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椰風陣陣,思緒如河  
讓思緒找到她棲息的地方  
網絡日誌正文
當我問了當地精英學校的教授一個問題以後 2010-02-28 14:26:46

當我問了當地精英學校的教授一個問題以後

我像空氣一樣透明----法學教授在我問了一個他沒法回答的問題後,越過我轉向了兩位白人,在一個關於民權的講座上。


昨天才看到一篇由昭君轉貼的《精英教育的誤區》的精彩好文,今天就在學校一個關於“本城市與民權”的題目的講座上見到一位當地的教會私立大學裡的法學院教授,他深色西裝,打着一條顏色活泛的領帶,是一位白人,從紐約和三藩市的大學轉到我們這個白人占91%的中等城市工作,也就是四年的時光。

他的演講頗符合人們對一個法學院教授的期望,吐字清晰,風度翩翩,也許還刻意地展示一種“紐約腔”?因為我感覺得到他很注意自己講話的語速、講話的質量、講話的派頭和氣質,總之,我對他的演講水平是折服的。

他列舉了許多我們這個城市在公民平等與社會公正方面做得不夠甚至很是差勁或糟糕的地方,比如,城市的人權委員會的九個位置在網頁上居然全是“空缺”這樣的令人疑惑和尷尬的字眼;比如,城市的警察系統被聯邦某機構評價為有種族歧視的行為;比如,城市的監獄裡關着大大超過黑人在人口中的比例的黑人。演講的最後環節自然是提問題與回答。

一個問題來到我心裡,我想,我的學生(每一次都是白人男生)常常提出的一個令他們很困擾或他們很想學習的概念,是“反向歧視”(reverse discrimination),他們都是基於黑人對白人的歧視而提出反向歧視這個問題的,照我的理解,反向歧視也是歧視,只要是歧視,就是違法的。但是法律上有這麼一條嗎?法律上規定的條文好像都有一個假定(assumption),就是歧視是發生在統治群體對弱勢的種族的歧視上而非相反,但是這個假定本身是否值得問一個“是這樣嗎”,我為什麼不趁今天這機會來問問這位法學教授呢?這個問題,在今天這樣人全部坐滿,大概有兩百多人的講廳里,是一個合適的問題嗎?他不會不知道答案吧?我心裡慢慢想着這些問題,準備看時機來提問。

等大家的提問進行了五、六分鐘後,坐在最後一排的我舉手問:“我就是好奇,想請教一下有沒有一條法律來界定什麼是反向歧視的?”(我的問題不可謂不直截了當簡潔明快,因為我感覺時間有限沒時間說太多鋪墊性質的話了。)

他明顯一愣,然後有點口吃地問:“你說的反向歧視是。。。”

我沒想到他會把球踢回來給我,我問這個問題時也的確是assume了他也知道什麼叫反向歧視,我以為即使他要反問我,也是會以“你說的反向歧視是不是這樣的,。。。”然後我可以說不或說是的。結果現在變成要由我來定義反向歧視。這當然不是一個很容易的事。

我:“反向歧視通常是指少數族裔對主流群體、主導群體(dominant group)的歧視,在學生們的日常對話中,他們時不時地會提到反向歧視這個現象。”

他顯得毫無準備,然後說:“反向歧視,這個嘛,呃,這個嗎,呃。。。哦,Affirmative Action, 這是一個經常受到反向歧視這樣的評價的政策。”我馬上在下面點頭表示支持。

“Affirmative Action之所以受到了打擊,是因為主流群體在擔心人們的競爭是否還是公平的,一味照顧少數族那麼主流群體的利益就受損,在高等教育中對Affirmative Action的批評尤其引人矚目,還有東部消防員的case,也可說是反向歧視的例子。。。”這位白人教授侃侃而談。

他一直在說話,但是一直沒有說到有無對反向歧視的法律上的審定和考量標準。我說謝謝你的回答,接着又有人問他兩個問題,他很快地回答了他們,主持人看時間到就宣布散會了。

我想我該去向他表示謝意,或告訴他為什麼我要問一個顯然令他有點措手不及的問題,也趁機和他再探討一把反向歧視。於是我走上前面他演講的地方,我們學院的一位歷史老師正向他介紹自己,並和他交談,我站在歷史老師旁邊,很自然地等他們聊,聽他們聊着,聊着,我只是等着輪到我而向他請教一下反向歧視的問題。

他和那位歷史老師握手言別,這時我以為他會來和我打一下招呼,然而,他經過我,很熱情地去和一位站在更遠處的觀眾席的人握手,我也就跟着站到他們身邊去了。 那個人剛才也提問了,現在他們開始講一個現象,就是人們喜歡根據相貌猜測誰是罪犯的一個實驗,他們熱烈而熟絡地交談,以至於我在想他們之前是否就是熟人。他們不停地說着,我站在他們旁邊聽他們講,三分鐘過去了,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他們不停地在重複一個同樣的心理學實驗的話題,連我都覺得他們簡直就是在沒話找話了。只是這個教授一直好像根本沒有看見我。

我的耐心和勇氣已經近乎用完了,我還要去準備自己的東西呢。於是我退出那塊地方,經過主持人身邊,謝謝她主持了這樣一個很好的活動。在我要走到門邊時,我聽到那個提問的人說“對不起,是不是我妨礙了你要和他說話了?”

我淡淡地說:“沒關係,我得離開了,因為我還有事。而且,那不是一個容易的問題,我知道。”(我心裡說的是我就是沒事也經不起這麼幹耗着呀?)

那位法學教授說:“給我寫郵件,我們可以討論。”我點點頭謝了他一下。

可是回到辦公室,我忽然對自己剛才的遭遇有一個觀察,就是他兩次繞開我,迴避我,而去和我的歷史學同事聊,和那位顯然在認識的秩序上應該在我後面的人講話,而就是對我的等待視而不見。其實我知道(我自己有相關經歷),做完一個演講後有人等着和你交談,你是能看得出來的,要不然你也太遲鈍了,可我覺得他是有意避開我,難道是因為他不想和我討論反向歧視這個(政治不正確的)燙手山芋?這個現象本身不就很有趣嗎?

這個大學在當地就算是一個公認的精英學校,裡面的教授自然是精英。精英,昭君那篇轉發的文章里提到的精英的特徵,在這位法學教授身上儘管很微妙卻很精確地顯示出來:他們不相信除了自己之外還有“明白人”(明白人不等於是真正的明白人,或任何時候都很明白的人,所以我加了引號),他們並不認識自己,自然也就無法真正認識別人。或者他們根本沒有興趣去認識在他們的判斷里沒有“價值”的人。因為他把我晾在一邊“涼快”的過程,不願去探討一個哪怕是棘手卻也是必須去面對的話題,不就是一個顯示他自己的傲慢和沒有好奇心的過程嗎?

