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易县三彩罗汉像探源 雨斤 我这个人有个业余爱好:旅游时每到一地,一定要参观当地的藏有中国文物的博物馆。近年来,我先后有幸参观了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美国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肯斯博物馆等, 始得一睹这几个地方收藏的河北易县罗汉的真容。 笔者在美国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肯斯博物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河北易县,可是那刺秦的荆轲的故乡吆。 位于易县白玉山峨嵋寺八佛洼山洞中的十余尊比真人尺寸还要大的三彩陶瓷罗汉造像,经专家鉴定,认为是辽代的遗物。民国初年,被旅居北京的日本人寺泽鹿之助首次发现, 后又为欧人贝尔契斯基所注意。惟利是图的北京琉璃厂的古董商们,勾结村民将陶罗汉运至北京,意欲出售给感兴趣的外国人。后被易县官衙所制止。但为时已晚,陶罗汉已大部分被窃走, 一时未运出的也因村民的争夺而被打碎, 现场狼藉不堪, 剩余的残躯碎片被运到易县官衙后院, 以后便下落不明了。 据日本考古学家原田淑人所记, 这些三彩陶罗汉现分散于欧美及日本, 有确切下落的罗汉计为:大英博物馆1尊、波士顿美术馆1尊、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尊、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1尊、美国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肯斯博物馆1尊、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1尊、日本松方幸次郎1尊, 奥哈依约· 库里夫兰特博物馆残像1躯、共计9尊。此外, 据说古董商和个人手中尚有4尊,加起来不过十二三尊。目前能从各种目录上看到的亦不过十余尊左右。 这其中,我本人有幸亲临瞻仰过的实物,共计7尊!当时都拍了照片,有两尊的照片,大英博物馆那1尊和波士顿美术馆的那1尊,一时找不到了。 据民国初年所修《易县志稿》,峨嵋寺百佛洼慈瓷佛在县西北五十五里峨嵋寺后, 百佛洼亦称百佛洞, 或称百佛山、八佛洼, 山腰凿石虎,内有大慈瓷佛八尊, 小慈佛七十二尊, 又依山建阁, 内有三彩慈瓷观音一尊, 后为乡人盔去售诸国外, 今在英伦者有三, 彼邦人士以为唐三彩慈瓷云。依上记所云, 八佛洼洞内除罗汉外, 还应有佛和观音等瓷像, 当年应有十余尊左右。但目前所见到的只有陶罗汉, 同洞的其它造像没有见到实物。并且罗汉是由几尊组成的数量也不清楚。 笔者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关于这些陶罗汉的年代, 亦为县志和原田淑人氏所引用的西方文献所云, 由于它是白色的陶胎, 质地坚密, 上敷三彩釉, 与唐三彩的质地极为接近, 故被误认为是唐代之物。但原田氏认为是辽(宋)代之物, 我以为是正确的, 下面将这些罗汉之所以是辽代之物再分析如下。 作为对比,让我们来看看龙门石窟里的罗汉造像。洛阳龙门石窟有个东山看经寺, 在洞内南、北、东三壁浮雕有尊与真人等身高的罗汉。罗汉们身披裂装, 足踏云履, 手中各持锡杖、熏炉、梵筐、莲花等等, 相貌或老或少、或丰肥或消瘦, 形象极为写实生动, 俨然是生活中僧人的写照。此罗汉身边无题记, 据考证应是依据《历代法宝记》所述的“ 西国二十九代” 或“ 西土二十九祖” 而来的, 即多出了狮子比丘后的几代, 终于菩提达摩。这些祖师有的在佛教史上实有其人, 如马鸣、龙树等大乘经论师。此洞估计也在武周时期开凿,最迟也不会晚于开元、天宝年间。 上述的几处祖师传承图都应是以禅宗主持的寺庙所为, 因禅宗最重祖师世系。洛阳的祖师像, 很可能是禅宗的北宗所为。