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一声三胖小儿:你无知! --徒太山史辩 雨斤 上篇(·加拿大原住民从何而来?)提到徒太山就是长白山。本篇就来说说为什么。 (至于标题里骂三胖的缘故,在文末处。) 先看古籍里的几段原文。 《魏书列传第八十八•勿吉传》:“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国南有徒太山,魏言‘大白’,有虎、豹、罴、狼不害人。人不得山上溲污,行经山者,皆以物盛。” 《隋书列传第四十六•靺鞨传》:“靺鞨,在高句丽之北。......有徒太山者,俗甚敬畏;上有熊、罴、豹、狼,皆不害人,人亦不敢杀。” 《北史列传卷八十二•勿吉传》:“勿吉国,在高句丽北,一曰靺鞨。......国南有徒太山者,华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山上溲污,行经山者,以物盛去。上有熊、罴、豹、狼,皆不害人,人亦不敢杀。” 《魏书》成书于公元554年,《隋书》成书于公元636年,《北史》成书于公元659年。 很明显,天下的史书一大“抄”,就看你“抄”的妙不妙!(天下的文章一大套,就看你套的妙不妙。) 以洒家看,隋书和北史的作者,抄袭魏书,就抄的不怎么妙! 此处“溲污”的溲,指人大小便,尤其是小便。 北史里的记载最全面,是综合了魏书和隋书的记载。尽管三部史书里的记载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提到一个共同点:当地人对徒太山“俗甚敬畏”,连在山上大小便都不准。路过的人,如果实在需要大小便,要“以物盛去”。这和我女儿去年和朋友去坦桑尼亚攀爬乞力马扎罗山时,每人都准备一个塑料袋子的环保行为,如出一辙。 你看看,是不是古人的环保意识超前得很呐?非也,古人还没有那么超前的环保意识。之所以“不得山上溲污”,是因为徒太山就是“图腾”山,是勿吉国祖先的象征,是勿吉国氏族的圣山。您见过扫墓的人,有对着自己先人的墓碑大小便的吗? 据李怀林先生考证,在古代的大象崇拜的部落里,象还有另一个代称:“白”。音韵学认为,上古音里,“白”字的读音和“鼻”字的读音是相同的。 感谢七分儿的绝妙书法 如此,《魏书》说“国南有徒太山,魏言‘大白’”就很好理解了:徒太山就是“大白”山,也就是“大鼻子”山。可见,勿吉国人,也就是后来跨过白令海峡来到加拿大的鄂吉布瓦人,也是崇拜大象的氏族。 隋书和北史的作者却对此毫无觉察,也不甚明白魏书里这句话的含义,于是在“抄”魏书时,要么对此说弃而不用,要么顾左右而言他(华言‘太皇’)。 于是乎,历史就在这一次次的转抄的过程中,被扭曲了,被遗忘了! 感谢七分儿的绝妙书法 所以,从音韵学的角度来挖掘,才明白一个道理:原来徒太山,就是大白山(大鼻子山),就是今天所谓的长白山(长鼻子山)。 此处的“白”,本意是“鼻”,和山上皑皑积雪的白颜色,一丝一毫也不相干。如果说“长白山”的名字是因为山上积雪不化,常年为白颜色,那就应该叫“常白山”才对。常字,才是经常的意思。而人家长白山的长,是说大象的鼻子很长。此处的长,是长短的长。 三胖登上“白头山” 行文至此,不由人要骂金三小儿无知。近年来,棒子们掀起一股正名更名热潮,硬生生的把中文里的“长白山”叫成“白头山”。实乃一知半解的望文生义,愚蠢之至! 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南面,也有一个太白山。此山并无常年积雪不化的现象,也就看不见任何白颜色。为什么要叫太白山呢?同理,也是因为大象崇拜,因为大象长长的鼻子。 顺带指出,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等,皆为东北亚的先民部落,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其中的靺鞨,也作羯族,出了个石勒。(靺鞨,唐初时写作靺羯,後改作靺鞨。) 小时候看杨在葆演的电影《从奴隶到将军》,人家石勒那才是真真正正的“从奴隶到皇帝”。石勒从小是个孤儿,卖身为奴给人放羊。后来一路干到后赵的开国皇帝。牛逼吧? 洒家有幸藏有一枚石勒钱币:丰货。搞收藏的人都要用此钱压箱底,取其钱文“丰富藏品”的寓意,图个吉祥! 下篇预告: 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