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天:回国感悟 昨天下午,我从广州回到了美国的家。这次利用短暂的寒假回国看看家人,仅仅有十九天。路上还用了整整两天,四十八小时。因为时间如此短暂,一切都是浓缩。浓缩的亲情、浓缩的观光、浓缩的感悟;还有在我回国的许多次,我从未有这次这样浓浓的感伤!当飞机接近我的城市,从上空看下去一片白茫茫,连湖泊都成了一块白灰色的椭圆地带,我心里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广州还是鲜花盛开、阳光明媚,而我生活的地方四季分明,此刻正是毫不含糊的冬天。我怎么到这样一个冰天雪地的地方来了?一时间分不出自己到底心在何方。 回国的喜悦和看到亲人的满足感并不能阻止我的感伤慢慢占据心胸。国内或者具体而言是我父母生活的城市----广州的生活很方便。地铁可以让人比较准时地到达任何地方。地面上,车辆行驶有序,行人们好像比过去守规矩了,车辆也有让行人的意识了。人们的文明程度在一点点地增加,这是我这次回去的一点感受,也不知对不对。 我的感伤是因为我爸爸年纪已经越来越大,好容易下决心和我们一起上一趟街,他迟缓的脚步,跟不上我和妈妈在前面走着的节奏,我总是要停下来等他;经常忍不住想拉他一把快点过个马路,都被他直接谢绝。他说你走自己的,你这样等我反而弄得我紧张。看着他一个人缓缓地走路,这和二十年前还健步如飞地在中山大学校园里抱着我儿子散步的爸爸,以及还可以骑着自行车去比较远的地方逛逛、四处买书买盆栽植物的爸爸已是天壤之别。 我在回来的飞机上,脑子里几乎都是我父母家的一切。父母的家给了我温暖的感觉。妈妈早就趁天好,把被子都晒得香喷喷的。铺好的床上有三床被褥,因为在我回家四天之后我两个孩子将到我父母家住六天,然后我们再往南昌而去看我公婆。我会在靠近厨房的那个房间住四天,然后再到靠客厅的长房间去睡三个晚上。三床被子都有很好看的花色,妈妈告诉我哪一床被子我盖,怎样打开热水器洗澡……。我回家当天就洗了衣物。其实我很喜欢在阳台上洗衣服的感觉,不用洗衣机。 这次回去,由于时间太短,我故意没告诉所有的同学和朋友。所以做到了没有两天一小聚、五天一大吃的局面。总共就和初中四班同学和大学闺蜜聚了两次。那两次聚会都给我很美好的印象,因为聚会聚出了真情。其实,只要不是频繁地聚会,我想我们的感受都会很从容并留下回味。 只要我在家,我都跟着妈妈上市场买回当天吃的新鲜菜肉……我们天天去的五凤菜市场并不是很干净很完美,而是有一种淡淡的异味,我看基立村的万松园菜市场才达到那种堪称完美的卫生条件。但是五凤市场还是给我亲切感。现在人们已经不讲价了,直接拿了菜去称,然后报上价钱。而且还有很多人用微信支付菜款。连我特别喜欢光顾的那位卖粽子摊主也接受微信付款,“3.5元”,我看到她报出价格以后,顾客就拿手机在粽子主人的微信符号上一扫,然后顾客给粽子摊主示意他交钱了。默契、快捷。我在去南昌看公公婆婆时还听说现在的流浪汉也示意乐善好施的路人用微信给他们钱。有意思,人们在信息时代使用技术提高生活效率方面确实很新潮。 当孩子们来了以后,出现了几代人文化、生活习惯不一致:两个孩子希望寒假能睡到几点算几点,吃早饭可不是他们首选。而老人家(双方老人家都如此)准时吃饭,看到孙辈儿不想吃早饭或对早饭的量“太大太丰富”而诸多抱怨感到不解,这些都不是我能控制的,只好在心里默默叹息! 回国的舒适大概是我这辈人才会享受的了。能过以前的熟悉生活本身就是享受。孩子们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怎么能一致呢。 我享受在父母家的每一秒钟。真的是,每--一--秒。在这里,每一个角落都藏着过去的回忆,很难轻飘飘地来了又走。 在广州沙园的飞扬影城,我先后两次(一次带孩子、一次带父母)看了《芳华》。孩子和父母都说此片很好,我自己是每次都哭了个稀里哗啦。我心里总忍不住哼最后的主题歌《绒花》。谁无芳华?我们也是有故事的一代,虽然没有1958年前后出生的那一代那么被政治化、那么凄艳而绝美。生活予以每一代人,都有其酸甜苦辣。 回国只有十九天,去了广州、南昌。看到这两个城市在冬天里点点滴滴的生活。我感到父母的生命在老去,我的生命很大一部分随之老去。与父母相伴而行是我生命的来源。我从未如此清晰地感受过年华,不论有多少鲜花在开放。我感到在广州的每一分钟都是诗。
201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