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贫乏与感情丰富 雨斤 提起甘肃定西地区,人们脑海里出现的,是一片望不到边的黄土丘陵与沟壑。 干旱少雨的甘肃中部地区,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三成,而蒸发量则是降雨量的七八倍。尤其是被称为“贫瘠甲天下”的定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中心区,十年九旱,水资源奇缺。直到三十年前,联合国专家来此考察,认为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然而,缺水和物质贫乏,却并不代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内心感情世界的贫乏。事实上,贫穷的物质生活,更加激发了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甜蜜爱情的向往。听了下面这首甘肃陇中民歌《下四川》,哪个有血有肉的热血之躯,能不为之如痴如醉,热泪盈眶? 陇中花儿 《下四川》 原唱:姜嘉锵 一溜溜儿山来着哟 噢··· 两吆 噢号···溜溜儿山 三溜溜儿山 啊哈 脚夫哥下了四川 噢哟哟 啊哈 脚夫哥下了四川
脚踩上大路哟 噢号··· 心吆 噢号···想着你 心想着你 啊哈 夜夜的晚夕里梦见 噢哟哟 啊哈 夜夜的晚夕里梦见 噢哟哟 啊哈 夜夜的晚夕里梦见
哎···
甘肃“花儿”按其歌词格式、曲调风格和传唱习俗可分为两大系统:第一大系是“河湟花儿”,指流传在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流域,即宁夏的西吉、海原、固原和新疆的昌吉等地区的花儿。 另一大系是“洮岷花儿”,又称“陇中花儿”,即指流传在甘肃定西,洮河、岷县一带的花儿,传唱者以汉族为主。陇中花儿的歌词一般为七言三句、四句或六句,以曲调平直优美,语言质朴无华而著称。 这首流行在甘肃陇中高原一带的传统“花儿”,主要抒发了在空旷无人的荒山野地中,一位饱经沧桑、跋涉于陇蜀之间的脚夫,流离他乡,举目苍凉,饱含着辛酸哀苦的心情。音乐既敞开又深沉,十分感人,花儿的运用别有风采。 这首歌的曲调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起于最低音,然后上行跳阶,直冲高音区展开。其节奏宽广,气势豪放,感情炽烈,像是对着漠漠苍天在呐喊;第二乐句蜿蜒地回复至低音区,流露出内心的凄凉和沉闷;而第三乐句,则变化重复了第二乐句,句首衬词“噢哟哟”的上音阶式的急速下行,好似一声悲苦的长叹。歌曲的调式具有商调与羽调的双重特征,同时还有非同宫音系统的调式转换,色彩很浓,深化了歌者思想感情的表达。 最后一句的长音,“哎。。。”, 表达出脚夫哥,牵着骡子渐行渐远的意境。 《下四川》是西北“花儿王”朱仲禄,根据甘肃陇东南地区礼县的一首山歌改编而成。1953年,朱仲禄随西北歌舞团部分创作人员到陇东南地区采风。在礼县,他听到一位放羊的阿爸唱的山歌非常好听,便把词曲采集了下来。当时的原词是这样的:“羊吃路边的青草哩,我唱山歌调调哩,掌柜手拿菜刀哩,要宰我的羊羔哩。”朱仲禄先生返回歌舞团后,便对这首山歌进行了改编,并取名为《下四川》。 虽然这首民歌经过改编而形成了常见的三段式结构,其歌词也用河州“花儿”的形式进行了再创作,但曲调基本还是礼县那位阿爸所唱的调子。 甘肃与四川是近邻
早在西汉年代,丝绸之路才刚刚兴起之时,从西域抵达甘肃河西走廊的客商,就有一部分货物,没有继续沿丝绸之路运往长安,而是直接从陇中南下四川,销往成都平原。因此在当地,下四川的脚夫,就和晋陕北部走西口的人们一样多,一样古老。 《下四川》被人们称为“黄土高原的恋曲”、“出门人心底的歌”。听这首民歌,会感到有一种生离死别的眷恋,一种望乡早归的期盼。我们仿佛看到一个脚夫,背着行李,赶着马帮,跋涉于陇蜀山水间。他们或仰天呐喊,或悲苦长叹, 在思亲思乡中行走着,行走着,消失在天涯的尽头。正是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曾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并被改编成无伴奏合唱,器乐合奏等多种形式先后在世界各地演出,引起不小的轰动。 毒舌一句:如果看完这篇文字介绍,听完这首歌,您没有我上面所说的感觉,那只能证明一件事:你身上缺少艺术细胞!具体的说,您缺少音乐细胞! 哈哈,开个玩笑,别当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