我像空氣一樣透明,法學教授在我問了一個他沒法回答的問題後,越過我轉向了兩位白人,在一個關於民權的講座上。

我為自己在等得不耐煩之後,選擇義無反顧地離開,給他一個脊背的做法感覺很好,為自己喝彩吧我做了該做的事情。這件事情很小,對有些人而言小得或許不值一提,但是我看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很多時候極其微妙。

2010,2,25 寫,27號寫完

 

 

瀏覽(13998) (0) 評論(33)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作者:椰子 留言時間:2010-03-06 11:08:44
高天,
你好,謝謝你的認真思考和回應。我會到您的博客那裡和你探討這個棘手但有價值的問題。

問題多和沒問題,
謝謝你把我的原文再看了一遍,知道了我說的反向歧視和你理解的不完全是一回事。應該說的確相當不一樣。看了你的說法後,我去做了一些網絡搜索,這是一個:
Reverse discrimination (also known as positive or benign discrimination)[1] is discrimination against members of a dominant or majority group, or in favor of members of a minority or historically disadvantaged group. Groups may be defined in terms of race, gender, ethnicity, or other factors. This discrimination may seek to redress social inequalities where minority groups have been denied access to the same privileges of the majority group. In such cases it is intended to remove discrimination that minority groups may already face. "Reverse discrimination" may also be used to highlight the discrimination inherent in affirmative action programs.(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Reverse_discrimination,2010,3,6)

----在這樣的定義中,我仍然認為Affirmative action不是就完全等同於reverse discrimination,從文字本身就可以看出來。還有它沒有說reverse discrimination also known as affirmative action吧:)。當然我也不會把wikipedia定義當成權威定義,但類似的說法不少。我相信這是一個敏感而棘手的話題,在學術界的討論也不多,這種現象本身就很有意思。所以才值得多討論。

再一個是我承認有提問不夠鋪墊過於直接了當的問題,但是我不認同你說教授不是社交家的說法,演講者對聽眾的基本禮貌和社交家是兩個概念,就像寫博客的人對評論者的態度和是否社交家也是兩碼事一樣。刻意的迴避在我就是一種可研究的現象。不知道那個教授是否會同意你代替他“毫不客氣的”說出那些話。這可能只有天知道了。

不過我還是要謝謝你的回應給我帶來的思考,思考有益。
回復 | 0
作者:問題多和沒問題 留言時間:2010-03-06 02:14:03
又看了一遍你的原文,才明白你說的reverse discrimination並不是人們常說的反向歧視(affirmative action)。本來以為你和我想的是一個意思:affirmative action,但是現在發現你是另有意思。但是,你這個說法有點濫用名詞,因為reverse discrimination已經有約定俗成的用法了,就是針對discrimination的修正,讓弱勢群體得到好處。affirmative action就是用來實現reverse discrimination的。

你說的是黑人歧視白人的這種reverse discrimination。但是這個概念在關於種族歧視的話語中並不存在。白人歧視黑人和黑人歧視白人,都是歧視,discrimination,不管是誰發起的。這教授是根本沒聽懂你說的是什麼意思。換了我,也聽不懂,肯定也會用約定俗成的概念來回答。

教授中號稱自己是紳士的人很少,教授不是社交家,關心的是所研究的問題,不是禮貌。如果講禮貌的話,就猛誇你問得特好就行了。但是,教授會毫不客氣地告訴你,你這個概念用得不是地方。
回復 | 0
作者:高天闊海 留言時間:2010-03-05 15:10:59
http://blog.creaders.net/broadsky/user_blog_diary.php?did=56567

椰子,我借題發揮,但還是你的博文激發的。所以連接過來了。請多指教。
回復 | 0
作者:椰子 留言時間:2010-03-03 22:33:10
twocentsworth,
謝謝你的補充。很喜歡你實事求是的討論態度,受益了。
不過我覺得知識分子優越感好像用在一個有知識的分子對別的不屬於知識圈子的人有優越感比較恰當,在同時都是屬於有知識的分子的人裡面(我這裡是調侃知識分子,覺得你一定看出來的),這種優越感如果還存在,那就是精英對非精英的感覺了吧,所以我覺得還是勢利眼,這種心理太普遍了。
你說的對一個人的反感不應該波及全體,我同意。不過我是對具體情況發表自己的觀察,這個個案里有好幾個因素同時存在,使得它不是一個一句話可以說得清楚的問題。只要面對事實,各持己見也不壞:)

昭君,
很謝謝你的支持!你的鏈接看了,在怡然的文章里有你的評論,很有見地。

天嬰,
你的理解給我一種發自內心的安慰,能看到這個反向歧視問題的複雜、人性的鬥爭、分寸感的人,真的不多吧。謝謝你來寫下你的支持,這同樣需要勇氣和自己敏銳的觀察。
回復 | 0
作者:天嬰 留言時間:2010-03-03 19:01:51
"反歧視"是個很有意思,也很值得關注的問題.這裡面的人性更複雜,度也很難拿捏……。

椰子,謝謝你的勇氣,更感謝你的分享。
回復 | 0
作者:昭君 留言時間:2010-03-03 06:01:20
Coconut:

Very interesting discussion here. Regard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just want to add my two cents (which you have seen a few times, I know):

http://blog.creaders.net/dreamweaver/user_blog_diary.php?did=18703

Thanks for sharing an enlightening topic, as always!
回復 | 0
作者:twocentsworth 留言時間:2010-03-03 03:03:18
椰子,
你說得對。 應該翻成“偏見”。 抱歉!
The link is from a website owned by Steve Kangas.
http://www.huppi.com/kangaroo/index.html

這是個很有爭議性的人物。你可以自己看他的簡歷 。不過他對 affirmative action law 的看法是非常客觀和公平的。
至以對精英教育的看法,即使對那個教授有點反感, 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對嗎?
你翻譯成: 知識分子勢利眼 我同意,但我覺得 “優越感” (superiority complex)還是比較準確的。優越感人人都有:專家,民族, 教授,英文“頂呱呱”者, 哈哈!
回復 | 0
作者:椰子 留言時間:2010-03-03 00:15:50
很高興大家參與討論,謝謝,回復如下:

Chicago,
Reverse discrimination是否一個假問題,可以討論,但是在一個白人為絕大多數的環境裡,這個問題估計是白人自己在一起時就不加遮攔的討論的話題,我想從專業角度,我還是要去面對,而不是以這是假問題來對付了事,再者,我認為只要是歧視,有證據的,就是違背法律或法規的。因為我不是法律人士,所以才想請教。

馬克張,
你的問題和Chicago可以討論了,:),但是AffirmativeAdction是在美國種族歧視的歷史背景下的一種修補措施,不能說等同於反向歧視。

問題多和沒問題,
你在敘述中把Affirmative Action和反向歧視畫了等號,我覺得不妥。
你分析的情況中我屬於“其他的人懶得搭理”,我想說的正是,撇開學術不同觀點不說,那裡並沒有多少人等着和他交談,這種ignore的行為符合待人接物的基本禮貌嗎?如果你認為累了就是可以不禮貌的理由,那我覺得就不必多說了。

twocentsworth,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correction on "reverse", I have changed it. I have read the article you offered the link here, it is an interesting article with insights, the only thing is it does not show clearly who is the author.

