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连缀之美 雨斤 看官,您认识甲骨文里的“我”字吗?如果您不认识,就请往下看。 大家知道,甲骨碎片从地下挖出来的时候,已经支离破碎,残损不堪了。所谓“甲骨连缀”,就是把破碎后的甲骨碎片试图拼接起来,恢复到它破碎前的状态。这样做,可以让甲骨上的文字面目健全、句子语义通顺,提供更完整的信息。可想而知,甲骨连缀对甲骨学研究是多么的重要了! 甲骨连缀,也叫甲骨缀合。缀合的三原则:断口茬口吻合,甲骨材质颜色相同,契刻字体风格相同,这三条缺一不可。要做到此三条,研究者必须亲眼见到甲骨实物,而这不是每一位甲骨学者所能有幸企及的。事实上,大多数甲骨学者只能通过目录文献里的拓片进行研究。 如图所示,就是一则漂亮的甲骨连缀。它是由三片甲骨缀合而成。第一片是郭沫若《甲骨文合集》编号13500;第二片是李学勤《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藏甲骨文字》编号28;第三片是胡厚宣《苏德美日所見甲骨集》编号221。而发现这一完美缀合的,是台湾甲骨学者蔡哲茂。 释读:(从右向左) 二告 ……卜(残), 壳貞:我乍…… ……卯(残)……壳貞:我…… 丁未卜, 壳貞:我…… 己亥卜, 壳貞:我乍…… 丙戌卜,爭貞:…… 蔡氏缀合后,可补足贞人「壳」字。此版语义应为「我乍邑」之殘。关于「我乍邑」之例,在殷墟卜辞里十分常见,如《合》13490、《合》13491、《合》13492、《合》13493、《合》13495、《合》13496等。而「乍邑」之意,就是盖房子,或建造城邑。此处卜辞没有提及商王,而只用“我”代称,所以可能是臣子或王公大臣为自己建造房子进行的占卜。 在古代,盖房子是一件重大事件,殷人必须祷告苍天护佑,祈求平安。洒家小时候所在的农村,邻里乡党盖房子,都要请卦师择一良辰吉日来举行“立木”仪式。这一天,当事人的亲戚、朋友都会携带礼物,登门道贺。正午时分,会鸣放鞭炮,喝酒摆席面,宴请村民,以示祝贺。这片甲骨上的卜辞,大概就是殷人为了盖房子择良辰而进行的占卜活动。 注意,此处甲骨文里的“我”字和“卜”字,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十分亲切、可爱。这片甲骨上,“我”字出现四次:其中三次向右,一次向左。“卜”字出现三次:其中两次向左,一次向右。十分随意。 事实上,甲骨文具有很大的“变通性”:一字有多种写法,即异体字多。形体的演进变化很多。往往左右不拘,上下可从。由象形字演变为形声字。构字部件变换或增减可以通用。表意相近的义符,虽然形体不同,亦得相通。以器物为形符的字,虽然器形不同,亦可相通,等等。 以上图片和文字均为雨斤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