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贾府里的大姐大-贾元春(一) 雨斤 贾元春是贾宝玉的同胞姐姐,在贾府小姐里排行老大。说她是贾府里的大姐大,那是名副其实的。而且,她才选凤藻宫,贵为当朝娘娘。回来省亲时,连贾母和贾政都要给她下跪叩拜。老实说,贾府的地位和荣耀,几乎全系于她一身。红楼梦里这个人物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的。 其实,贾元春在前八十回里正式出场很少,只有省亲一回是她的重头戏,然后她就只是一个背景人物了。但根据许多红学研究的证据(脂批,富察名义的诗词等),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八十回以后,贾元春肯定还有重头戏的。因为在第五回的判词里面,预示了贾元春后来的命运。 红学界有一个说法,认为红楼梦有四个不解之谜:1. 贾元春判词之谜;2. 贾元春恨无常曲子之谜;3. 红楼梦书名之谜;4. 红楼梦二十首绝句之谜。(这些洒家得空,再来专文详述。)问题是,四个不解之谜里,两个都与贾元春有关。足见有关元春的事情,在红楼梦里有多么重要了。 今儿个,老朽就先来侃侃贾元春的判词之谜。 先来看关于贾元春的判词。贾元春在太虚幻境薄命司厨中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里,处于第二位。处第一位的,是钗黛合一论。在关于贾元春那一页上,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画弓当然是为了让我们联想到“宫”,香橼当然是为了让我们联想到“元”。弓又是一件可以杀人的凶器,被挂在上面不是什么吉兆;画旁边有一首歌词,那就是关于贾元春的判词: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通过这短短的四句话,作者究竟在表达些什么意思?在每句判词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头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从字面看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前半句是一个年代,后半句是做一件事。年代是二十年,做什么事呢?“辨是非”。但是红学界历来就觉得这句话很古怪,二十年是怎么算的?从什么时候起,算到什么时候?辨的又什么是非? 有人说了,大概是说贾元春进宫二十年了。你想选秀女,按清朝规定,三年进行一次,备选女子在十四岁至十六岁之间最合适,有时也会略微降低一点年龄,那么我们假设贾元春十三岁选上,她进宫二十年后,都三十三岁了,那就是一个中年妇女了。 如果说“二十年”不好解释,“辨是非”就更不好解释了。过去有人解释说,她二十年在皇宫里面,不断地去辨别皇帝的是非。这可能吗?一个女子好容易得到皇帝的宠爱,她会用二十年时间去辨皇帝的是非?在封建社会里,皇帝只有是,没有非。而且清朝宫廷里面的妃嫔,皇帝是严禁她们干预朝政的。在康、雍、乾三朝,这一点皇帝把持得很紧,也没有出现过后妃干预朝纲的事情。所以我认为,书里写贾元春用二十年的时间辨是非,不可能是去辨皇帝的是非。 其实,红楼梦里面“二十年”这个字样可是多次出现的。大家印象更深刻的应该是第七回的焦大醉骂。焦大醉骂当中有这样一句话:“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你听听,“二十年头里”,这就又出现一个“二十年”。焦大所指的“二十年头里”应该是什么时候呢? 红楼梦作者托言“无朝代年纪可考”,实际上脂砚斋就指出“大有考证”。坊间一般认为,书的第一回至第十六回,应该大体上是雍正时期。更具体地说,是在雍正朝晚期,也就差不多是雍正暴死之前。大家知道,雍正皇帝只当了十三年,是在雍正十三年八月份突然死亡的。在雍正朝最后,说“二十年头里”,那么减去雍正朝的年头,所指的就是康熙朝。“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这句话就证明,小说里面的贾家在二十多年前,他们的状态比小说里面写到秦钟到他们那儿去做客,然后让焦大把他送回家的时候要强得多。那个时候,焦大作为一个老仆是非常风光的,非常神气的,谁也惹不起的。考虑到《红楼梦》它是一部带有自叙性、自传性、家族史特色的小说,我们就回过头来,到真实的生活当中去看一看,就会发现在康熙朝的时候,曹家是最风光的。 再比如,第十六回王熙凤说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王熙凤在这儿用了一个很概括的时间概念,“二三十年”。从雍正朝晚期,往前推二三十年,就恰恰是康熙皇帝南巡的那个时间段。康熙他是在康熙二十三年首次南巡,最后一次南巡是在康熙四十六年,然后他是在康熙六十一年的时候去世的。雍正他只当了十三年皇帝,你从雍正十三年往前推二三十年,大体就是康熙后几次南巡的那个时间。所以曹雪芹写王熙凤这样讲,他也是有真实生活为依托的。 如此看来,“二十年来辨是非”的这个“二十”,不是一个随便的年代数字。“秦学”的发明者刘心武先生认为,二十年是说贾元春为了一件事情辛苦了二十年。为一件什么事情呢?现在我们所读到的判词,在多数的版本上都叫做“二十年来辨是非”。实际上在古本《红楼梦》里面,不是这样的写法,起码有两个古本里面,写的是“二十年来辨是谁”。古本里边的这个句子,更接近于曹雪芹的原笔原意。她二十年来,一直在判断有一个人究竟是谁,这个人绝不是皇帝,皇帝是谁还用她去判断吗?她所判断的,就是小说里面的秦可卿。 贾元春应该比秦可卿稍微大一点,也无非是大个四五岁的样子。在她四五岁记事的时候,她就发现他们家族里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女性,比她略小。这个女孩子被说成是一个小官吏抱养的,然后就被送到宁国府里,开头可能是童养媳的身份,因为那个时候她年龄还很小,就在宁国府里面长大成人。秦可卿的真实身份是废太子的一个女儿,并不是真正地在一个破落的小官吏家庭里面长大。之所以要把她藏匿起来,就是为了避免让她跟父母一起被圈禁嘛。她被曹家收养以后,曹家当时境况并不怎么好,不像书里写的宁荣两府那么富贵繁荣,但是她可以不被圈禁,她就有了自由。那句判词之所以在有的古本上写作“二十年来辨是谁”,它的含义就是贾元春一直在琢磨,他们贾府里面的这个女人究竟是谁呢?她不是到了当今皇帝身边才开始“辨是谁”的,她从四五岁上就开始纳闷了。后来她选秀女选上了,她还在辨。再后来她的生活出现了一个大的转折,她辨到第二十年的时候,她的判断就成熟了,她就说出来了。贾元春为了向乾隆表忠心,告发了家族藏匿皇家女子,乾隆认为她忠孝贤德,所以小说里写皇帝最后就把贾元春提升了,她于是就“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了。小说里面写的,虽然把真实生活当中发生的事情在顺序上略有挪移,但大体上应该就是这样。这样以来,“二十年来辨是非”这句判词的意思应该是很清楚的,变得并不难解释了。 贾元春的四句判词,每一句都是一个谜。余下的三句,先卖个关子: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