I agree with you that he was uncomfortable with my question, if having time I shall have reframed the question be more general, but even he was asked a question like I raised, if he is an open-minded scholar, he shall not feel uncomfortable to discuss something like reverse discrimination,simply because he is a professor on law; if he is not a scholar, I will understand his behavior better, :) (by the way, prejudice in Chinese is 偏見,不是歧視)。那個你說的英文詞我想翻譯成知識分子勢利眼也可以吧。

荊棘鳥,
好久不見,一切都好吧,我覺得你的觀點裡有許多層意思可以展開談。精英教育是必須的話,平民教育、高質量的公共教育也是必須的。這樣才會有一個高素質的普通人社會,這樣的社會才不會再發生露骨的種族歧視甚至屠殺的悲慘事件,也會有更多人學習不僅僅是精英或權貴寫出來的歷史。文化不僅是精英們創造和傳承的,民間也有很多優秀的文化,文化的來源很廣泛。純屬討論。

pengbo,
我寫文章就是有感而發,而且那些行為也不是我空想出來的,我不會等到給他發個郵件才寫一篇全面報道什麼的。文章寫了,看的人有自己看法完全正常,我還是認為文化再不同,基本的禮貌還是有共同之處的。而且許多人認為現代社會西方人更彬彬有禮呢。

周郎,
先謝謝你對我的文章的觀點的肯定。不過你在第二篇評論中,說我是想扁那位法學教授,我想澄清一下,如我在文中所言,我是想到這個問題會不會他不懂,但是不管懂不懂,都是有意義的,說明法學界有無普遍討論,說明在他那個學校這是否一個issue,我無心讓他難堪,是他會後的行為很有意思。還有不懂裝懂其實不如就承認自己不懂,這是我的信念,當然我不是蘇格拉底,但是很讚賞你引用他的那句格言。
我知道有人是想靠提問來引起注意,我主張提問得有個真正的目的,否則就是浪費大家時間。我的問題提得太一步到位,是有反省之處,但有的意見好像也有點跑了我預想的“題”。

匪連長,
謝謝你的評論,很精彩。

思考,
CEO那篇文章是椰公(我先生)寫的,所以可能還請先弄清楚這點。再者,回到這篇文章本身,我在乎白人的意見嗎,這是一個好問題,看你自己處於工作的什麼階段吧?但是我如果真的像你想象的那麼在乎白人態度,估計我不會問那個讓白人棘手的問題了。
贊成你說的要不卑不亢,那正是我追求的境界。你說美國人不會讓人下不了台,那要看什麼場合了,這是一個學術講座,我想說的是,作為學者本身如果覺得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那就不用做學者了。還有你說“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的優秀”,我們這個專業要做的優秀,其中之一就是不要迴避一些tough的問題,就是要讓人們踏出comfort zone,來開誠布公地討論問題,特別是種族,正因為太多人諱莫如深,所以現狀才越來越微妙而卻並不是在真的進步。
回復 | 0
作者:思考 留言時間:2010-03-02 19:45:31
椰子:實在沒有興趣寫下面這段話,但憋了幾天,覺得還是寫出來的好。

1)你好像特別在乎白人對你的態度,這從你前幾天的一篇有關CEO對中國的評論可以看出,那邊文章里你特別強調美國的白人對中國發展的態度是肯定的。“我周圍的美國人(白人)..."
2) 你來美國應該不超過十年。你不知道有教養的美國人一般不會在公開場合讓你下不來台,你如果直接問美國人怎麼看中國的發展,他們當然會說好得很。因此你會得出主流媒體刻意攻擊中國的結論。事實是美國的中產階層並非受益於經濟全球化。下面的數據會讓你很吃驚。2007年(before 2007 market crash),英國的《Economist》刊登了一篇2000年到2007年美國中產階層收入情況的調查。研究表明,刨除物價指數,美國中產階層至99.5%的家庭的收入沒有增長。而這期間美國的經濟依然以近年來的平均的的速度增長(~2%研究還發現美國最富有的0.5%的家庭在這期間收入增長了近十倍左右。(另一個統計是這一階層過去二十五年來收入增長了三十到四十倍)這0.5%有多中產階層呢?查查Wikipedia,你會發現沒有這個數據,但是有1.5%和0.1%,2005年,1.5%的家庭年收入是$250,000,0.1%是$1,600,000. 所以考慮到年份的不同,並考慮到收入的幾何級數增長的形態,0.5%的收入應該在$1,000,000.掙這麼多錢的不是CEO就是華爾街的經紀人。所以你那位CEO朋友一定會說着全球化好得很。但以此你是否應改掂量掂量主流媒體反映的是民意呢還是刻意妖魔化中國。
3) 種族問題是美國最敏感的話題,一般人不會和你講真話。你作為一個“有色人種”在公開場合問他這樣一個問題會讓他很緊張。(這也表明你來美國不超過十年。)我來美國這許多年,只和三個白人開誠布公的談過種族問題。白人不願談及種族問題的原因一是他們有負罪感,二是他們確實看不起黑人,所以害怕言談話語中流露出馬腳。黑人還特別喜歡設個圈套讓他們犯錯。白人對黑人的反感在於他們覺得黑人懶惰而且會相盡
辦法少做事。這和我們中國人的歧視很不同,我們許多人基本是physical的。奧巴馬上台,白人的投票率是45%。
4)種族歧視這個事情和一個人歸納推理的認識過程有關。我們都知道別的種族都會認為中國人數學好,而且學習努力。因為他們看到我們很多人數學好,而且學習努力。我們很多人並為此沾沾自喜。但比如說有一天醫學發現,數學好和自閉症有關,或者是學習努力是因為我們笨,我們會不會覺得別的種族說我們數學好和學習努力是種族歧視?另一方面,別人看我們中國人數學好,是不是他們看見一個中國人就覺得他數學一定好?我向各位看官明白我做這些類比的意思。
5)我們華裔在美國應該不卑不亢,就是既不做太監也不做皇上。不卑就是不要太在乎白人怎麼看我們,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的優秀,並且能奉祖訓“入鄉隨俗”就是對中華民族尊嚴的最大捍衛。不亢就是別張口閉口拿中國說是,中國那麼好,我們來美國混什麼?我們從小深受大國沙文主義教育中毒太深,以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中國胃”,自詡中國飯是世界上的頂尖美食,更是貽笑大方。
回復 | 0
作者:北美周郎 留言時間:2010-03-02 16:43:25
前面調侃地評論了一下。有點不嚴肅。

