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布幕内外 尸布,俗称“裹尸布”,是人类文明不可忽视的一面。它为人类装点逝去,夷平既往,使人们在淡淡的忧伤中,告别过去,把目光转向现在和未来。 人类历史上最有名的尸布,当属那块据说是裹过十字架解下的耶稣的麻布片。上面的遗痕,被说是耶稣被钉上十字架时的血迹。因耶稣在复活节的圣迹,而被教庭尊崇至今。当然,对它的质疑,包括对引申到尸布幕后的教旨与史实的存疑,从来也未尝中断。 是不是当初处在黄金时代的显贵们曾用金箔裹尸,现在我们已经无踪可藉。但是我们也看到确实有法老戴着金面具入敛。后面的白银时代究竟如何,谁也没听说过,同时什么也没发掘出来过,只好略过。在那之后,古今中外,治丧用的铜棺铁椁,则不少见。 时代发展到二十世纪,即将逝去的开始自我包装,自我裹尸。我们已经知道的“铁幕”,就是冷战时期,苏东集团的自我包装,算是钢铁准棺材。而当时的中国,则不完全在铁幕之后。中国那时的自我包装,属于“竹幕”,不是百分之百的工业化,但也不情愿公开自己的幕后“猫腻”,就用中国特色的竹子,包装打扮一番。 铁幕包装的柏林墙,包藏不住其后的腐朽,它必然从内部开始崩溃。而铁幕一夕倒塌,竹幕在机枪坦克的护卫下,也已经自身难保。竹幕内外,现在横贯在两岸三地之间的,就只剩一层尸布幕。 列宁同志说过,逝去和即将逝去的社会,会在裹尸布后散发死亡的气息,会腐蚀我们的生活。当然也会腐蚀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和谐。 谁对此幕最敏感?不是台湾同胞,也不是大陆客,而是我们的香港同陆。(叫他们同陆,因为他们虽然身处小岛,但是和大陆怎么也分割不开。)这就叫,近水楼台先得月,近朱者赤,近尸者窒。 有趣的是,我们看到的,他们感到过敏的,不是裹尸布后散发着死亡的气息,而恰恰相反,是生命的气息,是大陆的孕妇带来香港的即将出生的生命。 从生命外流的趋向,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严峻的社会现象。隔着那层裹尸布,从内到外,存在一种强大的力场,把中国人向外推。作为父母的中国人——或者说,身为“双非”的大陆客——可以承受自己身不由己的“大陆”身份,怎么也要竭尽全力为自己的后代寻找新的,更好的,更适合人类生存的出生地,以及以后的生存环境。这其实是尸布幕后的人民,对自己的“处于污泥”的地位以及环境的批判,或者“避叛”,他们“用脚为孩子投票”,希望下一代能“出去污泥而不染”。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以说,这种排斥性力场从来没有消停过。几十年来,我们的香港同陆们,容忍和接受了成千上万的“偷渡客”,又用“黃雀行動”救助了六四罹难学生离境,为什么这次积怨甚深?因为他们感觉到尸布幕后散发出来的死亡的气息和腐朽的力量的侵袭。 不是说香港同陆只可以对穷苦大陆人施善,而不能容忍富得流油的大陆大款们到香港花天酒地,圈地置产。香港人看到的,无疑是那股在大陆已经战无不胜的腐败正在开始侵蚀香港,要以不可抗拒的力度吧香港拉入尸布幕后。 问题在于,香港的地方太小,香港的市场太小,香港的容量太小,不但抵御不了薄薄一层尸布幕后的强大政治冲击,也阻止不住薄薄一层尸布幕后渗透过来的巨大腐尸气味。 这就是香港人为什么不高兴,不和谐——他们不是在咒骂他们的同胞,他们是在诅咒那个一步步向他们紧逼的尸体。 香港,香港,香港同胞,你往哪里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