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叔——中国“侄文化”的丰富多彩
中国人有一句错误的俗话,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曾经搅乱中国人自己的思维几千年。回想1971年秋天的爆炸性的政治新闻,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旁观者,一片雾水——至今依然。不识庐山真面目,即使身在他山中。
而我们的当局者呢,一个个心如明镜,只是不那么坦坦荡荡而已。当林醒悟过来,他的实际地位,还只是个“接班人”,一个王储,没有任何发言权时,他决定“服软”——但是,不是那么个软法——仍然拒绝“检讨”。他希望毛走剩下的五十步,“向我靠拢”。那年的例行公事的“五一节”,是两大家族的最后一次公开场合的“合流”,林去了,他,认为那是他的“五十步”。可是,在牌桌的那一端,毛,上意已决。“没戏”,这就是林那天的最后hand of deal,他忿然或者默然离去——他谨慎一生的第一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
这只能说是中国共产党的悲剧。这一拨人,正如我在前博《谥庙》中所指出,从“泰尽”转入“否来”的完成阶段。在那之前,他们时来运转,全得“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天时自然是世界性的共产主义潮流的大潮暴起,而地利则是与贪得无厌的日本为邻,后者的侵华战争极大地削弱了国民党的军事实力,并迫使蒋介石接受共产党成为抗日的“战略伙伴”,至于最后的人和则是来自大洋彼岸的善意——在国共内战的关键时刻,美国政府对国民党一直取否定态度,并一直延续,直到朝鲜战争爆发才改腔换调。
中国共产党的福星,事实证明,就是斯大林。一旦斯大林死去,他们确实得一机会自我伸展,可惜的是,他们从此就再无福星高照,他们的每一步,都踏在自我否定的道路上。
其中最蹩脚的一步,就是从大张旗鼓的对刘的“路线斗争”到日暮途穷的对林的“嫂叔之争”,毛无法合理并完美地把他的“接班人”解释为不可代天的打击对象——林抛尸千里之外,而毛则惊风昏厥大堂——典型的双输实例。
在王洪文之外,毛更重地依靠“不避内”的家族资源。他的嫡亲侄,毛远新,正式进入或者介入中国特色的“伯嫂叔文化”政治的漩涡中来。正如岸英是我们唯一的“嫡太子”一样,远新是我们唯一的“皇侄”。
是不是一步步接近我们前面所描述的“寡嫂-继侄”的政治patte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