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七律之冠? 雨斤 《全唐诗》九百卷,共收录唐诗42863首,诗人2529人。其中99%是律诗和绝句。 那么,谁的诗是千古第一律诗呢? 历代诗家公认的律诗之冠,是杜甫的《登高》。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今天奉节市)所作。这一年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没有了住处,乘船飘泊到了夔(读音:葵)州。写完此诗短短三年后,贫病交加的杜甫,就病死在了湘江上的一条小船上。 登高描绘了诗人在长江边的一处高地上放眼望去,所见所闻的秋天的风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写景的四句,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远处全景。这叫“放眼望去,由近及远”。写人的四句,颈联写从前的旧恨,尾联写当下的新愁。这叫“手摸胸口,旧恨新愁,先旧后新,一齐涌上心头”。 全诗以一个“悲”字贯穿始终,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未用一个出神入化的比喻,全部是白描记实的写景、写情。读之,让人从头到脚感到一股丝丝的凉意,却欲哭无泪。此诗是杜甫惯常的“现实主义” 笔法的最佳体现。 您可能会说,现实就现实,好诗就好诗。《全唐诗》里的好诗,海了去了。凭什么说它是七律之冠,千古第一律诗呢? 我们知道,评判一首律诗,除了意境以外,最主要的两点,就是要看它的韵脚和对仗。 先说韵脚。一般人只把韵脚理解成尾字的韵母。这里有两个误区:第一,不光是尾字;第二,尾字不光是韵母。不光是尾字,就是说整句的声调也要符合律诗“合辙”的要求。譬如,上句如果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就必须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而尾字不光要“同韵”,更重要的是必须“同调”。二者缺一不可,缺一即为“跑韵”。譬如,这里的“哀”字是平声,要和它合辙押韵,就不能用去声的“爱”字,尽管二者的韵母相同。 需要指出,这里的“回”字,要读成“徊”huai。最后一句的“杯”字,读成“拍”pai。七律对八句尾字的韵脚要求是:1,2,4,6,8要归韵,3,5,7要出韵。杜甫的登高即是如此。 再来看对仗。所谓对仗,就是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等。对仗的词字的字面意思,可以相同、相近,也可以相对、相反。七律对对仗的要求是,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洒家个人以为,韵脚和对仗之间,对仗更难些。洒家前两天的那首七律,就只做到了颔联和颈联的对仗。首联和尾联没有做到。 《登高》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全诗没有半个字不对仗!请你回去仔细读读,看是不是这样。 唐朝科举应试,常常要写律诗,大概相当于今天高考的作文。应试考官阅卷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首好的律诗,最好不用重复的字。但也允许有例外,比如,“叠字”一般不算“复字”。杜甫这里就有两个叠字:“萧萧”和“滚滚”。叠字对渲染气氛十分有用。杜甫此处的“萧萧”和“滚滚”就很传神,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叠字,并不一定是连在一起的两个字。洒家那首七律里的“前值伤怀后值忧”,里面的两个“值”字,虽不连在一起,但也算是叠字。故而,不算复字。本来7x8=56,洒家的诗共用了55个字。杜甫这里用了54个字。 虽说是54个字,但其实是一个字:悲! 元芳,你怎么看? 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