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回来,看到万维有冰雨、昭君等对名校的讨论,很热闹,这里抛出的是我看这些文字之前的一些想法。 小议“中国妈妈” “中国妈妈”相信很多人对此都不陌生了,“中国妈妈”成了一种做妈妈的方式的专有名词,这是非常尽心尽力的妈妈,为了孩子的教育、前途劳心劳力,操碎了心,但是媒体、特别是非华人的高中学生提到中国妈妈时,已经越来越用一种贬义的基调,除了尽心尽力这种积极的方面之外,中国妈妈还有一层不可否认的含义,指那种对孩子逼得太厉害,使孩子失去了个人自由,使孩子无法依自己的意愿,去决定他们想怎样分配时间去学习、玩,拓展才艺,参加自愿者活动、社会活动等等,还有一个特点是妈妈之间喜欢互相攀比,有形的和无形的攀比使人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中国妈妈”非常普遍,她们就在我们这些寻常人家的身边,我们自己也多多少少不就是其中的一员吗? 虽然我不欣赏做得很极致的中国妈妈,但我也不赞成对她们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或冷嘲热讽地指责,把一切过错、“罪过”都过于简单化地往妈妈身上一推,说“瞧,这都是因为中国妈妈才这样的,孩子才成了可怜、没有自由的一群人的!” 与其这样,不如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个群体的称呼的出现,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中国妈妈”在海外有着不可回避的制度性背景,首先是人到国外,如美国、加拿大等国,首先是冲着这是先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来的,资本主义的特点之一是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具体到找工作上就是要看自己有什么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而其中教育程度就是一个首要的指标,教育说穿了也成了市场中的一个要素,上什么学校、得什么样的degree也是竞争的一个焦点,谁不想上好学校?因为传统文化所以一向注重教育的中国人,在一个人多资源少的社会里长大而且争强好胜惯了的中国人当然不能在教育这个起跑线上输给别的族群,也不能输给自己人。 再者,上好学校其实是有许多规则的,明规则、潜规则一大堆,为了把孩子送到名校这个终点站,家长们得知道孩子要fulfill什么条件,要选什么课,选多少门有利,SAT什么时候考第一次也很有讲究。去名校的路在高一时就要开始精心设计了,有人还从Kindergarten就开始把孩子送到很好的私立学校,这一切或多或少是因为社会的运行逻辑就是这样的,社会的风气就是以人的学校来定出身,进入名校就是进入一个未来的社交的名流圈子、主流圈子的保证,这对从来就知道“关系学”奥秘的中国人是不难理解其重要性的。其实很多时候,人们说来美国后人际关系比国内单纯多了,我觉得这样的看法是片面的,世界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网络,虽然交往方式有文化差别,但实际上还是有共通性的,名校的一个吸引人的原因不是它教的东西有多么不同,而是你接触的人是来自富裕阶层的或上流社会的为多。美国社会讲究学校出身,这多少纵容了攀比学校的“势利眼”;既然如此那有人要为进入名校而奋斗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你可以去怪这些被社会风气带着走的人吗?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父母双方都有很大的责任,虽然教育的策略可能是父母定的,但往往人们看到的是妈妈把孩子送到各种班的身影,在party上津津乐道、眉飞色舞孩子教育的也是妈妈们。所以也就有了中国妈妈这个词。 多少得了钢琴、小提琴大奖小奖的孩子妈妈,都感叹自己的不容易,孩子练琴时多么贪玩、不自觉,然而神奇的是,多少孩子又能照拿各种奖项而不误,在这大人push和孩子反push的过程中,孩子就长大了,以至于孩子的练琴声成为多少家长“一生的回忆”。 其实也想为我们的孩子感叹一句:我们自己的童年,是和邻居家的孩子疯玩就长大了的童年,可我们的孩子却要练琴,琴声悦了我们的耳,练长了他们的手指,孩子和家长是否都该对对方说一声:谢谢你,孩子/妈妈(爸爸)。没有孩子,我们没有这种附带的音乐训练;孩子没有父母督促,也不会掌握这音乐技巧。 我也总想,我自己愿意我妈妈整天催促我练琴吗?尽管可能去拿个奖?谁知道呢,都说练琴不是为了成名成家,而是为了练出恒心,好像不练钢琴就不会有恒心似的,唉,这是一道没有答案的题目。 其次,中国妈妈形成的另一个原因是,有些女性放弃了国内优秀的工作,成为全职家庭主妇或准主妇,或因两地分居而不得不担当起主妇的角色,她们的不甘心,转化成把孩子push到好学校去的动力,孩子上什么学校也成了家长的成就感的重要来源。 在申请学校时,能看到有的妈妈花了多少智慧、精力来琢磨如何让孩子去上名校、藤校,要说能看懂那一堆堆条例、协助孩子填好一堆堆表格的妈妈,其实不是一般的人语气中仍有贬义的“家庭主妇”,她们的英文要相当好,数学脑子也转的很精明,才能做出英明的决定。 还有,我的生活在东部的朋友说,印度妈妈,犹太妈妈也很push孩子,比中国妈妈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我相信就是在欧裔美国人中,既然上名校的还是白人孩子占多数,又怎么可能没有“白人妈妈”(欧裔妈妈)呢?我身边就有一天到晚忙着接送自己孩子去不同活动的白人妈妈,在自己孩子已经高中毕业上了名校才回到学校自己再读个书的妈妈,她们对教育的注重,也是很显然的。 我听到当我们对当地出了一位女儿上了普林斯顿大学、大家对此赞不绝口、深表钦佩时,一位“中国爸爸”的评论,我很受震动。他说, “那样的生活,她(妈妈)就是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她有什么自己的life?三个小孩,培养出来了一个,还有接着下面两个,我宁愿我可以有一点自己的生活,我可以写我的书,做我的研究,我的小孩也学琴,但是我不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小孩身上。我儿子可能以后只能去读个州里的公立大学,这样就可以了,我也自私,我也要有自己的life啊。” 他是一位在他的领域已经有名气的教授,著书立说,而其实他的儿子的钢琴非常出色,在他开始三年的push下,到现在已拿下了很多奖,现在已经很自觉练琴了,这不能不说是神奇的。 我听了他直率的话,既认同,又从性别上不能“苟同”,就忍不住说: “你是爸爸,你可以有自己的life,可是妈妈呢,要有自己的life就难啰,。。。” 那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男人和女人因为社会位置的不同,有没有自己的life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而我也看到了一种一个人很难以与自己的性别逆着干的现实。 大家似乎都有共识,一个孩子培养得好坏,不是光看他是否去上藤校、名校,而是待人接物有没有礼貌,是否大方得体,有无朋友,等等,但是实施起来又是千差万别,所以孩子就是大人教育的镜子这话一点不错;况且对一些善于计算的人来说,恐怕他们还是蛮enjoy这种竞争的,因为这也是test他们自己智力的“场所”啊。 中国妈妈,一个让人感叹,无可奈何,又发人深省的词儿。只有一点大概是没什么可争议的,就是谁能躲得开社会的潮流呢,我们自己做父母的这个时代,就是一个名校情结时代,而我们自己的父母做父母的那个时代和现在比,已经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