嚴肅點說呢,這種事情是很常見的。但真正值得反思的是我們自己的態度。為什麼我們會對那個教授的態度感到那麼反感,以至於潛意識裡想給他點小麻煩呢?你的那個問題,看起來象個探討,象個提問。但難道你真的需要他給你這個問題的答案麼?你並不難自己在別的渠道得到更全面的答案,如果只是為了求知的話。

我如果second guess你當時的心理活動呢,那是不妥的。我就說我自己吧。如果我是你,如果我在當時的現場中,又注意到他拿腔拿調地擺什麼紐約腔,還刻意控制什麼語速和表情,擺出貴族或者精英狀。如果我是18歲少男少女呢?我會崇拜,仰慕,會後擠進去求籤名(這估計是教授所希望達到的效果)。但不幸的是,我們都過了四張的年齡,再看到這樣的擺譜呢,就覺得他有點欠扁了。給他個小小的措手不及的問題,用禮貌掩蓋攻擊。如果讓他小小的難堪一下,那一定會給我帶來快感。

台下的人,對台上的人,多少都有這麼點小小的惡意。另外,如果這個小難堪能達到讓本人語驚四座,引人注目,那自然就更好了。這個考慮在潛意識中,估計都沒過腦子。

許多極有經驗的演講者,注意到會眾的這種潛在的敵意。他會故意犯個小錯,然後自我解嘲。這樣一下子就能讓聽眾感覺到他是個“弱者”而消除這個敵意的攻擊企圖。小布什是這方面的大師。奧巴馬也不錯。但佩林女士就似乎沒這個意識。總是企圖讓自己過分完美,過分的風度翩翩。反正我本人看佩林演講,總覺得她欠扁。很希望出點狀況。

那位精英教授麼,估計也沒意識到這一層。更沒想到難題來自一位坐在最後邊的亞裔女教授。
回復 | 0
作者:匪連長 留言時間:2010-03-02 11:39:04
這是很典型的liberal mind 和talking approach。
面對現實具體問題,一定是繞圈子,笨的人一般就被繞糊塗了。
Ann Coulter的書 how to talk to liberals 有比較全民的總結。
回復 | 0
作者:北美周郎 留言時間:2010-03-02 10:25:57
在萬維導讀上看到這個標題, 就進來了, 看完了, 覺得很精彩, 和我觀點一樣. 這才注意到又是椰子的文章. 看來以後我不必去萬維導讀, 直接去你的blog主頁好了.

慚愧, 一向是這個閱讀習慣, 先看內容, 再看作者. 我周圍一些朋友經常如數家珍地提起各行業中名人的名字, 並夾雜着名人們在其他地方的輝煌成就和獎項, 以烘脫名人在這個觀點上的分量。比如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某某某談民主談大學教育之類的, 甚至談愛情。

而在你這裡, 吸引我的總是你的觀點. 然後才發現, "又是椰子的!"

你提到的精英教授的現象, 其實還是挺普遍的. 換個角度替人家想想, 他繃着也不容易, 雖然不是什麼都懂, 但總不能大庭廣眾之下被問住吧。

蘇格拉底說, "我所唯一知道的, 就是我很無知." 那是因為他是蘇格拉底, 才有本錢這麼說。在修行到蘇格拉底的水平前(哪怕是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都不得不裝作什麼都懂, 哪怕是談戀愛,都可以做我們常人的表率。比如,“十指緊扣”,這個標準動作,我們就經常忘了做。越是在公眾面前,越容易忘了做。
回復 | 0
作者:pengbo 留言時間:2010-03-02 08:24:01
也可能是做者無心,受者有意。純屬誤會。不同文化下這種事經常發生。我覺得應該至少發個郵件試試再下結論。
回復 | 0
作者:twocentsworth 留言時間:2010-03-02 08:16:09
我不知道 “Intellectual snobbery” 最準確的中文翻譯。 Try “ 知識分子天生優越感”吧 , 誰有更好的翻譯請來指教。
回復 | 0
作者:紫荊棘鳥 留言時間:2010-03-02 07:29:46
看了文章和一些評論,略微唱個反調,貌似不少人願意將精英教育和接受了精英教育的人有意無意混雜在一起考慮了。精英教育能保證精英教育出來的人都是精英嗎?沒有對不對?
我覺得,精英教育是必須的。歷史和文化的傳載和繼承,基本上是精英階層和士大夫的事情,和平民百姓沒有什麼關係。
回復 | 0
作者:twocentsworth 留言時間:2010-03-02 07:27:08
椰子,

I just stumbled onto your piece and feel compelled to add my two cents’ worth. Please, however, don’t get mad with what I’m about to say…

Since I was not present at the meeting, it’s unfair for me to comment on your reaction to the speech. However there is a hint of intellectual snobbery here. Intellectual snobbery (defined loosely as "lack of empathy for dissenting or unfamiliar points of view") is a universal problem, not just reserved for those who attended “elite colleges”. I actually feel that intellectual snobbery is an “academic disease”. By this I mean it manifests itself most in academia, although we see it often amongst the “expert” professions as well – lawyers, doctors, financiers, etc.

I don’t doubt that the speaker felt uncomfortable with you or your question. It was obviously an “unwelcome” question from an apparently “unfamiliar” member in the audience. Somehow I doubt that he was exhibiting a prejudice (歧視). I think it’s more human nature. Some people are just more uneasy with strangers than other, better-adjusted, people like us.

As for laws against “reverse discrimination” (by the way it’s REVERSE, without the D), this is a non-starter. Affirmative action laws give preferential treatment to racial minorities not because they are black, red or yellow. They are being given preferential treatment because they have been mistreated in the past and to prevent mistreatment in the future. And society has a long and approved tradition of awarding compensatory damages to victims of mistreatment.

