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和尚帝王当 雨斤 中国历史上,共有六位皇帝当过和尚:南朝梁武帝萧衍,唐大周皇帝武则天,唐宣宗李忱,明太祖朱元璋,明建文帝朱允炆,清世祖福临(顺治)。 另外,云南大理国段氏王朝的历代皇帝,24个国王,10个曾出家当和尚。但因为,大理国不是中原王朝。并且,其本身就是个政教合一的王朝,所以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这六位中,武则天,李忱,朱元璋是出家为僧(尼)在先,登基当皇帝在后;朱允炆和福临,是登基当皇帝在先,出家为僧在后。而在位期间出家当和尚的,只有萧衍一人。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一开始香火并不怎么旺。直到南北朝时,才达到了鼎盛时期。尤其是南朝,从民间到朝堂,诵经礼佛成了当时社会的主旋律。正如杜牧的诗里所描述的那样: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梁武帝萧衍对佛祖的虔诚和信奉,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在位期间,曾三次削发出家为僧。每次都是大臣们上朝议事时,才发现皇帝不见了。每次都是大臣们跑去苦苦哀求,并且花大价钱捐给他出家的寺庙,才把他“赎身”出来,暂时料理朝政。敦煌文书里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有梁武帝萧衍的《东都发愿文》。此卷即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编号为伯希和P.2189号的汉文写本。(见下节选) “又愿弟子萧衍若心念□言所有愿,皆悉成就如是大功德,成就如是大智慧,成就如是大神力,成就如是无 ... 大统三年五月一日中京广平王大寺涅槃法师智揸供养东都发愿文一卷,仰奉明王殿下,在州施化齐于友称之世,流(润)与姬文。。。” 萧衍在此向佛祖发誓,他愿意“戒酒,戒杀生,戒女色”,以换来佛祖保佑“国泰民安”。 再说武则天。她原是唐太宗李世民身边的一位“才人”。太宗亡,依唐例,所有未生养的宫女才人,一律到感业寺出家为尼。高宗李治为父守孝期间,到感业寺还愿。武媚娘抓住此一千载难逢的机会,拉住李治的手不松开,垂泪两行,并赠诗给李治,哭诉自己的思念之情。 如意娘 唐 武曌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李治被她的真情打动,回朝后降旨,宣武媚娘进宫修行。武媚娘在宫里修着修着,就由佛前移到了床前。 至于有“小太宗”之称的李忱,则是为了躲避侄儿唐武宗李炎的追杀,只好装疯卖傻,一路南逃,躲进了河南淅川香严寺,出家为僧。后来,武宗亡,众宦官觉得此人傻不拉几的,比较好摆弄。于是,就把他从香严寺找回来,拥立为帝。可谁知,这家伙深藏不露,心机和手腕都十分的了得。即位后,大刀阔斧,厉行改革。后世称为“小太宗”。众宦官捶胸顿足,大呼上当,后悔莫及。 朱元璋小时候出家当和尚的事儿,世人尽知,无需赘言。 倒是他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当年被自己叔父朱棣打翻在地,丢了皇位,万念俱灰。在几个近身宠臣的保驾下,乔装改扮,秘密南逃,一路逃到云南,出家为僧。本来想积蓄力量,卷土重来。但朱棣后来的永乐盛世,天下太平。朱允炆一直找不到报仇的机会,只能落得个终老于林泉之下,坐化于庙台之上。 能歌善舞、才艺双绝的--董小宛 顺治爱恋董鄂妃,爱的真切,是千古奇恋。但天不遂人愿,董鄂妃红颜薄命,一命归天。顺治痛不欲生,私下叫人削发,连夜逃出宫门,直奔五台山。后来,康熙寻父至此,顺治躺在地上,身边竖放了三条僧棍,两腿伸直,两臂横开,摆出一个“顺”字。给儿子示意,我就是你老爸。 你看,连皇帝都要出家当和尚,洒家的志向也就不足为怪了。 引用曹公当年的感叹: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