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中国特色——不光是一个校长
北大校长比起以前的GCD干部已经是大有进步。那时候的GCD干部爱作报告,忽而会爆出 “接下页”这样的“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豪言壮语。
人家北大校长,首先是GCD干部,服从组织分配来到北大,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那个位置的qualification并不要求学历与教养,只要求“政治正确”,对错别字水平不要求。用时下的标准来衡量,就首先要求是“习家军”。
既然是“习家军”,就缺乏“纠错”机制,习大大带头要“宽衣”,习大大的部下就都具有“鸿浩”之志——上梁与下梁的关系一定要摆正。
上有所“好”(“鸿鹄”的“浩”),就会有“汉芯”的好大喜功,就会有“举国体制”,就会有文化大革命,就会有大跃进——中国人永远在政治运动中“折腾”,永无休止。
今天看见有“砸3000亿的芯片工程”的消息,又是中国特色,永远弄不清是经济行为,还是政治行为。
如果是经济行为,3000亿即使打了水漂,也听得水声,可若是政治行为,就权当是又听见北大校长多念了一回错别字。中国这么大,“容错”含量还是足够大的。
所谓的中国特色,说起来,都是遭了四人帮的“迫害”。
可四人帮,在当时,也是“党的正确领导”——那个更加牛X的核心的正确性——更“中国特色”?
中国人,怎么就不能有平常心,就不配有平常色?这叫特?有什么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