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发生在唐朝的文人砸场子事件 ——且看“官二代”是如何搏上位的 雨斤 近观网友朗诵岳阳楼记,不由得洒家想起了王勃和他的滕王阁序。 提起王勃,三岁小儿都会背他的“鹅 鹅 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是为“初唐四杰”之首也。而让王勃声名远扬的,就是他的《滕王阁序》。 在这篇不到六百来字的骈文里,王勃几乎是一句一个典故,一句一个名句(我们现在常说的许多名言警句,均出自这里)。而且对仗工整,合辙押韵。通篇言简意赅,词义贴切。而且最绝的是,王勃当时凭借着酒意,几乎是一气呵成,一挥而就,然后拂袖而去。而当年,王勃只有二十六岁。 传说王勃自幼聪明过人,六岁能文,十四岁授任朝散郎,有“神童”之誉。后因故免官,其父王福畤受牵累,贬迁南海炎热之乡的交阯(也就是今天的越南河内)为官。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九月,王勃从山西动身,赴交阯省亲,坐船逆长江而上,来到江西与安徽地界。在彭泽县东北,东流县西南,有一座马当山,形势险峻。王勃船到马当,突遇风浪。船不能开,于是避风马当山庙下。王勃到庙里观瞻了一番,正想回船去,突见一位老者坐巨石上,神态非凡,问王勃:“来者可是王勃?”王勃大惊,老者说:“明日重九,滕王阁有盛会,若往赴宴会,作为文章,足垂不朽。”王勃回道:“此地离洪都六七百里,一夜岂能赶到?”老者笑道:“你只管上船,我当助清风一帆,使你明日早达洪都。”老者言毕,笑而远遁。依照老者指引,王勃登舟,一路神风吹送,次日凌晨便到了南昌,按时与会,挥笔写下了千古不朽之作——《滕王阁序》。
其实,滕王阁里的这场宴会,是洪都府都督阎伯屿,想为他的女婿造势扬名,精心设下的一个“局”。而阎都督的良苦用心,却被王勃这个不期而至的愣头青小子,给砸了场子!
传说王勃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赶到南昌,洪都府都督阎伯屿果然设宴,遍请江右名儒。阎公对诸儒道:“帝子旧阁,洪都绝景,在座诸公,欲求大才,作此《滕王阁记》,刻石为碑,以记后来。”原来,阎公的女婿吴子章,早就隔夜写好了一篇序文。故在座诸公假装不敢轻受,只一心要推让给吴子章,好让阎公翁婿名利双收。恰好轮到王勃面前,王勃毫不推辞,索笔求纸。阎公不悦,退居宴会之外,命吏报王勃所写诗文。不久,吏报所写诗文,当报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道:“此乃老生常谈,谁人不会!”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道:“此故事也。”吏三报“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阎公不语。吏又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阎公喜曰:“此子视我为知音。”吏再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听罢,以手拍几,说:“此子落笔若有神助,真天才也!”满座尽皆失色,阎公携王勃之手,盛酒满觚,王勃酣醉。岂料席间突有人大喊一声:“慢!”原来是吴子章,只见他高声道:“此为旧文,并非新作。三岁孩童都能背诵,不信,我将当众背诵。”果然,一字不漏。王勃笑曰:“贵婿之记忆能与杨修、曹植媲美。不过,请问这篇旧文之后有诗吗?”吴子章答:“无诗。”王勃再挥毫写诗八句: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写罢,满座复惊。王勃又问吴:“请问,这是新作,还是旧作?”吴子章面红耳赤,大渐而退。 传说王勃大笔挥毫,写就《滕王阁序》,不待辞别,便携了仆人,匆匆离席,直奔江边乘船而去。众人正告退之际,阎都督喝一声:“慢,怎么结尾一诗,末一句空一字未写?”众人近前,果见诗缺一字。阎公说:“只怕我等轻慢了王诗人,故空一字作难大家来猜,大家就猜猜罢。”众文人面面相觑。有人说:“槛外长江 自流”,所空的字应是“独”字,也有的说是“船”字。问到吴子章,他冥思苦想了良久,也只是说“水”字。阎公露不喜之色,说:“独字太浅,不合王郎诗境;船字太俗,不足论;水字太露,毫无诗意。”阎公问:“此时王勃船至何处?”衙卫答:“最快到了丰城。”阎公令:“快马追王郎,千金求其一字。” 衙卫快马加鞭,追上王勃,说明来意,王勃笑之,说:“王勃岂敢戏弄都督大人!我将这一字写在你手心,见了都督方可伸掌,否则此字会不翼而飞。”便索了一支笔,不蘸墨,在衙卫手心画了一阵,令其握拳,拜别。衙卫回府,在阎都督面前伸开手掌,竟空无一字。閰公自语:“怎么会空空如也呢?千金难买一字啊!”猛然一惊,莫非是一“空”字。“妙哉!好一个‘空’字!”众人附和称赞。閰都督拍案叫绝:“‘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个‘空’字用得妙,万千感慨,尽在这个‘空’字上。” 洒家需要指出一个瑕疵:这个视频里,头一句“南昌故郡”,王勃当年写的是“豫章故郡”。因为江西南昌,在汉代属豫章郡。可是,后来大约一百年过后,出了个唐代宗,名叫李豫。为了避讳,才被后人改为“南昌故郡”。洒家觉得,今人朗诵,不存在避讳的问题,宜用王勃原语,也更有古韵。(乐乐,一点管见,仅供你参考。) 为作旁证,今附上洒家自藏会昌开元,背“洪”两版,以证明唐朝时,管江西南昌叫“洪州”。 洒家再扯个闲淡:高山上以前有一位网友,网名“洪都君”。洒家猜他是南昌人,或是在南昌呆过。未知确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