I invite you to read the article at
http://www.huppi.com/kangaroo/L-reversediscrimination.htm

which has an excellent explanation of the subject.
回復 | 0
作者:問題多和沒問題 留言時間:2010-03-02 07:21:35
你的經歷我以前也經常碰到。但是現在基本上想清楚了,跟你分享一下。

首先,就問題本身,我覺得你又沒問清楚的地方。反向歧視是指對容易受歧視的群體或者是過去處於受歧視地位的群體的一種補償,目的是在經過補償以後獲得人們能夠認可的公平的結果,而不是這個補償過程本身的公平性。反向歧視不一定是多數人對少數人的關係,少數人補償多數人也是有可能的,補償的原則是看歷史上誰吃了虧,需要得到補償。所以,如果你問反向歧視的的話,他的回答並沒有錯。

其次,會後他的態度,我想是這樣。很多學者做事情的時候是心不在焉的。講話結束以後,往往比較疲勞,所以選擇交談對象的做法一般是:1)熟人,不用自己找話題;2)搞類似研究的人,希望聽到對方的反饋;3)問題很深入的人,希望知道對方是不是也在做有關的研究。其他的人一般是懶得理睬,不是為了別的,就是太累了。
回復 | 0
作者:馬克張 留言時間:2010-03-02 04:46:48
如果法律允許affirmative action的話,不就是implicitly允許reverse discrimination了嗎?
回復 | 0
作者:chicago 留言時間:2010-03-02 01:30:29
世界上有很多不能完全公平等同處理的事。你這個問題表面上是想去追求絕對公平。但其實可能是個假問題。換個簡單明白點的吧。法律特別保護少女,但你的問題就猶如想是否也定個同樣的特別法律保護成年人不被少女侵犯。Affirmative Action是為了保護弱勢群體。不知為什麼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
回復 | 0
作者:椰子 留言時間:2010-03-01 23:18:33
蠻夷,
我想說的是真希望你在場驗證我那句話是淡淡地說的,看來把你漏了的後果就是說錯話,好嚴重啊。
回復 | 0
作者:椰子 留言時間:2010-03-01 23:17:07
蠻夷,
我咋把你給漏了,對不起,謝謝你的建議,會認真考慮,等我有心情的時候,:)!真希望你在場以驗證我那句話是不是淡淡地說的。

心安,
你好,你和蠻夷的建議一樣,這是一個學者的態度,謝謝!

wolfstar76,
謝謝評論,你的觀察很敏銳,多指教!
回復 | 0
作者:椰子 留言時間:2010-03-01 23:11:53
阿寅,
你好,謝謝你的評論。

邏輯,
你說的非常合乎邏輯,我只是覺得在學術講座上被問了一個自己沒想過或不了解的話題並非是下不了台的事,當然這和人對自己的定位很有關係。所以你說的非常有道理,謝謝!
回復 | 0
作者:wolfstar76 留言時間:2010-03-01 20:20:59
其實很多貌似liberal的白人,講起這些東西滔滔不絕,都是故意營造一個正面形象,其實骨子裡還是一個自認為白人天下第一的。

這些人和所謂的南方紅脖子相比更可怕,大部分的紅脖子都是直來直去,但是這些表面liberal的知識分子卻是暗箭難防。

我甚至懷疑很多這樣的人在對黑人,民權方面的做法故意做到極端,用心非常叵測。
回復 | 0
作者:心安是家 留言時間:2010-03-01 19:40:53
既然他說e-mail他,乾脆發個郵件,誠懇請教,看他如何反應?
回復 | 0
作者:邏輯 留言時間:2010-03-01 19:22:52
我和你的見解不同。我覺得第一他迴避你就明顯說明他內心的虛弱,人無完人,白人教授也一樣,很明顯他對此題目並不清楚,而且言多必失,他不想在公眾場合有失言。

第二,你看他在回答問題時已經在刻意迴避,會後也無需找他當面討教。這種演講本身就是一種社交,目的是拉進彼此距離,混個臉熟。

第三,你提的問題那麼尖銳,他自然把你當作來者不善。他的演講,說穿了就是演戲,你去告訴他,這段唱詞還有其他唱法,他不認為你是砸場子才怪呢。

第四,你有權利找他探討,他也有權利迴避你的探討,其實在美國就是彼此避免讓對方下不了台。但有幾個地方例外,那就是賽場、競選和法庭,必須戰勝對手。
回復 | 0
作者:阿寅 留言時間:2010-03-01 19:17:05
寫得很好,描寫的很生動。

侃侃而談很可能都是些大話空話,而促膝談心才是真心話。那個教授是不會給你說真心話的。
回復 | 0
作者:又一蠻夷 留言時間:2010-03-01 10:05:58
椰子,我也得為你喝一聲彩如果你那淡淡的一句話真的是“淡淡地”說出來的。我這話可能有點另類,但我想也不妨說說,僅供參考。

讀完你的文章我覺得你在那十分鐘的等待中雖然一句話沒說,但至少得到了兩個重要的信息。第一,證實了你確實是問了一個他沒法回答的問題,所以跟他再談也沒什麼更多的意義;第二,知道了他是一個“傲慢和沒有好奇心”的“精英”。因為他“不願去探討一個哪怕是棘手卻也是必須去面對的話題”,所以再和他去討論問題基本上也是浪費時間。這兩點應給你足夠的理由淡淡地說出“沒關係 ……”,然後淡淡地轉身而去,而且心裡不說那句“就是沒事也經不起這麼幹耗着呀”。

最後從學術上考慮,我倒覺得不妨再給那個教授寫封討論學術問題的郵件。萬一他要不完全是一個那樣的人呢,因為有時一件事並不能完全反映一個人的品行。為此丟掉一個討論問題也有點不值。
回復 | 0
作者:椰子 留言時間:2010-02-28 23:44:41
秋天,
謝謝你的點評,再專家的精英如果連起碼的禮貌都沒有,那也白搭。在一個講民權的講座上這樣的表現,實在令人有點遺憾。

easygoing,
我想你的分析有道理,我也承認我可能問了一個很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很少有人還可以說自己什麼都懂,也沒有必要那樣,那麼承認自己不懂,但是願意去了解更多,就是明智的態度吧。而且我還開始感覺在精英學校里也許人們的討論的範圍和空間並非像我們想象的能多麼自由,特別是一些教會學校。所以啞口無言不奇怪,還有法律上也許的確是一個空白地帶,我要查相關資料才行,拋出這問題也是想聽法律人士的看法,沒想到是這麼個“涼快”的結局。
回復 | 0
作者:椰子 留言時間:2010-02-28 23:35:48
怡然,
謝謝你的好評,要說我為自己喝個“暗彩”也是受你說過的《海外華人為自己喝彩》的句子和心態的啟發,是你的自信帶給我的影響。口音對一個人的自我感覺的確有決定性作用。

