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看专科医生:回国行第五篇 我到广州后,眼睛还是不舒服,我决定到专科医院看看。好友的先生是一个与医院有业务关系的官员,他打好了电话,让我直接找医院的副院长,并把副院长的手机号码也告诉了我。但是我觉得在众目睽睽之下越过一堆病人走后门看病实在是难为情,还是老老实实排队心安。听我父母住的院子里的人说过,要去大医院挂号得起早,于是我在星期一早晨去看病。 我5点起床,天刚亮,小街里难得地清静无人。5点35分我打到了车,的士把我很快地送到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大门口,此时5点52分。 已经有一条见头不见尾的人龙,大约有300人左右。我在后面开始排,听后面的人议论,有人专门卖位子,一个位子150元。 6点开始,关着闸的铁门开了,人龙开始一个个往挂号大厅跑去,里面有七八条队伍,我选了一条歪着排的,等7点时整个大厅里已拥满了人,大约有四五百人了。 站了半小时后,我也学别人的样子,开始蹲在地上等,我拿了本书来看,这本书现在用上了。但是蹲一会儿我也累了,又站站,再蹲。 7点,穿白色制服的挂号人员到位,我挂到了一个专家的门诊号。病历2元,挂号费8元。排队的人有城里人、乡镇人、农村人,有广州的、外地的,有孩子、老人,有穿着很时髦和不时髦的,各种各样的人,真是什么人都有,还有个地方,一位保安和一位排队的人已经从口角变成吵架了。 等拿到了号,找了好一阵子,才找到了我要看的科。我早憋坏了,去上了洗手间,回到护士工作台那里,有一位护士装束的从一群挤在工作台前的人那里拿过病历挨个放好,她叫人们先去做各种检查再回来,我被她告知先去交钱、测视力、眼压再回来。 等我再上来,已经没有一张椅子是空的了。这里估计也坐着四、五十人。我只好站着,结果没有等多久,倒是很快叫到我的名字去六号诊室。可能毕竟我拿的号比较前,我是第三号。 六号诊室里是两位年轻的白大褂,一男一女。 男医生让我陈述情况,说他先写一下病历,我心里纳闷,为何专家医生不来(因为我在网上看到这位专家是女性)?后来渐渐猜出这可能是医生的研究生。 医生来了,也是一身白衣,戴着口罩,只露出眼睛,她让我们先出去五分钟,他们开个会。我们到外面等,一等十分钟。后来还是后面被安排进来看病的病人等的不耐烦,跟门外的护士去讲要看病,护士就直接用钥匙把门打开了,所以我们就全都进去,进行了几种检查。这些检查都是男医生先给我做再由专家医生给我做。 病人陆续进来了五、六个,都恨不得自己先看上,秩序混乱,看来这个医院(眼科在全国排名第三)还没有做到由主治医生每次专注地只看一个病人、其他病人在门外等候的那种管理方式,我听说上海很好的医院就能做到这样。 病人们都带着各自的痛苦、迷惑,包括我在内。这位医生给我开了药,我抽空想问她几个问题,她一副浑身是事的样子,让我过两周再去看她的特种门诊。 我印象较深的是这位医生把美国医生给我开的药打量一眼说,“这种药还在用?”“停止用这种药!” 她声音不大但是很有分量地说:“你要按我开的药来用,知道了吗?” 离开人头涌涌的医院,穿过人头涌涌的区庄立交桥地段,坐地铁回家。 …… 一个月后,我的朋友打电话问我看病怎么看的,我告诉她起早看的,她说:“唉,外面回来的人真的不一样,我们早就不敢这样去看病,没有勇气去排队,什么都是要找人的。”她感叹得很。我也觉得我和在中国生活惯了的人也许真的有些不同的习惯。而且我至少知道了夏天起早排队等挂号的滋味。 写于2010,7,5,广州 注:这是一天看病的记录,但是看病其实是一个过程,我想我应该加一段话在这里作为注。 中国的病人是很多,在医院看病也是一件事。但是众多的病人给医生提供了大量的病例,使医生可以积累丰富的门诊经验,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美国看病是很清静,但是医生看到的病人少,会影响其判断和给药的把握度。 回国与广州医生打交道的经历让我了解到在繁忙的医院,医生也很不容易,他们自己也需要看病,但是因为繁忙的工作没有时间去看。人头涌涌的医院里,医生的态度是难免高高在上一些,但是我遇到的这位专家还是负责任、也是有水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