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话与音韵学 雨斤 汉语的上古音是从商周到隋。从唐到两宋为中古音,元到明清民初为近代音(也叫中州音,白话)。 前文(·历史用指甲是抠不掉的)说了,越南语的发音,只不过是汉语中古音的一支方言而已。 例如,越南语把油条叫Quẩy。这个字在越南语里的发音,就是汉语的「鬼」! 如果你是北方人,你一定好奇:为什么越南语把油条叫鬼呢? 如果你是南方人,您也许会猜出一点缘由。因为在闽南话和粤语里,以及云南、贵州一带的许多方言里,都把油条叫“炸鬼”,或是“油炸鬼”。而越南语里的这个“鬼”(Quẩy),正是这种叫法的最后一个字。 至于南方方言里油条的这个叫法,据说是和岳飞有关。 世人皆知,岳飞当年39岁遇害风波亭,完全是因为秦桧给他编织的那个“莫须有”的罪名。岳飞的后人逃离河南汤阴后,四散于浙江、安徽等地。时至今日,安徽金寨、寿县还有很多岳家村。后来,南宋亡,元军入。许多岳家人又跟随逃难的人群来到广东、福建和云南一带,融入了当地的客家人。但他们不忘先祖被害的深仇大恨,于是把炸油条叫做“油炸桧”。 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里,音韵学有个著名的“同位辅音转换”现象。详情见拙文:·这四个字的读音很奇怪 {g,k,h}即为一组同位辅音。例如,刘邦的小弟樊哙(k),算账的会(k)计,奸贼秦桧(h),桧(g)木(一种柏树),脍(k)炙人口,等等。虽然这些字的音部,都是“会”,但却有的读作hui,有的读作gui,还有的读作kuai。其实,会字本身就有两个读音:会(h)议,会(k)计。 再比如,鬼(g),惭愧(k),槐树(h)。这样的例子,俯首皆是,看官列位可自己再找很多。 岳飞后人为了不被朝廷和秦桧发觉,把它故意写成“油炸鬼”。巧妙的利用了汉语里桧hui和鬼gui不分的“同位辅音转换”现象,既解恨,又不被发现。还暗含了秦桧是鬼,不是人的意思。 乾隆年间的状元秦大士曾言:“人从宋后无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您看,没文化,后果很严重吆! 啊 哈哈哈哈。。。 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