昭君,
謝謝你的點睛之筆,在學術上如果因為政治正確不正確而也有雷池那不是和發展中國家一個層次了嗎,:),我覺得只要大方承認這個問題很棘手,手頭資料也不足,不是很難吧,但為什麼對有的精英人物就很難了,有意思。
回復 | 0
作者:Easygoing 留言時間:2010-02-28 21:56:50
我想,你把他難倒了。他對你的刻意避開,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他居然張口結舌而感到羞愧。人往往不願承認自己的不足,不願面對自己的弱點。不過謙虛大方一點的人不妨自認不足。這人頂着精英光環,以為自己真的是know-it-all,被自己的arrogance 打倒了。
另一方面說明也許reversed discrimination還真的沒有確切的法律定義?
回復 | 0
我的名片
椰子
註冊日期: 2008-02-25
訪問總量: 5,052,225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幫助宣傳中國功夫網站 wushuw.com
最新發布
· 哥哥的畢業典禮
· 這也是美國:一個中國學生受到的
· 原住民陳屍街頭引發社區憤怒:記
· 十九天:回國感悟
· 《誰殺害了陳果仁?》精彩影評
· 給我鍾愛的電影 La La Land
· 2016年回國感受:賣粽人
友好鏈接
· 葉子:卻道天涼好個秋
· 別煮啦:別煮的博客
· Ottewell:Ottewell的博客
· 偶燈斯陋:偶燈斯陋的博客
· 秋秋:海闊天空
· 北雁高飛:北雁高飛的博客
· 雨露:雨露的博客
· 又一蠻夷:又一蠻夷
· 怡然:怡然博客
· 白凡:白凡的博客
· 轉悠:沒事瞎轉悠
· 曉竹:曉竹之家
· 百草園:百草園
· 寄自美國:寄自美國的博客
· 夏天的霧:夏天的霧
· 立青:立青的博客
· 熊小熊:熊小熊的小小天空
· 名子:名子的博客
· 昭君:昭君的博客
· 笑咪咪:我思故我在-自由的心
· Rondo:Rondo的博客
· 楚梅小居:楚梅小居的博客
分類目錄
【2016年回國記錄】
· 2016年回國感受:賣粽人
· 2016年回國感受:見老同學
· 2016回國感受:回家
【隨筆(3)】
· 十九天:回國感悟
· 一月二十一日全美“女性與社會全
· 想給林丹寫幾句話
·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test)
· 紀念小鈴鐺(Bruno)
【隨筆(2)】
· 謝謝張賢亮
· 三藩的風
· 鄉情同學情:聚散兩依依
· 令人難忘的美國青少年羽毛球比賽
· 雲也溫柔
· 2013春晚的女性掌權特點
· 我看莫言諾貝爾文學獎感言
【思考(2)】
· 這也是美國:一個中國學生受到的
· 這是2016年還是1916年?在自己的
· 少暴露亞裔特質就能被名校錄取?
· 給“種族苦情者”標籤的主人識字而
· 談種族不該是任何一位美國總統的
· 高等教育中的亞裔與太平洋裔APAH
· 簡談目前美國的制度性歧視
· 社會學對我的影響
【我的小貓咪】
· 昨夜
· 家有小貓咪(照片)
【思考】
· 《誰殺害了陳果仁?》精彩影評
· 陳果仁後美國人怎樣看“模範族裔”
· 陳果仁後美國人怎樣看“模範族裔”
· 從“對毒品宣戰”到今天Ferguson黑
· 一位在港居住的朋友對於小童小便
· 培育社會學想象力的三個思維方式
· 像社會學家一樣去思考 (譯文系列
· SCA-5是配額制度所以違背“平權法
· 由於ABC事件:推薦一本講述排華
· 看李春燕面對CNN採訪華人抗議游
【小詩】
· 給我鍾愛的電影 La La Land
· 你的拉赫瑪尼諾夫
· 幸福在海邊存着 (外一首)
· 黑與白:無限延伸的旋律
· 寫給一個精神病人的時代
· 握手我的對手我永遠的朋友:寫給
· 人生最初的愛戀(詩)
· 音樂如月光
【蛇年2013】
· 除夕夜歸辯論隊:手機短信
【我看槍支控制】
· 美國學生和國際學生對槍支控制的
· 與學生討論槍支控制的問題
【社區學院二三事】
· 《誰殺害了陳果仁?》精彩影評
· “我也不願被稱為白人呢”
· 有一個人被殺害以後
· 幾位美國青年對交換配偶的看法
· 無語!!!康州小學槍擊!!!
· 我的欣賞和感謝:給我的學生
· 向你致敬,我的學生志願者!
【家有蘆花雞】
· 給我的母雞peachy
· 紀念我的好雞Berry
· 窗外的驚悚:老鷹抓雞
【2012回國隨筆】
· 那天我們去神龍潭:山頂農家飯
· 那天我們去神龍潭:竹林,竹林
· 人生雙軌線
【學會生活】
· 春花爛漫的六月八日(組圖)
· 粽子和芍藥
· 一個可愛的紀念日
【偶爾隨筆】
· 後院花紅
· 從中國好歌曲里看新中國人的崛起
· 今年的第二場雪
· 月亮是文學的母親
· 馬路上動人的一幕
· 我記憶中的一位大學少女
· 今天是“dead day”
· 費翔費翔,重見費翔
· 龍來了:春節有感
· 這樣的午後
【二人世界(3)】
· 謝謝你,我的愛人
· 青春的回眸(3):重訪918房
· 青春的回眸(2):懷念研宿918房
· 青春的回眸(1):我們的20年
【教學日記(3)】
· 你學到了什麼?社會學概論課學生
· 種族主義的另外兩種邏輯謬誤(續
· 種族主義合法性謬誤和門面主義謬
· 種族主義的五種邏輯謬誤:個人主
· 種族不平等是“依代際來積累的”(
· 21世紀美國的種族主義:一個癌症
· 21世紀美國的種族主義:一個癌症
· 網友評論“真愛究竟是什麼?”輯錄
· 真愛究竟是什麼?對愛情的探討
· Who Killed Vincent Chin? ?(
【季節的收穫(2)】
· 夏日盛開的玫瑰
