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奇事李叔同(二) 雨斤 读了洒家上篇的人,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李叔同为什么要盛年出家呢? 这,就是李叔同奇人奇事的第三奇! 他的学生丰子恺,就曾分析过老师的追求,分别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灵魂生活。 李叔同的少年时期,锦衣玉食,享受过富贵的物质生活。青年时期,他东渡日本,享受过高级的艺术精神生活。再往上追求,灵魂生活的皈依,就只有宗教了。所以,李叔同出家向佛,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换句话说,只有全面经历过红尘的人,才能如此深刻的看穿红尘,才能如此坚决的放弃红尘。 洒家认为,丰子恺说的有几分道理。这就好比放风筝,一般人的风筝也就十来丈高,只要能飞起来,已经很满足了。风筝高手的风筝,又高又大,几十丈高,令众人仰慕,自己才找到点儿感觉。而神人的风筝,就只有冲破大气层,飘向外层空间一条路了。 据传,李叔同出家前,曾在虎跑寺进行过一回辟谷。断食二十多天,竞无痛苦,还治好了他多年的神经衰弱和失眠。而且断食期间,李叔同表示出了对出家人生活方式的喜爱。吃斋理佛,淡看红尘,这可能是他出家的直接原因。 李叔同出家后修的是佛家里最严苛的“律宗”,洒家觉得那是所有宗派里最苦的一种了。这也证明了丰子恺所说“他嫌艺术力道太薄弱,过不了他精神生活的瘾”。 38岁剃度后第一张像
1918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李叔同正式皈依佛门。剃度几个星期后,他的日本妻子,与他有过刻骨爱恋的夫人诚子,伤心欲绝地携了三个幼子,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杭州虎跑寺,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劝说丈夫切莫弃她出家。这一年,是夫妻两人相识后的第11年。然而,李叔同决心已定,连寺门都没有让妻子和孩子进。妻子无奈离去,只是对着关闭的大门,悲伤地责问道:“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他的妻子知道已挽不回丈夫的心,便要与他见最后一面。清晨,薄雾西湖,两舟相向。李叔同的日本妻子问他:“叔同。。。”李叔同:“请叫我弘一”。妻子:“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李叔同:“爱,就是慈悲。” 后来,一家人在岳庙前临湖素食店,吃了一顿相对无言的素饭。丈夫把手表交给妻子作为离别纪念,安慰她说,“你有技术,回日本去不会失业”。岸边的人望着渐渐远去的小船失声痛哭,船上的人连头也没有再回过一次。这个可怜的日本女人,可能至死也不会明白她的丈夫缘何薄情寡义至此。 很多人,包括洒家,都觉得李叔同做的太残忍。 若干年后,我在一本书里,读到了李叔同在出家前写给日本妻子的信: 诚子: 关于我决定出家之事,在身边一切事务上我已向相关之人交代清楚。上回与你谈过,想必你已了解我出家一事,是早晚的问题罢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索,你是否能理解我的决定了呢?若你已同意我这么做,请来信告诉我,你的决定于我十分重要。 对你来讲硬是要接受失去一个与你关系至深之人的痛苦与绝望,这样的心情我了解。但你是不平凡的,请吞下这苦酒,然后撑着去过日子吧,我想你的体内住着的不是一个庸俗、怯懦的灵魂。愿佛力加被,能助你度过这段难挨的日子。 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 我们要建立的是未来光华的佛国,在西天无极乐土,我们再相逢吧。 为了不增加你的痛苦,我将不再回上海去了。我们那个家里的一切,全数由你支配,并作为纪念。人生短暂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看破。 在佛前,我祈祷佛光加持你。望你珍重,念佛的洪名。 叔同 戊午七月一日 有人可能认为,李叔同是个决绝、冷酷、看破红尘、心如死灰的人。认为视皈依佛门是一种对家人不负责任的自我逃避。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他在出家前曾预留了三个月的薪水,将其分为三份,其中一份连同自剪下的一绺胡须托老朋友杨白民先生,转交给自己的日籍妻子,并拜托朋友将妻子送回日本。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弘一大师内心的柔情和歉疚,以及处事的细心和周到。 死后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与日月同 ... ...
后两句不说了。(陆游要生气了,哈哈哈。。。) 后记
我所有的博文里,自称“洒家”,即是缘起对佛家生活的向往,和对弘一法师的崇拜。另外,洒家籍贯陕西。关西汉子的口语里,也惯常使用洒家二字自称。譬如,延安府的鲁提辖,就以洒家自称。鲁达,人称“镇关西”的是也。 · 奇人奇事李叔同(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