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硬汉也有柔情似水的时候 雨斤 我这里所说的铮铮硬汉,指的是德国人贝多芬。他全名叫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他的音乐成就,自不待说。让我对他十分敬仰的更是他那崇高的个人品格:爱憎分明,不畏权贵,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听过贝三(英雄),贝五(命运)和贝九(欢乐颂主题)的人,知道我这里指的是什么。中国古代文人喜欢用“梅,兰,竹,菊”四君子来比喻文人们高尚的情操。叫我看,贝多芬的品格就好比那傲雪的红梅! 然而,铮铮硬汉也有柔情似水的时候。今儿个洒家就以一首小小的钢琴曲来给你说说老贝这个铮铮硬汉的似水柔情。 这首钢琴曲名叫《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大约在1808一1810年间,年近40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后来,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里,贝多芬并没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误的写成《致爱丽丝》。从此,这首钢琴小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却被人们忘记了。 这首不到3分钟的钢琴曲,还是音乐学院里老师讲解回旋曲式时常用的范例。因为贝多芬信手拣来的采用了回旋曲式写成此曲。所谓回旋曲式,就好比人攀登一个回旋上升的楼梯,它的结构是ABACA。其中A部为回旋曲的主部(叠部),在此曲里共出现了3次;而B部和C部则为与A部形成强烈对比的两个插部。具体分段如下(注意播放器上的读秒位置): A1: 0:01 - 0:56 B: 0:57 - 1:19 A2: 1:20 - 1:47 C: 1:48 - 2:18 A3: 2:19 - 2:49 我每次听此曲,都被老贝深深的似水柔情所打动。A1部好似对自己的爱人那隐藏心底的爱恋之情。到B部,内心似乎有些心烦意乱的样子。A2时又重回内心的仰慕之情。接下来的C部,犹如久求不得,而有些绝望伤痛。最后的A3部时,似乎得到了某种心灵上的解脱和安慰,在无比平静和忘我的意境中,结束了全曲。 常常听老师教学生时说:“不要用你的手指弹琴键,要用你心脏的二尖瓣去弹琴键。”听完老贝的致爱丽丝,我似乎对老师的话,才有所觉悟了。 海外原创, 版权所有, 未经作者雨斤同意, 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