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里的大小调 雨斤 京剧的别名叫“皮黄戏”。皮指的是西皮,黄指的是二黄。 西皮一词,最早见于清道光八年间(公元1828年)张亨甫的《金台残泪记》:“甘肃腔,曰西皮调。” 西皮源出陕西梆子,亦即秦腔。西皮二黄合流,最早记载在清代叶调元的《汉皋竹枝词》(成书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须圆亮气须长... ”说明那时候,京剧的唱腔已经融西皮二黄于一体了。 所以,京剧的唱腔主要分为西皮和二黄。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就体现在京胡的定音上。拉西皮的时候,京胡里弦是低音6,外弦是3, 相差5度。拉二黄的时候,里弦是低音5,外弦是2,也相差5度。但由于西皮里弦的前三个音是小三度,里外连起来是67123456(“全半全全半全全”), 有点像西乐里的a小调;而二黄里弦的前三个音是大三度,里外连起来是56712345(“全全半全全半全”),很像G大调的“全全半全全全半”。 但是,这种相似仅仅停留在乐器定弦上,而在表意上却大相径庭。西洋音乐的大调一般欢快明亮,小调则忧伤郁暗。到了我们的京剧里,靠近小调的西皮反映的大都的是激昂流畅和欢快喜悦,而靠近大调的二黄却反映的是沉稳凝重和郁闷悲伤。 此外,在过门后起唱时,二黄开口于强拍,京胡推弓;西皮则开口于弱拍,京胡拉弓。前者稳重,后者灵动。 比如,红灯记里李玉和唱的那段西皮原板“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赞赏和一家老小的欢乐。至于李铁梅唱的那段西皮流水,“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则表达了一个年轻姑娘的天真烂漫,旋律起伏轻爽,像唱歌一样。而在李玉和被捕后,李奶奶诉说家史时,心情严肃沉重,则使用了二黄原板, “闹工潮你亲爹娘惨死在魔掌,李玉和为革命东奔西忙。” 在西洋音乐里,大调和小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旋律的主音不同,大调用首调唱名法听起来是1,唱“do”,小调用首调唱名法听起来是6,唱“la”。其次,大小调的音阶结构也不同,大调为“全全半全全全半”,小调是“全半全全半全全”。最后就是,调式色彩不同,大调一般明朗、开阔,小调一般柔和暗淡。比如,《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大调,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则是小调。 顺带补充一句,二黄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所以,皮黄还真是一北一南。中国戏曲里,融既北且南于一身的,也只有京剧一家了! 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