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清的“师夷”到晚清的“窃夷”——中国人好像永远差五十步
“师夷”的原则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老祖宗留下的三纲五常,“一寸也不能丧失”。于是,有洋务运动,有开办新学,以为洋人不过是多了些奇技淫巧,不足以让中国人“改弦更张”,重起炉灶。 就连“师夷”两个字,说出来,好像都令清王朝丢尽面子,那绝对等于承认自己的落后,承认自己的不合时宜。所以说,洋务运动是中国当时的“识时务者”为避免清王朝的绝对尴尬,想出的一种“万全之策”。 可惜,已经不再“落后”的东亚头号舰队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师夷”的骨子里不变的表面文章,彻底暴露了西方科学技术进步与东亚的原始的农耕经济的“绝对不相容性”。 中国人在制度层面落后,落后五十步。这才是“落后就要挨打”的该打之处。 如果清皇室“急赶五十步”,效仿日本的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兴许今天还在太和殿勤政,至少在“国体”的表面形式层。 可怜的清皇室,梦中都死抱老祖宗的灵牌,只是,老祖宗的放牧文明才进化到农耕,在大工业时代,显不出任何灵来,更难给他们的子孙任何保佑。 两个甲子之后的中国,我们的晚清,改服西装革履的肉食者们竟然面对同样的难题——要不要急赶五十步?要不要割掉自己脑后无形的那根“老祖宗留下的大辫子”? 只不过老祖宗的灵牌已经换作了新祖宗的XX主义。 显不显灵不知道,但是其回光返照的魅力,已经诱使晚清末代皇帝对全世界宣战。 岂不知,他们与前清的统治者穿的是同一条裤子,同样地想用皇权社会的框架来驾驭现代资本主义,还竟然认为自己的“模式”可以“王运长久”,统治“全球一体化”的大一统。 差的还是那五十步。 当年“师夷”赶不上的五十步,能不能靠“窃夷”补齐?这是一个问题,很现实的问题。 “窃夷”是不是,算不算一项指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来自中国的农业专家在孟山都的试验田里被发现在作采集工作,无疑与他们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身份不相符合。 习近平正在尴尬的五十步难题中——与绝对皇权,与脱亚入欧,等距离的,都是不多不少五十步——无论是“师”还是“窃”,都补不足的五十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