱度日,便来荣国府希望贾母和王夫人能给她一些救济。刘姥姥来到大观园,受到了贾府上下的款待,并收获了一些金银细软。知足常乐的刘姥姥非常感激贾府对自己的恩施。临别时,她前往王熙凤处给凤姐道别。俩人寒暄一阵之后,王熙凤便告知女儿妞妞经常生病,不知能有什么方法可以根除巧姐的病根。王熙凤听说民间有个“粗名易养”的风俗,遂请刘姥姥为妞妞起一个名字。 刘姥姥得知妞妞出生在“七七”乞巧节,便给她取名为“巧姐”。随后,大观园上下都称呼王熙凤之女为巧姐。那么,王熙凤为什么要让刘姥姥为巧姐取名字呢?刘姥姥是一介粗人,根本不懂文化知识。况且,富贵人家对待取名一事非常重视。身为荣国府管家的王熙凤,难道不知道给孩子取名的重要性吗?其实,让刘姥姥给巧姐取名涉及到一个民间风俗。刘姥姥是底层百姓,她给妞妞取名,旨在希望妞妞命大,长命百岁。直到现在,这一取名风俗仍在民间流传。王熙凤自己也曾说过,刘姥姥给妞妞取名,一是在于巧姐能像刘姥姥一样长命百岁,二是在于贫苦人能压住巧姐的体弱多病。由此看出,王熙凤正是基于粗名易养的风俗,才会让刘姥姥给巧姐取名。 其实,曹公给巧姐名字里的这个“巧”字,也含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这主要体现在第五回给巧姐的判词里: 後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裡紡績。其判云: 勢敗休云貴,家亡莫論親。 甲戌本雙行脂批:非經歷過者,此二句則云紙上談兵。過來人那得不哭! 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看见了吧,“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这个巧字,也体现在巧姐后来一生的命运中。俗话说得好,无巧不成书。刘姥姥无疑是巧姐的命中贵人。而她之所以得遇这个自己一生中的“贵人”,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遇巧合--刘姥姥来和凤姐道别。由于这次机遇巧合,使得她后来在家道衰落时,能够遇难呈祥,逢凶化吉,最终还成就她一生的姻缘。详情见下面的第二个话题: 2. 巧姐命运和结局之谜;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有关巧姐命运的重要情节有两处:一是第四十一回,大姐儿抱着大柚子玩,见了板儿拿的佛手一定也要玩,因将柚子同佛手换过来才罢。对此庚辰本有夹批说:“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柚子即今香圆之属也,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通部脉络,毫无一丝漏泄”。意即巧姐与板儿的姻缘,在此已埋下伏线。二是在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甲戌本回前批中所说:“借刘妪写阿凤正传,非泛文可知,且伏二进三进及巧姐之归着”,可知后来巧姐应该是嫁给板儿了。 书中第五回里,十二支《红楼梦曲》中关于巧姐的一支叫《留余庆》,其词曰: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 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 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请注意板儿的发式:这就是清初标准的“金钱鼠尾头” 此曲文预示了巧姐后来的命运,大致情形应该是巧姐被自己的“狠舅奸兄”卖入青楼为娼,后被刘姥姥花重金救出,嫁给了刘姥姥的孙子板儿为妻,成为一名亲自纺织的村妇。 当然,在高鄂续写的后四十回中,巧姐的结局是另一种样子:经刘姥姥作媒,嫁给了“家资巨万、良田千顷”的周姓大财主之子。我个人认为,这完全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不看也罢。 那么,把巧姐卖入青楼的“狠舅奸兄”指的是谁呢? 3. “留余庆”里的狠舅奸兄指的是谁; 关于巧姐的舅舅,书中明确提到的只有一位王仁,谐音“忘仁”。在第十四回里写着:“又有(凤姐)胞兄王仁连家眷回南”,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因此,“狠舅”就只能是王仁了。 