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遗党暴力扫荡
恺鄢
庆父,姬姓,春秋时期的王族,鲁国上卿。他是鲁庄公的弟弟,虽然不是鲁国zf政权的“领袖人物”,但他的确是其“核心”。
就在鲁庄公去世後,他先后杀死两位法定继承人,子般和闵公,制造鲁国内乱,企图把水搅浑,趁乱夺权。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
就因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故事,就在2017年的开初,在鲁国的大地上,又有一出庆父遗党的暴力登台表演。
鲁国建筑大学的教授邓相如,发表了一则改写的<庆父史>,道出了当年为什麽“鲁难未已”的原因,而他自己,不幸成为新一轮“鲁难不已”的牺牲品。
他在网博中写道:“如果他45年死,中国少战死60万。如果58年死,少饿死3000万,如果66年死,少斗死2000万。直到76年才死,我们才终于有饭吃。他做的唯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死了。”
细考其言,从“如果”开始,“直到76年才死”,都是列举史实,算不得什麽“恶毒攻击”,说起来,还替某父隐去“先后杀死两位法定继承人”,制造十年内乱的大不韪。
至於说“他做的唯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死了”,无疑是比较片面的“盖棺论定”,博文应该采取的正确春秋说法是,“一死平乾坤”也算得上一种“历史性贡献”。
如果单从语法考虑,“如果……如何……”的句型属于虚拟语气,其中又分可实现虚拟与不可实现虚拟,往往都不能与非虚拟的正面阐述同等看待。就比如邓相如的连续性的“如果……如果……如果……”句型,肯定是不可实现虚拟,根本算不上任何“期望”——不可能在一个人身后设想他的“先期虚拟性死亡”。说得再过分,也不如曾经漫溢过这个国家十年以上的“万岁,万岁,万万岁”可实现虚拟——只可惜没有实现。既然中国人迫切的可实现希冀“万寿无疆”外加“身体健康”都一一被几十亿人“忽略不计”,这几个虚拟,而且是不可实现的虚拟,值得如此大张旗鼓地与风车作战?
那么,反对邓相如者要说的无非是——把虚拟换成现实——把“如果……”换成“即使……也不……”——试试看:“即使他45年死,中国也不会少战死60万。即使58年死,也不会少饿死3000万,即使66年死,也不会少斗死2000万。”这样才可以把“鲁难”与“庆父”实行完全切割。
然后呢,接着试试看:“即使直到76年才死,我们也不会终于有饭吃。”其终极结论呢:“他做的即使唯一也不会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死了。”
我们不会阻止亲粉们的虚拟:“如果直到76年也不死,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就一定会贯彻执行到今天,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都下地狱”!可惜,那也不过是不可实现的虚拟。
而且,那些要把风车停转的人们,能证明他们心目中明明白白的“切割”设想吗? 不但切割不清,而且历史事实挥之不去——正是1976年的“大薨”,给“十年动乱”画上了“招之即来”的句号。而如果“一死,难已”如此精妙紧密地联系,那么“庆父”的头衔,是不是十分的恰当?——哪怕是后加上去的。
另外,我们都知道,习大是反对“切割”的。他说,不能把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切割,也不能把后三十年与前三十年切割。他的意思很清楚:前三十年恶也是邓的“恶迹”,后三十年恶也有毛的“领导”。 那么他的结论也很清楚:“庆父尚在,鲁难永恒”。
只好,让我们去实现新的“庆父”定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