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演講鬧的笑話 ---兼議詩經國風的排序問題 雨斤 前文已經說過,國風的開篇之作是《關雎》。那麼接下來第二篇是什麼呢? 提起詩經第二篇的《葛覃》,就不能不提胡適演講曾鬧的一個笑話。 1925年9月,胡適到武漢大學演講。演講稿發表在《藝林旬刊》第二十期上。他在談到詩經第二篇《葛覃》時說:“此詩描寫的是女工人下班急於回家的情景。” 此語一出,輿論譁然。胡適自己也覺得他的話太不靠譜,於是他重新發表了一篇《談談詩經》的文章。其中,又推責給他的秘書劉大傑,說劉對他講演的筆錄有誤。連吳作人後來都在《談“談談詩經”》裡,指出胡適的不對,成為當時文壇一大話題。 《國風·周南·葛覃》描寫了一個新婚女子急於回到娘家,一路上所見所聞,令她心情愉悅歡快的樣子。葛藤茂盛的爬滿山谷,黃鳥歡快的鳴叫着,穿梭於林間。 注意,古人把山谷中的“谷中”,說成“中谷”。現代漢語裡,把女子回娘家叫“歸寧”,即源自此詩。崔顥的“芳草萋萋鸚鵡洲”大概也學的是這裡的“維葉萋萋”。 《國風·周南·葛覃》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 黃鳥於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 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這裡有幾個生僻字。葛:植物名。 覃:音[tan],借作藤。 濩[ hùo ]:煮。絺[ chī ]:細葛布。綌[ xì ]:粗葛布。 斁[ yì ]:厭。 至於白話譯文,網上多的是,此處就免了。 歷代詩家對詩經里,國風的前幾篇詩作的排序問題,研議頗豐。 三百多篇詩,前六篇主要寫了戀愛,新婚,夫妻離別,渴望多子,回娘家省親等內容。總而言之,都與婚姻有關。這絕不是編者的無心之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體現了古人的“治國先治家”的觀念。 第一篇《關雎》,講的是男子思暮美麗女子的愛情故事。 第二篇《葛覃》,講的是女子新婚歸寧,回娘家時的愉悅的心情。 第三篇《卷耳》,講的是丈夫出門遠役,妻子在家思念他的故事。 第四篇《樛木》,是祝賀新婚男子的讚歌,重點強調不論君子或淑女,都不能有嫉妒之心。 第五篇《螽斯》,大意是祝賀人們多生子女,多子多福。 第六篇《桃夭》,是一片新婚賀詞,祝願新娘子“宜其室家”。 第七篇《兔罝》,讚美文王手下武士的勇武氣概。 第八篇《芣苢》,讚美后妃勞作之美,后妃德賢之美。 第九篇《漢廣》,是男子追求女子而不能得的情歌。 第十篇《汝墳》,描寫了一位喜迎行役而歸丈夫的妻子的喜悅。 第十一篇《麟之趾》,是一首讚美諸侯貴族公子們的頌歌,與《關雎》相呼應,給周南收尾。 王安石就認為,詩經國風的篇目排序大有深意,非常講究。他認為:“王者之治,始之於家。家之序,本於夫婦正。” 王安石在他的《周南詩次解》裡說:“王者之治,始之於家。家之序,本於夫婦正。夫婦正者,在求有德之淑女為后妃以配君子也,故始之以《關雎》。夫淑女所以有德者,其在家,本於女工之事也,故次以《葛覃》。有女工之本,而后妃之職盡矣,則當輔佐君子求賢審官。求賢審官者,非所能專,有志而已,故次之以《卷耳》。有求賢審官之志,以助治其外,則於其內治也,其能有嫉妒而不逮下乎?故次之以《樛木》。無嫉妒而逮下,則子孫眾多,故次之以《螽斯》。子孫眾多,由其不妒忌,則致國之婦人亦化其上,則男女正,婚姻時,國無鰥民也,故次之以《桃夭》。國無鰥民,然後好德,賢人眾多,故次之以《兔罝》。好德賢人眾多,是以室家和平,而婦人樂有子,則后妃之美具矣,故次之《芣苢》。后妃至於國之婦人樂有子者,由文王之化行,使南國江漢之人,無思犯禮,此德之廣也,故次之以《漢廣》。德之所及者廣,則化行乎汝墳之國,能使婦人閔其君子而勉之以正,故次之以《汝墳》。婦人能勉君子以正,則天下無犯非禮,雖衰世公子,皆能信厚,此《關雎》之應也,故次之以《麟之趾》焉。” 小時候念古文,只知道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筆鋒犀利,是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沒想到他的詩文也是一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