韩国的吐含山石窟庵内的圆形后室周壁也浮雕有十大弟子像, 与《翻译名义集》所载一致。吐含山的弟子群像的布局和样式也被公认是受到龙门石窟的影响图七、八阴。尽管祖师们无疑也得到了罗汉的果位,祖师们也可称为罗汉, 故“ 十大弟子” 也可称为“ 十大罗汉” , “ 二十四祖师” 也可称为“ 二十四罗汉” , 乃至“ 西土二十九祖” , 当然也是“ 二十九罗汉” , 但这是在禅宗世袭传承上特意强调表现的场合。一般情况下, 唐代自玄类译出《法住记》后, “ 十六罗汉” 就与祖师群像成另一系统而独立存在了。并且《法住记》的诸罗汉名字是与《付法藏因缘传》不同的。据记载, 唐代的卢楞伽和王维都曾画过“ 十六罗汉” , 但目前并没有实物遗存, 不仅是书画, 即使是雕刻, 除上述几例石窟内的祖师群像外, 在造像上只能见到阿难、迎叶二弟子像, 更不用说陶三彩罗汉群像了。 唐三彩器首先是冥器, 因其特殊的用途, 在人们的心理上一般不把它作为生活实用器, 作为寺庙供奉之物更是有读神灵。以三彩器制作寺宇之物是唐以后的情况。从目前的出土物看, 三彩器多为文武官员、贵妇侍女仆役、驼马及镇墓兽以及生活器具, 可以说包括了生活中及想象中的各种题材, 但唯独不见宗教佛、道等题材的遗物。故可推知, 三彩器在唐代属于专门的冥器, 生活中不可使用。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尊之一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尊之二 从上述可推知, 易县的三彩陶罗汉是不可能出现于唐代的。在艺术表现上,“十六罗汉” 是唐末五代才开始流行的。著名的禅月大师贯休一年以画罗汉著名, 其传世之作仍为“十六罗汉”。“十六罗汉”增加为“十八罗汉”也大致在这个时期。苏轼有“十八大阿罗汉颂”, 记其滴居海南岛时, 从民间得到前蜀简州金水张氏所作的“十八罗汉图”。由于易县的罗汉目前仅余十尊左右, 我们不知道当年洞内到底有多少尊罗汉。《易县志稿》仅记洞中之总数, 不能得其详。但到了宋辽金之际则不然了, 由于连年征战, 铜资源严重匾乏, 金代铜禁更严,甚至生活必需品的铜镜也要经官方登记刻款方能使用。在这种情况下, 佛造像的质地一时花样繁多, 除原有的铜、石之外,还出现了铁佛像、漆佛像、木佛像、陶瓷佛像、泥佛像, 可以说各种质地都有, 至今遗存尚多, 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盖因乏铜所致, 不得不如此。而三彩器也不再是冥器, 除辽三彩还常见出土外, 宋代极少三彩器出土, 为什么呢也是因为乏铜。三彩釉料的主要原料还是铜, 作为冥器也属于奢华了。此时的三彩器常用于寺庙等建筑物的饰件上, 而寺庙内的偶像也开始用三彩器以代用铜像, 故宋元时的三彩神佛今始得见。 笔者在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 从艺术风格上看, 易县罗汉像均极为写实, 比例准确, 细部极有表现力, 俨然是以真实人物为模特塑造的。在表情刻划和内心世界表现上还带有夸张性和戏剧性味道, 在艺术上有很强的感染力。不惟此, 整体上宋代的作品都具有高度的写实性, 如江苏吴县直镇保圣寺宋泥塑彩绘罗汉、山东济南灵岩寺泥塑彩绘罗汉, 都与易县罗汉有着风格上的一致性。不论何种质地的唐代的“十六罗汉” 我们至今没有发现过, 仅能见到阿难、迎叶二弟子像和龙门看经寺的祖师群像。从以上分析可知, 这些罗汉应是宋辽时代所作, 易县一度辽辖, 故也可说是辽代之物。 近年来北京门头沟龙泉务辽代瓷窑遗址出土了数尊三彩菩萨像, 据判断为辽代所作,其胎质和釉色也与易县三彩罗汉接近, 但不能邃断易县罗汉产于门头沟。易县距山西雁北地区也不远, 山西地区有着悠久的佛教艺术传统, 故三彩罗汉产自山西或出自山西工匠之手而在易县附近烧造也是极有可能的。有待一日发现其确切窑址, 则作品时代更无争矣。 海外原创, 版权所有, 未经作者雨斤同意, 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