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的出处 雨斤 诗经里有一首描写故人回故土的诗,洒家打小就十分喜爱,默记于心。我们今天常说的那句口头禅:“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就出自此诗。 《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关于此诗的释义,诗序曰:“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历代诗家对这首诗的解读,非常精彩。(见下) 大体而言,大家都同意,这首诗里所描写的是一个东周迁都雒邑(洛阳)后的官员。他因故重回故里。当他脚踏上西周镐京一带的故土时,满眼所见俱是原来青青而今荒芜了的的田野,和因年久失修而颓废了的宗庙,内心的悲愤之情油然而生。声声句句,发出他对文武成康等西周明君们的思念和哀叹!尤其每段末句:“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简直就是大声呼问:“天哪,这都是谁做的孽啊!” 洒家提请列位看官留意此诗的“排比递进”的修辞手法:全诗三段,每段八句,每段六十三个字。其中,第二段第三段,总共只替换了两个字!但诗句的意境却层层递进,诗人的心情却越来越沉重,直到最后都快到了崩溃的边缘。 苗 --> 穗 --> 实 摇 --> 醉 --> 噎 田里的庄稼,由青苗到吐穗,再到结出果实。 诗人的心境,则从恍惚摇摆,到如醉如痴,再到最后哽咽失语! 你看,这样简洁深重的意境,仅仅通过每段换了两个字就得以体现,修辞手法之高妙,怎不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大概也是诗经之最了:换字最少,总共才换了两个字。 洒家求 PK: 哪位看官能给我找出一首总共只换一个字的吗?估计没有。 顺带指出一下:这里的“中心”二字,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心中”。比如,“中场休息”的中场,意思就是场时过半,场中间。我们现在的“中国”一词,就是古语的用法。意思是现在的“国内”,或者“国中”。后来才演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名字。(题外话:中国一词在古文献上,最早见于西汉尼雅故国遗址出土的织帛---“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毛传云:“彼,彼宗庙宫室。迈,行也。靡靡,犹迟迟也。摇摇,忧无所想。” 钱澄之曰:“毛云靡靡犹迟迟也,盖意懒而足不前之貌。” 李塨曰:“离离,散垂之貌。稷即今之小米也。黍秀,即散垂,稷则苗穗挺直,实乃垂而不散,故黍但见其离离,而稷则见其苗、其穗、其实也。” 焦琳曰:“摇摇者,神魂之无主也;如醉者,意绪之俱迷也;如噎者,愤气之填满胸臆也。” 沈青崖曰:“述其所见,既非托物,因所见而行为之靡靡,心为之摇摇,亦是实写其忧,而非由于黍稷引起,直是赋体,不兼有兴。” 邓翔日:“章首二句咏物,后六句写情,惟三、四句自肖形神,觉此时此身茫无着落处,深心国事,尚有斯人。” 一千五百多年后的唐贞元三年,有一位少年应举考试,提笔赋诗。头一句就照搬了诗经里的这首《黍离》的修辞手法。这个少年名叫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唐诗三百首上对“离离”的解释说: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也合了李塨所说的形容“散垂之貌”。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能写出如此语气深沉,意境悠远的句子来,白居易实在是少年老成啊!他的那句“晴翠接荒城”的意境,您不觉得和诗经里的这首黍离的意境很相似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