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邓伯须铭文释考 雨斤 本篇本应归入金文讲座系列,但权且以甲骨文类之。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某一天,洛阳老城区东北的邙山南坡上,两个农民在奋力的挖土。忽然,他们觉得锄头好像碰到了石头上,铮铮作响。用手拨开土一看,原来是一件铜盒子。挖出铜器皿,下面还有一个大的。就这样,两件珍贵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终于重见天日了。 盨, 读音xǔ,是中国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盨既是用来盛黍稷的礼器,也是当时的一种实用器。它的形状是从"簋"变化而来,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行。更为珍贵的是,这两件“盨”的盖子内腹部,均有相同的十一字铭文。 这十一个字的释读为:“奠登白作宝须子々孙々永宝用”。 奠,为鄭之省笔字。省笔字在金文里十分普遍。郑,是西周晚期的诸侯国名。西周晚期一共有两个“郑国”:一个是姜姓,在今陕西凤翔县一带,世称西郑;一个是姬姓,在今天的陕西省华县西北的骊山脚下。因其位于周都镐京的西南,世称“南郑”。 登,为鄧之省。白,为伯之省。乍,为作之省。须,为盨之省。用今天的白话来说,这个铭文的意思就是:“郑邓伯作宝盨子子孙孙永世宝用”。伯,是对诸侯国的国君的称呼。邓,则是一国某位特定国君的名号。 西周的等级制度十分森严。诸侯国也分为三六九等。一等的诸侯国国君称“公”,比如,晋文公,齐桓公。二等的诸侯国国君称“侯”,三等的诸侯国国君称“伯”。这就是所谓的“公、侯、伯、子、男”。这些等级制度严格的规定了你所管辖的土地面积的大小,你的朝堂上(和你死后的陵墓里)可以摆放几只鼎,几只簋,甚至你大宴宾客时可以演奏几只曲子。违反了这些规定,就叫“僭越”。 这和目前党中央的“八项规定”是一样的,厅级、局级、处级、科级的办公室面积和用车档次、配餐额度都有明确的设定。违反这些规定,纪检委和中央巡视组要找你谈话。 关于西郑:《说文·邑部》:“邢,郑地有邢亭,子牙之后也。”这里的子牙,就是姜子牙吕尚。《汉书·地理志·京兆邑》记载有“郑县”。臣赞注曰:“周自穆王以下,都于西郑”。《竹书纪年》里也说:“穆王所居郑宫”,西郑位于今陕西凤翔县北的古城山南麓。有资料显示,姜姓的西郑,衰落于周厉王时期,到周宣王后期已亡国。 关于南郑:《史记·郑世家》说,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宣王庶弟”郑桓公“友初封于郑”,即今陕西省华县西北。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并杀桓公。”次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郑武公也随之徙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县)。河南省会郑州的名字,就是来源于此。这也是西周的结束,东周的开始。 注意,南郑国君叫郑桓公,说明南郑是一等诸侯国;西郑的国君叫“伯”,说明西郑是三等诸侯国。这两件“盨”的铭文都提到“郑邓伯”,而不是“郑邓公”,说明它不是姬姓南郑的器物,而是姜姓西郑的器物。 陕西凤翔距离洛阳路途遥远,为何西郑的东西会最终埋在了洛阳呢?这个么,洒家就只能猜了。一种可能是,西郑和洛阳的诸侯国之间有姻亲关系,西郑的王室女子嫁给了洛阳的王室。而这两只盨被作为陪嫁之物带到了婆家,死后也随葬在当地。 洒家这样猜测,不是毫无根据的。因为,这两只盨的大小相同,样式相同,铭文相同,又埋葬在一起。很明显是“一对儿”。古代父母送给女儿的嫁妆器物,一定要“成双成对”。所以,这对铜器,很有可能是远嫁洛阳的西郑公主结婚的陪嫁礼物。公主死后,也作为陪葬品埋入墓里。 注意,汉字的叠字符号,早在西周金文里就已经开始使用了:々。事实上,由于铜器铸造不易,可供书写铭文的局部面积也很有限,所以才产生了用叠字符,来省工省地的必要性。 再注意,这两件器物盖子上的铭文,是铸造时铸上去的,不是铸造好器物后刻上去的。这在古代,是一项尖端“高科技”。并且,这两只盨的铭文皆是铸造的阴文(文字笔画凹下去)。因为,只有周天子使用的器物铭文才可以铸造成阳文(文字笔画凸出来)。 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后记 京剧《锁麟囊》里,“有女之父”赵禄寒为嫁妆发愁,四处奔波求贷。西郑国君郑邓伯嫁女陪送两只铜须。这在三千年前,大约相当于今天两辆大奔了。有钱可以任性哈。入乡随俗,在美国嫁女是女方付费,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