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掰写诗的套路 雨斤 写诗的套路,无外乎赋、比、兴。 赋比兴的修辞手法,起源于诗经。它与“风雅颂”一起,合称“诗经六义”。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里说:“赋比兴,诗之所用;风雅颂,诗之成形”。也就是说,前者是诗的作法,后者是诗的体裁。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说白了,就是平铺直叙,写实描述景物,或者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阿房宫赋》,其实就是《记阿房宫》的意思。和小时候,语文老师老让我写《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是一回事。 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喻此物然也。前文说过,用好恰当的比喻,是写好诗的关键。 所谓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在引出正题之前,先用不相干的事物或话题,进行铺垫一下。 譬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前两句就属于“兴”。再譬如,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前两句也属于“兴”。 兴与比的例子,在诗经里俯首皆是。事实上,在古今中外所有的诗歌作品里,要找出一首完全没有“赋”的例子很容易。但,要找出一首完全没有比与兴的例子,确实不太容易。 洒家今天只找到一个这样的例子。那就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据说这是白居易为参加唐朝的高考,复习课时模拟科举考试的应试之作。相传当时白居易才十六岁。 全诗八句,视野辽阔,景物惨淡,意境悠远。读之令人触景生情,一股淡淡的离愁别绪,油然而生。但,你仔细审读每句每字,作者没有使用任何比喻,或起兴的手法。完全是白描和写实的手法,形似一副水墨山水画。“赋”的魅力,被老白发挥到了极致!令人叹为观止。 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