· 今年孩子們刻的南瓜 (獨家圖片
· 平安夜的驚喜:雞下蛋了!(微博
· 秋葉私語
· 我的小花園
· 謝謝五彩教做鮮肉月餅
【做媽媽做爸爸(2)】
· “他們不太懂得這裡的文化…”
· 女兒對“你長大了想做什麼?”的回
· 女兒是我的行為監察人
· 寫給兒子的十八歲生日
· 我愛Valentine’s Day
· 聖誕禮物中的細心
· 孩子們寫給父母的聖誕信
· 家有少男:“你們講話不要那麼大
· 女兒病中感悟
· 寫給兒子的15歲生日
【了解美國(1)】
· 原住民陳屍街頭引發社區憤怒:記
· 今晚Open House: 兒子的高三老師
· 亞裔美國人在入學申請時受歧視嗎
· NRA (國家來福槍協會)對12/14
· 一位受害者姐姐寫給總統的信
· 我看到了20個孩子美麗的照片
· 值得感謝的幾個人
· 一個不容錯過的NPR關於種族主義
· 給兒子高中的辯論比賽當裁判
· 一位華裔美國士兵之死
【我的母親父親】
· 我的奶奶(二)
· 我的奶奶(二)
· 我的奶奶
· 媽媽寫的生日祝賀信
【生活點滴(10)】
· 蘆花雞與直升飛機:奇談怪論筆錄
· 來到了青少年地區羽毛球超級比賽
· 一個美麗的“錯誤”
· 我們家的兩隻蘆花雞
· 小提琴老師和她的兒子
【孩子的作文(3)】
· 哥哥的畢業典禮
· 牛牛的中文詩“風”
· 小作文:兒子寫給雨果的一封信
· 女兒的作文:冬天
· 兒子作文:辯論比賽
· 兒子作文“我的初中的最後一天”
· 女兒作文“我們家的小花園”
【讀與聽的筆記(2)】
· 紀念陳果仁被害30周年
· 張維迎教授談《語言腐敗導致道德
· 英國和美國街頭暴亂的互相借鏡:
· 淺議時代周刊《歐洲的終結》一文
· 由健康保險法挺過了聯邦第一輪法
· 美國經濟衰退與婚姻不再傳統有關
【影視欣賞(2)】
· 進藏女兵的詩意愛情(2)
【深深的感動(2)】
· 小貓“小鈴鐺”
· “我們一生都會有做老師的時候”
· 中國遠征軍:永不隕落的靈魂
· 校巴站邊的母親和她的小孩
· 兒子八年級畢業典禮
【短文】
· 請教關於申請大學的兩個具體問題
· 與葉子惜別 (微博)
· 為名子寫點兒什麼
· 清華畢業的千萬富翁《一虎一夕談
· 兒子學武術後(微博三則)
· 初中畢業快樂,兒子!(短文)
【女友(2)】
· 我的漂亮女友(2):咱們的江姐
· 我的漂亮女友(1):美的解讀者
【靈機一動寫的東西】
· 今夜有雪
· 瓊海高鐵站的那抹綠
· 生活氣息
· 給珍惜親情的朋友們
· "我不再背15萬的挎包了”(微
· 誰才可能隨遇而安?
· 充滿陽光的屋子
【我看人生】
· 一位海歸的來信
· 海歸海不歸:何妨就讓我們互相羨
· 談談海歸和愛情的轉化
【海南的回憶(1)】
· 海南,我心中的海南4:木薯、木
· 海南,我心中的海南(3): 玩捉迷
· 海南,我心中的海南(2):四歲
· 海南,我心中的海南:我們住的平
【椰公專欄(9)】
· 椰公:“毛澤東是當今中國的一面
· 椰公:占領運動的國際視野
· 椰公:俄國總統說“打羽毛球的人
· 椰公:同中國親友通電話和電子郵
· 椰公:通用核心課程----美國中小
【雜文(6)】
· 五年博客路
· 生活本身就是在跳舞
· 開博三周年:也談從網絡攻擊看人
· 網事如煙,隨煙而逝
· 我看Amy Chua的《為什麼中國媽媽
【深深的感動(1)】
· 贊聰敏勇敢的大雁兒(北雁高飛)
· 你是我深深的感動
· 不僅僅是眼淚和感動:紀念Tuscon
· 博友聯名平安夜快樂
· Life is too beautiful to skip
【2010年回中國點滴(4)】
【2010年回中國點滴(3)】
· 中國變了嗎?回國行十二篇
· 上海的城市性格與歷史的關聯:回
· 在西安遭遇了這樣一位司機:回國
· 我的公公婆婆:回國行第九篇
【2010年回中國點滴(2)】
· 廬山的個性,廬山的美麗
· 一個明星女孩:回國行第七篇
· 綠茄子的感悟:回國行第六篇
· 在廣州看專科醫生:回國行第五篇
【2010年回中國點滴(1)】
· 擁擠的廣州擁擠的辦證中心:回國
· 廣州東山湖公園:回國行第三篇
· 女兒的苦惱:回國行第二篇
· 我回來了:2010年中國行之第一篇
【雜文(5)】
· 我是一個不願苟且的人:陳凱歌在
· 想念不再在這裡寫東西的幾個人
· 深深地感動:紀念抗美援朝戰爭60
· 我的小小聲明
【生活點滴(9)】
· 女兒學會游泳對我的啟發
· 生活中的談話(1)
· 兒子對什麼是幸福的理解
· 一件小事:對父母說話夾英文
【社會學思考(5)】
· 萬維網站導讀有傾向性是好事還是
· 愛就是一切嗎?戈爾夫婦40年的婚
· 關於成功和不成功
· 英語啊英語,做你自己
【做媽媽做爸爸】
· 櫻花散落里的母親節
· 我和兒子的一場暴風式談話
· 和我的兒子談性教育
· 兒子要cool不要再練piano
· 一個“四腳並用”的媽媽:卡通分享
· 愛的日記:母親節
【20年後來相會(2)】
· “你還沒有換老婆?太落伍了!”
· 往國內網站放文章遭遇“敏感詞”實
【小小衣櫥(1)】
· 我在廣州買衣服之二:三川之外
· 我在廣州買衣服(圖示):2010冬
【生活點滴(8)】
· 媽媽,我永遠記得你那句叮嚀
· 女兒的第一次鋼琴評審
· 給兒子13歲生日的一封信
· 孩子們寫給奶奶的生日信(圖)
【椰公專欄(8)】
· 椰公:農村老家的變化
· 椰公:從“戀愛自由”到“言論自由”
· 椰公:學校有色人種教師的活動
· 椰公:溫家寶,奧巴馬,美國主流
【懷舊一點點(2)】
· Ottewell的《也聊豆汁兒》帶給我
· 何妨就讓我們互相羨慕?
· 由連環畫《傷逝》想起的
【社會學思考(4)】
· 校園社會運動:馬賽克
· 從“我”到“我們”:少數族裔,走到