那么,曲文中的“奸兄”究系何人呢?高鹗在续书里说,卖掉巧姐的是贾环、王仁和贾芸三人。对此,我个人很不同意。 先说贾环,贾环属于“玉”字辈,是贾琏的堂弟,也就是巧姐的堂叔。既非舅又非兄,那么按照曲词上的提示,就不应当在此“舅兄”之列。何况贾环与凤姐的矛盾由来已久,凤姐死后,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贾环会做出于巧姐不利的事情来。但以曹公之才,肯定会有出人意料之笔,必不至落此俗套。所以我认为,“狠舅奸兄”里应该没有贾环。 巧姐之兄,应该是贾府里“草字辈”的一代,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以下几位:贾蓉、贾蔷、贾芸和贾兰。在这四位里,高鹗说是贾芸出卖了巧姐。而脂批却明确暗示我们,贾芸和小红后来还一起设法搭救过落难的宝玉,况且贾芸、贾蔷和贾兰之为人,相对来说还都算正派。尤其贾芸是受过贫苦的,贾蔷很早便自立。贾兰跟着寡母李纨,受着相对良好的教育。而且这三人与凤姐的关系也都不远不近,没有什么明显的恩怨,由他们三人中的任何一人来充当这个“奸兄”的角色,都不大可能,意义也不大。所以我将他们三人全部排除在外。接下来的,就只剩下一个贾蓉了。 贾蓉与凤姐的关系,比其他三人要亲密的多。可以说是凤姐生前最喜欢的一个侄儿,且又是一个最典型的纨绔子弟。在落魄之后,无钱可用,便想出“卖巧姐换钱”这样的馊主意,是非常可能的。此外,由他来充当坑害巧姐的“奸兄”,对人性的批判就要深刻得多了。书中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作者对此就已经有了暗示,不过写得较为含蓄罢了。刘姥姥在向凤姐表明来意的时候,才说了没两句,(以下为曹公原文:) 就听二门上小厮们回说:“东府里的小大爷进来了。”凤姐忙止刘姥姥:“不必说了。”一面便问:“你蓉大爷在那里呢?”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轻裘宝带,美服华冠。刘姥姥此时坐不是,立不是,藏没处藏。凤姐笑道:“你只管坐着,这是我侄儿。”刘姥姥方扭扭捏捏在炕沿上坐了。 你看刘姥姥初进荣国府,偏偏就遇见了贾蓉,这一老一少,一亲密一疏远,当真是一处极鲜明的对照。我们再接着往下看,贾蓉出去之后, “这里刘姥姥心神方定,才又说道:“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說著又推板兒道:“你那爹在家怎麼教你來?打發咱們作煞事來?只顧吃果子咧。 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周瑞家的道:“我的娘啊!你见了他怎么倒不会说了?开口就是‘你侄儿’。我说句不怕你恼的话,便是亲侄儿,也要说和软些。蓉大爷才是他的正经侄儿呢,他怎么又跑出这么一个侄儿来了。” 这又是一处对照,一个是亲侄儿,一个是胡乱冒认的侄儿(指板儿,其实还差了辈分)。可就是这样两组鲜明的对比,到了最后,却整个的颠倒过来,本来没有什么关系的人却成了解救巧姐的恩人,冒认的侄儿也成了女婿;而那个原本是最亲热的亲侄儿,倒成了害巧姐的“奸兄”。 曹公的文笔构思,真乃不可思议,巧妙绝伦。原来坑害巧姐的“狠舅奸兄”,一个是凤姐的胞兄,一个是和凤姐关系最亲密的侄子,让人看过之后,不能不加倍地感叹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4. 曹公原先给巧姐还设计有一个妹妹,后来删掉了。 在有的脂系版本中,巧姐这个人物与“大姐儿”不是同一个人。比如,第二十七回中就有“凤姐等并巧姐、大姐儿”一句话,明显是两个人。第二十九回,贾母带着众人前往清虚观打谯时,其中也有一句话是:“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另在一车。”注意,抱着一个,领着一个,当然也是两个人。可见,曹公原先给巧姐还设计有一个妹妹,后来经过再三斟酌删掉了。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版本之间的差异,可能是抄书人的笔误。大多数专家的观点是,贾琏和凤姐只有一个孩子,大姐儿就是巧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