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会玩乐的人? 雨斤 上篇提到,王勃一篇《滕王阁序》千古留名,一时间洛阳纸贵。 您可能要问:滕王阁里的那位滕王,是何许人也?王勃又为什么在诗里说,“佩玉鸣鸾罢歌舞”呢? 还有,中国古代四大名楼: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滕王阁,唯有这个“滕王阁”叫“阁”,为何不叫滕王楼呢?人们常说,亭台楼阁,这“楼”和“阁”,又有什么区别吗? 本篇就来回答这些问题。 当然,写文章,最怕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那么,谁是最会玩乐的人?或者说,在唐朝初年时,谁是最会吃喝玩乐的人? 答曰:李元婴,也就是王勃笔下滕王阁里的那位滕王。 据《新唐書-卷七十九》载:“滕王元婴,贞观十三年始王,实封千户。为金州刺史,骄纵失度。在太宗丧,集官属燕饮歌舞,狎昵厮养;巡省部内,从民借狗求罝,所过为害;以丸弹人,观其走避则乐;城门夜开,不复有节。高宗以书切责曰:“朕以王至亲,不忍致於法,今署下上考,冀愧王心。”久之,迁洪州都督。官属妻美者,绐为妃召,逼私之。尝为典签崔简妻郑嫚骂,以履抵元婴面血流,乃免。元婴惭,历旬不视事。后坐法削户及亲事帐内之半,谪置滁州。起授寿州刺史,徙隆州,复不循法。隶事参军事裴聿谏正其失,元婴捽辱之。聿入计具奏,帝迁聿六品上阶。帝尝赐诸王彩五百,以元婴及蒋王贪黩,但下书曰:“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二王大惭。武后时,进拜开府仪同三司、梁州都督。薨,赠司徒、冀州都督,陪葬献陵。子十八人,长子修琦嗣,为长乐王,馀爵公。垂拱中,六人死诏狱。神龙初,更以少子修信子涉嗣,开元中,授左骁卫将军。薨,子湛然嗣,从玄宗至蜀,擢左金吾将军。” 原来这个滕王,名叫李元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其母为柳宝林。李元婴因从小受宫廷教养,而“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他画的《滕王蛱蝶图》成为传世之作。其艺术的修养为日后建滕王阁打下了基础。因骄纵失度,后迁苏州刺史,次年又转任洪州都督,来到南昌。他带着一班僚属及歌舞伎终日寻求饮宴歌舞,便选在临江的丘冈之上建一座楼阁,既可揽山川之秀,又可极歌舞之乐。永徽四年(653)建成,被人称为滕王阁。
太宗死后,高宗李治继位,横竖看不惯这位皇叔的行为,就找了个理由把他贬到了洪州,也就是今天的南昌。被贬,放在谁心里都会郁闷的,可是李元婴却不以为意,到洪州不久,就在赣江左岸建起一座高楼,即滕王阁,常在阁中与四方名士高谈阔论,饮酒作赋。高宗闻知此事,勃然大怒,下旨拆除了滕王阁,并削去了滕王的食邑,从洪州再贬滁州。李元婴到了四面皆山的滁州后,见景色优美,又是逸兴横飞,日日登山临水,依然逍遥自在。不久,高宗又将他贬往隆州。李元婴对此已习以为常,一到隆州,便择一僻静优美处,建了个滕王亭(这就是杜甫诗篇中的阆中滕王阁)。每日坐亭中四顾山水,操练丹青。当地蝴蝶众多,日日绕亭翩然飞舞,李元婴于是日夜揣摩,苦练画蝶之法。数载之后,世人便有“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之誉,他也因此成为滕派蝶画的鼻祖。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洒家小时候,读王勃的这八句诗,明白其余七句都是写景,抒情。唯独这第二句,“佩玉鸣鸾罢歌舞”,不好理解,不知它所言何物?后来,看了李元婴的“英雄事迹”,才明白王勃此句,含有些许对滕王当年在阁子里大摆宴席,日歌夜舞的嘲讽意味。 从建筑学的角度讲,楼和阁是有区别的:楼的第一层,就可入住,亦可实用。而阁的第一层,则必须空出来,也就是四面悬空,最多有个回廊。 从礼制上讲,在古代封建社会,阁只能是皇家建造,民间不可私造,不可僭越。就和后来的鹅黄色一样,是皇家的专利。比如,李世民为供奉二十四功臣画像而造的“凌烟阁”,李元婴建的滕王阁,明朝的龙凤阁,甚至连“内阁”一词,也是因此得名。 京剧里,有一出戏叫《打金砖》,唱词里就提到“凌烟阁”。贴上洒家唱的这段,给大家助兴: 当年,武帝看谭富英与裘盛戎合演的《捉放曹-宿店》。陈宫有一段西皮流水唱腔:“休流泪来免悲伤,忠孝二字挂心旁,同心协力把业创,凌烟阁上美名扬。”看完戏后,武帝问谭、裘两位知不知道“凌烟阁”的典故,两人都答不上来。武帝告诉他们:“凌烟阁建于唐太宗时期,是纪念开国功臣的地方。问题是汉朝的陈宫怎么唱出几百年后才有的凌烟阁呢?” 两人一时语塞。武帝建议他们只要修改唱词的末一句,问题就解决了。此后,谭、裘两人按毛武帝的意见进行了修改,把最后一句改为“匡扶汉室美名扬”。 可见,武帝的对中国历史和古代史书,还是很有学问的。只可惜,他没有留过洋,鲜有接触西方的政治,历史和文化精神,帝王思想太重,把中国的国体才搞成现如今的样子! 也可见,旧社会的京剧艺人,都是些穷苦出身,没念过几天书,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当时拜师学艺,也都是由师傅口口相传。所以,师错徒也错,以讹传讹。 但,我就奇了怪了,最初编剧写唱词的人,应该是有文化的人吧。为什么也能弄出这种张冠李戴的事来呢?可见,有些编剧对历史也是一知半解,甚或只是道听途说了几个典故而已。 唉,也怪那时候没有网。否则,随便上网一搜,不就清楚了! 哈哈,这个扯的,就有些没边了。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