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侃七月流火的争议 雨斤 2005年7月12日,台湾的新党主席郁慕明到中国人民大学演讲。人大校长纪宝成在台上致欢迎词时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第二天,这件事立刻引发了对“七月流火”正确用法,乃至关于复兴国学的更为广泛的讨论。大多数人认为纪宝成这里是误用,而且和人民大学致力于推动国学复兴的做法不符,因此应当纠正。也有人认为,这种词义演变,在汉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比比皆是,不必大惊小怪。但,纪宝成把古诗里的农历七月,和现在的公历7月,混为一谈,至少是不对的。 事实上,“七月流火”一词,出自《诗经·国风·豳风》: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七月流火”的原本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注意,这里的七月,九月,均指的是阴历的时间,相当于阳历的8月和10月。由于春分点的缓慢移动,距今两千多年的《诗经》时代里谈及的“流火”,今天在陕西咸阳的北五县地区观察,大约是农历八月时候的事情了。火,星名,心宿之亮星,又名大火。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颗名为“火”的星星,也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火星,而是现代天文学中天蝎星座中的三颗星星,属于东方气宿的第五宿。“流”是指下移,到农历七月黄昏,已经移到了西边天空,所以成为“七月流火”。流火:大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偏离中天,自西而下。 所以,七月流火作为成语原指天气转凉。可是,现代人则“以讹传讹”,经常用于形容天气炎热。但很多汉语学者认为,用这个词来形容“天气炎热”是不恰当的。 豳,音bin, 同邠,彬。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是周人的发祥地。公刘(公亶父的祖先)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豳风·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的作者当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 兕觥,是中国古代盛酒或饮酒器。兕,音Si, 上古猛兽。觥, 音gōng,就是犀牛的角。《诗经》中几次提到这种用犀牛角作成的酒器,如《诗经·国风·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此件为椭圆形腹,圈足,有流有鋬,带盖,盖为带角的兽头形,造型极富于想象力。再比如,此处的《诗经·国风·豳风·七月》的最后一句:“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顺带提一句,2015年7月16日,纪宝成因招生受贿的违纪问题,被内部通报,给予留党察看两年处分,并被取消副部级待遇,黯然下台。此事,正好也是在7月。不知老天冥冥之中,是否故意给纪宝成也来了一个“七月流祸”!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