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德州罗素溪 雨斤
前文(·当时年少春衫薄)说了韦庄的五首菩萨蛮。
昨晚,忽又想起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宋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是当年北宋隆佑太后逃避金兵追杀的地方。 辛弃疾(1140 -1207 )路过此处的时候,是1176年。当时辛弃疾36岁。那时离靖康之变(1126 - 1127年)已经整整50年过去了。其时徽钦二帝被俘,金兵裹挟北宋君臣、百姓、工匠、倡优等10万人北上金国。 隆佑太后是宋哲宗赵煦的皇后,也就是宋徽宗赵佶的嫂嫂。她先后两次被废,国难时因为住在民间而幸存。二帝被俘以后,隆佑太后坚决支持赵构即位,这才有了南宋又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基业。 当年隆佑太后为躲避金兵,在造口“舍舟而陆,遂幸虔州”,《宋史·后妃传》记载:“太后及潘妃以农夫肩舆而行。”《宋史·胡铨传 》:“铨募乡兵助官军捍御金兵 ,太后得脱幸虔。”
辛弃疾到此触景生情,才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感触。
上阕最后两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一句,更是神来之笔。西北望长安,却被重山遮住。这里的长安,不是真的望长安,借用长安代指北宋的故都:汴梁。诗人遥望中原故土,可惜空有一腔热血,却无用武之地。这两句表达了对于神州陆沉的痛惜。
辛弃疾本是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人,他出生时济南已经沦陷,属于金国的疆域。1161年采石矶之战,南宋虞允文大败金主完颜亮,完颜亮兵败被杀,金国另立新主。此时的北方义军趁机起兵抗金,辛弃疾也参加了义军。虽然义军兵败,但是辛弃疾渡江南下,重新回到了大宋的麾下。
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恢复中原,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南归十多年,然而依旧只能“西北望长安”而已。在重重山脉的阻隔下,心情郁闷而无奈。 下阙:“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大意是:青山可以遮住长安,却遮不住流水。而流水中又有多少行人泪呢?山与水都是一种比喻。山是一种阻隔,水是心中的志向。心中事有对于过去回忆的悲痛,有对于未来前景的无奈。这里面既有青山遮不住流水的信念,又有光阴似水的唏嘘。空有报国之志,如今却一事无成,因此辛弃疾发出了“江晚正愁予”感慨。而此时此刻,山中又传来鹧鸪的哀鸣之声:“行不得也,哥哥”。一远一近,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此处“江晚正愁予”的“予”字,很多版本写作“余”字。古文里予、余不分,都是第一人称的自称。
洒家今日也有感而发。因步稼轩原韵,共改其八个字,偶成一首菩萨蛮,直抒胸臆。 菩萨蛮
书德州罗素溪 雨斤 郁孤脚下清溪水,中间多少离人泪。 东北望执安,可怜无数山。
青衫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昨晚正愁予,夜深闻鹧鸪。 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