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敬之死为何这么突然 雨斤 贾敬是贾府里辈份最高的男主子,仅次于“老祖宗”贾母。然而,曹雪芹却在第六十三回里,很突兀的交代了贾敬的暴毙。 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死金丹獨艷理親喪"原文是这样描写的: 正頑笑不絕,忽見東府中幾個人慌慌張張跑來說:“老爺賓天了。”眾人聽了,唬了一大跳,忙都說:“好好的並無疾病,怎麼就沒了?”家下人說:“老爺天天修煉,定是功行圓滿,升仙去了。”尤氏一聞此言,又見賈珍父子並賈璉等皆不在家,一時竟沒個著已的男子來,未免忙了。只得忙卸了妝飾,命人先到玄真觀將所有的道士都鎖了起來,等大爺來家審問。一面忙忙坐車帶了賴升一干家人媳婦出城。又請太醫看視到底系何病。大夫們見人已死,何處诊脉來,素知賈敬導氣之術總屬虛誕,更至參星禮鬥,守庚申,服靈砂,妄作虛為,過於勞神費力,反因此傷了性命的。如今雖死,肚中堅硬似鐵,面皮嘴唇燒的紫絳皺裂。便向媳婦回說:“系玄教中吞金服砂,燒脹而歿。”眾道士慌的回說:“原是老爺秘法新制的丹砂吃壞事,小道們也曾勸說‘功行未到且服不得’,不承望老爺於今夜守庚申時悄悄的服了下去,便升仙了。這恐是虔心得道,已出苦海,脫去皮囊,自了去也。”尤氏也不聽,只命鎖著,等賈珍來發放。 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让贾敬死的这么突然呢? 后世红学研究,一般认为曹雪芹这是用曲笔,泄私愤,以贾敬之死影射一个仇家的死因。而所影射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曾在雍正六年(1728)下旨抄了曹家的雍正皇帝。 支持这一观点的论据有六条: 1. 贾敬死的突然,而雍正也是从发病到驾崩,总共不到两天时间。 2. "宾天"一词,在古代专指皇帝的死,“太医”也是专指皇宫里的医官,而曹雪芹却故意用在贾敬身上; 3. 回目里已点明,贾敬死于吞吃金丹。而清史家现在多认为雍正也是死于丹药。 4. 贾敬早就搬出贾府,到城外的“玄真觀”居住,也死于此地。而雍正则长期居住在城外的圆明园,也死于圆明园。 5. 尤氏“將所有的道士都鎖了起來,等大爺來家審問”。而乾隆则是审问完毕,把道士们驱逐出宫。 6. 还有一点很隐晦:贾敬是贾府里辈份最高的男主人,而雍正也是除了皇太后以外的最高男主人。 据《雍正起居注册》记载,雍正死前三天的活动情况如下:
八月二十一日丁亥,上不豫,仍办事如常。二十二日戊子,上不豫。和硕宝亲王弘历、和硕和亲王弘昼朝夕侍侧。戌时,上疾大渐,宣召和硕庄亲王允禄、和硕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至寝宫……恭奉遗诏。二十三日己丑子时,上龙驭上宾。 雍正的心腹大臣张廷玉在《澄怀园主人自订年谱》中记载: 八月二十日,圣躬偶尔违和,犹听政如常,廷玉每日进见,未尝有间。二十二日漏将二鼓,方就寝,忽闻宣诏甚急,疾起整衣,趋至圆明园,内侍三四辈待于园之西南门,引至寝宫,始知上疾大渐,惊骇欲绝,庄亲王、果亲王、大学士鄂尔泰、公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海望先后至,同至御榻前请安,出,候于阶下。太医进药罔效,至二十三日子时,龙驭上宾矣。 根据张廷玉的记述,雍正好像是病死的,但又没有说明是什么病。由于雍正死因不详,才引起了人们的很大猜疑,流言蜚语和各种野史传闻满天飞。近年来,有清史学家认为,雍正是自己服用丹药中毒而死的。 就在雍正死后的第二天,刚刚即位的乾隆便下令驱逐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如果不是他们惹下什么弥天大祸,乾隆哪至于在这种时候,对两个小小的道士大发肝火,并专门发布一道上谕?乾隆在这道谕旨中特别强调,雍正皇帝喜好“炉火修炼”确有其事,但只是作为“游戏”,并没有吃用丹药。如果真的没吃丹药又何必辩解,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也在下令驱逐道士的同一天,乾隆还专谕告诫宫内太监、宫女不许乱传“闲话”,免得让皇太后“心烦”。雍正皇帝刚死,究竟有什么“闲话”?皇太后为什么会听了“心烦”?而又为什么不许下人“传说”? 雍正在做皇子时候,为了在康熙和诸皇子面前装作不问世事,只做“闲人”的姿态,经常与道士交往,故此对丹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信道教的丹药有长生不老、强壮身体的作用。 自从雍正当上了皇帝之后,对炼丹的道士更是崇拜,并经常吃一种叫“既济丹”的丹药。清史专家的确在清宫档案中发现了在圆明园开始生火炼丹药的记载,并且自开炉之日起,炼丹的活动便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且由于雍正感觉服用丹药的效果不错,还多次将在宫内炼出的丹药赏赐给朝廷大臣和将领服用。 至于乾隆为什么不将炼丹的道士砍头,有人这样分析:乾隆很可能效仿唐太宗李世民死于丹药,而唐高宗李治不治罪炼丹术士的做法,家丑不可外传。不将炼丹的道士治死就可以说明雍正不是死于丹药中毒,将大事化小。这可以说明,乾隆驱逐道士的手法与唐高宗一样,这也可以反过来证明雍正的死因与唐太宗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