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獲獎者,資深調查記者Hersh發表一篇調查報告說:
2022年六月,某國海軍深水潛水員,借軍演安裝C4炸藥。
三個月之後,由另外一國引爆,同時炸斷兩條北溪管道。
有意思的是,摧毀行動在俄烏戰爭爆發前就開始策劃了。
據稱:某國早在2021年就詳細討論炸毀北溪管道的計劃。
又據說:摧毀的決心不是問題,重點在於如何掩蓋事實。【注】
報道說:某國總統全程參與,並親自下令相關單位行動。
調查報告發表後,那兩個國家的政府立即低調矢口否認。那位總統很得意,反正你拿不到主要證據,你奈我何。
估計Hersh會就北溪事件寫一本書。
【注】早在2019年12月20日,時任美國總統的川普簽署了《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就包括對參與“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企業與個人實施制裁。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講,“北溪-1”“北溪-2”項目從來就不是單純的經濟項目。無論對於直接受益者俄羅斯、德國,還是因項目存在而如鯁在喉的美國,各方的博弈和暗戰自“北溪”開始建設以來一刻也未曾停止過。北溪一號與2011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北溪二號於2021年建成,迫於美國壓力,沒有正式運行。有鑑於此,“決心”不是問題,重點在於,行動如何不漏痕跡。
參考資料如下:
https://slguardian.org/here-is-how-us-secretly-explodes-nord-stream-pipeline-to-blam-putin/
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us-bombed-nord-stream-gas-pipelines-claims-investigative-journalist-seymour-hersh-s730dnnfz
https://peoplesdispatch.org/2023/02/09/biden-ordered-destruction-of-nord-stream-pipelines-claims-renowned-journalist-seymour-hersh/
對。美國的名言是,憑實力說話。俄羅斯現在還沒有要跟美國拼命。炸了北溪,就賣給東邊的國家嘛。
這個事情也就美國敢干。俄國自己沒幹自己當然清楚。未來好奇的是俄國是否就此善罷甘休。或者公開威脅挪威的輸油管和美國的LNG船。沒有實力的時候只能忍着。一旦想打仗,破壞總比建設容易得多。
餘波蕩漾,餘音繚繞。
40,000 feet
美國剛剛在阿拉斯加上空(四萬米),擊落一飛行物。據說這個飛行物對民航造成威脅。
美國這次比較謹慎,沒使用間諜二字。而且說是,我們目前不知道這是個神馬東西。這個小型物體,the size of a small car。
是的。有些政治世家與複合體關係密切。
有趣的是,高科技產業為何沒有形成複合體,只得研究。個人因為,必須是“傳統”工業,並且能夠在新時代生存發展下去。美國還有兩個其他的傳統工業:鋼鐵工業,汽車工業,都不同程度在沒落。
【政客政府官員與這兩個複合體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美國的遊說制度,美國的政治旋轉門,都證實了這點。
對。美國其實有兩個複合體:軍工複合體,能源複合體。這兩個複合體,都代表了傳統工業,都能從戰爭中獲取巨額利潤。正因為如此,政客政府官員與這兩個複合體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炸掉北溪,一舉兩得。不僅打擊俄羅斯經濟,也為美國石油商提供賺更多錢的機會。
拜登國情咨文演講時憤憤不平地說:石油巨頭剛剛公布了創紀錄的利潤,去年他們在全球能源危機中賺了兩千億美元,太離譜了。而且他們賺的錢,不去投資美國經濟發展,而是去了股市。
真能裝!
中國還早。沒有自己的“中軍、中元、中語”,想和擁有“美軍、美元、美語”的世界老大爭霸,只能自取其辱。莫不如,悶聲低頭發展,發展經濟,發展實力,發展人脈,發展個三五十年再說。
美國所謂契約精神,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等,都僅是對內而言。
對外,講的是實力。就是布林肯說的:我們是以實力的地位出發。
中國有網友夸自己的政府:看到政府對外這麼流氓,我就放心了。
中國政府有什麼資本,實力,在西方面前耍流氓?戰狼?扯淡吧。
很透徹,美國政府政客對內對外宛如兩物。
美國一直對北溪輸氣管道耿耿於懷,因為管道影響了其能源大戰略,欲除之而後快。俄烏戰爭促使了美國加快步伐行動。
美國政府,美國政客,在外國幹什麼,都不要震驚。它本身就是兩個物種,或兩副面孔:對內,gentle(man,)的狗。管他是美國人民的狗,還是老唐說的,資本家的狗,它都表現出順從,忠誠,甚至搖尾乞憐。
但對外,它啥事都幹得出。美國政府不吝嗇扮演任何兇狠的角色。如流氓,強盜,殺人犯。就像前中央情報局局長所說的: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盜。包括撕毀契約,什麼武器公約,什麼化學公約,什麼海洋公約,什麼氣候公約。包括細菌戰,生物戰,貧鈾彈,甚至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