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之仪想到的 雨斤 前文(·想起了李之仪)提到,李之仪是“元祐旧党”要员。 元祐党争,指的是北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3年)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死,哲宗继位。宋哲宗赵煦当时尚不满十岁,由其祖母高太后听政。高太后遂废罢新法,排斥“新党”(即变法派)朝臣。次年,任用守旧派首脑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作者)为相,尽废王安石新法,排除新党。司马光执政后,荐用文彦博、吕公著等旧党人。 元祐新党主要是王安石一人,势单力薄。而元祐旧党,人数众多,领军的人物是司马光和苏轼。要员包括:李之仪,黄庭坚,文彦博,吕公著等。这些人,大都是利益既得者。他们位高权重,王安石的变法触动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因此,必欲除之而后快。 元祐党争旷日持久,深深的动摇了北宋王朝的统治根基。掩卷北宋的史书,最让人叹息的不是“澶渊之盟”,也不是边境到处的风声鹤唳、烽火连天,而是这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元祐党争”。有的宋史专家甚至认为,宋亡,不是亡于 “澶渊之盟”,也不是亡于“靖康之耻”,而是亡于“元祐党争”。 纵观中国三千年封建王朝兴衰更迭的历史,改革者从来就没有过好下场。王安石也不例外。详情参见:·改革者从来都没有好下场。 今发几枚洒家自藏的“元祐通宝”,以作纪念。 元祐通宝,有草书,真书和篆书三种,也有小平、折二、折三之分。草书的钱文是苏轼所写,篆书的钱文为司马光所写。
元祐通宝,有草书,真书和篆书三种,也有小平、折二、折三之分。收藏古泉,其实收藏的是历史! 收藏古泉,其实收藏的是历史! 图片和文字均为雨斤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