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歉——老紅衛兵的姿態
據報道,文化大革命中老紅衛兵領袖宋彬彬於1月12日向文革受害師生公開道歉,對當年被打死的副校長卞仲耘表示永久的悼念和歉意。這可以說是繼中共元帥陳毅之子陳小魯就文革中的行為公開道歉後的又一次“老兵”的公開懺悔之舉。
“施歉”是“施捨”的轉意用法,施歉人站在比受歉者更高的地位和角度,以慈悲為懷,普渡積怨眾生,以平息在文化大革命中積重難返的幽怨壓抑與苦難遺毒。
其實,老兵們認為自己才是文化大革命的“最典型”受害者:當年以SB似的的衝動,以史無前例的忠心和暴力,為老毛火中取栗。結果是,炸傷自己的雙手,炸瞎自己的雙眼,火焚自己的父母。他們才放下屠刀和銅頭皮帶,已經是通心寒徹,後悔莫及——忠心化作流水去,暴力更依苦膽生。
他們才是文化革命最需要道歉的人,最急迫要報仇的人。
老兵認為一切人間血淚與苦難,都是毛的設計與操作。如果要算,一切都應該算作毛的罪孽;如果要求道歉,到紀念堂去。(這其實也是卞仲耘副校長的遺屬的意願,他們可能,或者願意,向老兵們討還血債麽?)
老紅衛兵的這種姿態,幾十年如一日,其中固化着他們與毛的過結。
那麼,為什麼突然更換姿態?國際的國內的環境有什麼變化呢?
與其說是“更換姿態”,毋寧說是“改換門庭”——幾十年後,老兵的小弟終於上台,整個共產黨的門庭裝扮一新,只是廟堂依舊。
這個“新門與舊廟”之間的矛盾怎麼解決?只能是,舍車馬而保將相。老紅衛兵出面道歉,自我承擔,讓偉大領袖的光輝,照耀千秋。這只能發生在“前後三十年不能自相矛盾”的習夢思時代,小老紅衛兵改變了老老紅衛兵的僵化思路。
實際上,他們這次說的“反思文革”包括“反思文革”與“反思“反思文革””,他們的內心依舊痛苦。
看如今,老紅衛兵重新歸隊,又一次回歸到偉大導師的光輝旗幟之下——為了門庭,為了廟堂,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口頭道歉又算得了什麼?“歉”是我們用不着的余物,且施捨於屁民去——只要他們不計前嫌,再次撲倒在我們腳下。
實在是:
歉亦可施,
債也可舍。
民氣可用,
適機可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