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式微,胡不归? 《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它建立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微”与“归”的联系模式。 归又与“属”顺同,归属,就是回归原来的所部所属。 而“海归”一词,明显地建立了一个逆命题,描述两个相反的进程,先是“海”,后是“归”。 ”海“是什么意思?在封闭的内陆的中国,“海”不是一个地域或者地区,而是非臣之地,所谓“率土之滨”的界限以外,出自《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思是说,在陆上的东西,都是王产,着陆之人,都是王臣。只有到了“率土之滨”之外,王才会放弃“版权”,不列你为臣。 中国人再多一份包容心,会说“四海之内皆兄弟”,那也是重复“率土之滨” 的原意,因为一到“海外”就有“海外关系”的嫌疑。 所以先是“海”,后是“归”,对于王,或者中央政府,都是一种“招降纳叛”的“广开臣源”的不计前嫌的宽容以及面对“天下归心”的走向的踌躇满志,因为他们的着眼点主要在”海外归心“。 早先的中国,就说明朝或者清朝吧,是没有海归的。一是中央政府”封海“,但凡臣民,一旦出海,就是叛变,是罪不容赎的大逆不道。二是即使开放留学,也是官选官派官管。这样的留学,前不算海,后不算归,因为从来都没脱离过党的领导。 真正意义上的“海归”,是没有政府或者官方归属的“自由海外人士”的自愿归顺,可以从革命前辈孙中山算起。 据考证,孙中山不是早期官派留学,回国也想过效命朝廷。但是朝廷的“中学为主, 西学为用”的固步自封的政策,不合孙中山的用西学改造中国的雄心壮志,这样严峻的矛盾迫使海归孙中山走上革命的道路。
对于孙中山,那真是”式微式微,胡不归?“——他看到的不是国内的经济腾飞,想去分一杯残羹,也不是国内的官场腐败,想去趟一滩混水。他真正地看到自己的家园在明清的腐败统治下衰败式微,他必须归,哪怕是以革命的方式回归。 下一批的“海归”,就到了一九四九,不管原先的官派官不派,一下子都失去了官方归属,堕落成“自由海外人士”,其中回归的,是归顺新政权,新国家。对于他们也是一样的“式微式微,胡不归?”这些人的下场,只是自找的自我式微,甚至丧身暴力混乱,我们就无需多说了。 再下一批的“海归”,就是现代派。但不是所有留学生,只包括自费生和原先拒绝归顺的官派生。所谓“海归?海不归?”也只对这些人而言。其中或许就有当代孙中山,钱伟长和傅作恭。 这仍然是一个十分个人化的问题——你看到的是什么?想去干什么?想达到什么?一句话,动机和结果。 Too personal a decis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