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夏天,德军将苏联红军六七个集团军包围于基辅。对!就是现在这个基辅市。在历时两个半月惨烈的战役结束时,70多万红军被消灭,基辅城内大部分建筑物被摧毁。只有约两万红军侥幸突围,其中有后来当上苏联领导人的赫鲁晓夫。这是二战中最大的包围战。
在2022年的这场俄乌军事冲突爆发过程中,双方领导人对80年前的惨剧都一清二楚。他们的做法却大相径庭。
近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颁布命令,禁止18至60岁的男性离开乌克兰,并下发18000支枪给基辅市民。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对外展示悲壮的英雄情结,以博得西方的同情。但这种做法的作秀成分居多。试想,如果武装到牙齿的俄军进城,毫无军事素养与战斗经验的市民开枪阻击,岂不是以卵击石白白送死?第二,收集政治资本,以备他用。如果装备精良的俄军对开枪的基辅市民反击,很容易造成伤亡,而这恰恰给西方媒体提供了俄军滥杀无辜的新闻资料。如果俄军进城后缩手缩脚,则是另一番景象:总统身先士卒,带领市民们英勇抗击侵略者,取得辉煌战果。
以市民为炮灰阻挡俄军进城,这是演员出身善于煽动民粹的泽总的一大发明。
俄军将领对泽总的居心十分明了。他们目前的策略是,对基辅围而不打,不进城,不打巷战。(这只是对历史名城基辅而言,其他城市未必。)到现在为止,基辅城内的水电煤气电讯网络仍旧畅通无阻未被切断,城郊不见大规模的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集结,重型轰炸机也未启用。大罗斯对小罗斯怎么这么客气?这根本不是要打大仗的样子。从卫星上观测到,俄军集团军的车辆在乌克兰境内连绵好几十公里,而接近基辅三十公里的区域内却只有小猫两三只,这究竟是何道理?现代战争,可不是这么玩的。将军们并不是白痴,对军校的教范条例耳熟能详。
其实道理很简单,俄方即不想死很多人,又要逼迫乌克兰接受城下之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