· 學生所理解的反向歧視---與高天
· 當我問了當地精英學校的教授一個
【我的性別視角(1)】
· 聊聊女性要不要工作的話題
· 媽媽織毛衣、女性的傳統與現代
· 溫柔地殺我們:廣告中的女性形象
· 性別是“做出來”的
【20年後來相會(1)】
· 相見:20年同學聚會散記1
· 同學聚會是一場“成人遊戲”
· “如果你們不出國,現在會怎麼樣
· 我們是兄弟,我們是姐妹
【椰公專欄(7)】
· 椰公:西藏,一個說不完的話題
· 椰公:一位美國CEO對中國經濟的
· 椰公:“誤導”,谷歌的商業模式
· 椰公:秋天的晚上
【二人世界(2)】
· 因為有愛 (重貼一首詩)
· 關於愛情:我的新年感悟
· 小雨中的你
· 我和我的老公
【教學日記(2)】
· 甦醒(1):一個學生從課堂裡帶
· 同性戀學生給我出了道難題
· 1963年9月15日,Birmingham Sund
· 終於等到了讓我動容的Re-do:對
【自己笑自己(2)】
· 漏斗如我
· 自己笑自己:咱怎樣應付上課打盹
【雜文(4)】
· 答各位網友評論的信:出國已經不
· 謝謝新天地:心底的鄉情
· 一場改變誤解的平權法案Affirmat
· 一跳解千愁嗎?想起我讀研時也有
【在美國的中國人(1)】
· 在美國的中國人:朋友的幸福農場
· 她:“我這輩子已經完了”(國人百
【小詩系列(2)】
· 多年以前和現在(外一首)
· 我愛你,中國
【Reading Journals(2)】
·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結束文革的時
· Obama 明天會說什麼?
【論壇(2)】
· 目前最嚴厲的移民法案可能在Alab
· 看溫家寶總理答記者招待會印象
· “消費主義與精神成人”:夏中義演
【雜文(3)】
· 我和孩子一起學中文(續)
· 母子同寫:孩子怎樣學中文
· 小議“中國媽媽”
· 為什麼大多數人並不寫博客?
【孩子的作文(2)】
· 少年對《雙城記》兩段的翻譯
· Rosie作文:秋天
· 牛牛黃石公園日記(駝鹿 Moose)
· 牛牛黃石公園日記(熊)
· 孩子的作文:怪石城堡(另一篇)
【椰公專欄(6)】
· 椰公:學生們怎麼看醫療改革
· 椰公:海外華人學者應該具備更強
· 椰公:中國人在美國生根、開花、
· 椰公:新疆7.5和拉薩3.14
【季節的收穫】
· 今年感恩節爬梯的幾個菜:謝謝歐
· 請北雁高飛和葉子指教窩頭做法
· 火雞節的火雞:請歐陽峰檢驗
· 櫻桃紅了(圖)
【Reading journals】
· 一個戴着種族面具的警察濫權案?
· 美國的醫療保險公司有多黑?
· 新醫改:一個兩黨嚴重分歧的健康
· 資本主義危機、全球化與道德危機
【生活點滴(7)】
· 小小的背影(帶圖)
· 靜靜的哥倫比亞河(圖)
· 哭Lucile
· 想念爸爸
【孩子的畫】
· 全家來畫一隻貓(組圖)
· 我們家的群體畫像
· 女兒(6歲)的畫:2009
· 兒子的畫:2009
【雜文(2)】
· 新疆7.5事件引起的一點思索
· 把青春進行到底
· 我在台灣看到的一些民運人士
· 在六四的鏡子前照照自己
【愛的日記(1)】
· 愛的日記:修養
【說說女人吧(2)】
· 喜歡陳蓉
· 喜歡陳果
· 我獨愛潘虹
· 女人有中間的路可以走嗎?
· 為了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母親
【小詩系列(1)】
· 上學了:寫給孩子們開學的第一天
· 巴黎,我夢中的愛人
· 想起了你
· 哦,西雅圖的春天!
【教學日記】
· 種族主義學生作業後面的故事(續
· 令我倒吸涼氣的兩份種族主義學生
· 教學日記2: 結婚一分鐘,學位要
· 教學日記:離婚文化和言論自由
【椰公專欄(5)】
· 椰公:一個俄羅斯人評6.4.
· 椰公:我在6.4中的所見所聞(二
· 椰公:我在6.4中的所見所聞(一
· 椰公:拉薩
【種族話題】
· 在美國的中國人是美國人嗎??(
· 在美國的中國人是美國人嗎??(
· 在美國的中國人是美國人嗎??(
· 小孩與種族環境、種族歧視
【《大家》論壇(1)】
· 韓美林的大實話(真理)
· 別了,我熱愛的《大家》欄目!
· 文化大家余光中:鄉愁,無盡的鄉
· 《大家》系列1:物理學家丁肇中
【詩天地(7)】
· 你是一條河:給爸爸
· 每天我們一起去上學(外兩首)
· 春節是什麼 (另:09春晚印象)
· 今夜的美國星光燦爛
【社會學思考(4)】
· 第一代中國人在美國自我感覺是主
· 萬維博客還是像一家人:從昭君回
· 口音
· 一件小事:我遇到了種族歧視嗎?
【香港,美麗的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致2013新生歡迎
· 我在香港買衣服(4):薰衣草In
· 我在香港買衣服(3):驚鴻一瞥
· 我在香港買衣服之二:鄉村風格La
· 香港,香港,我在香港買衣服 (1
【生活點滴(6)】
· 意外收穫:在西雅圖美美地蹭了一
· 那兩顆釘子也扎在了我心上
· 自己笑自己:騎單車不會停車,等
· 難忘的2008女兒生日party
【舊日的小文】
· 熒屏上的郎朗印象
【雜文(1)】
· 中年是一杯濃茶
· 想想:是做家庭主婦還是工作媽媽
· 患得患失的我
· 誰才是真正的土包子?
【孩子的作文(1)】
· Seattle動物園;Seattle的植物
· 女兒Rosie的詩:小星和小月
· 姨姨來美國
· 哥哥妹妹的小作文:我的小白魚
【懷舊一點點】
· 心動
· 中文大學的杜鵑花
· 你好,我是86級
· 部隊出來的孩子:初中生活拾零
【詩天地(6)】
· 下大雪啦!(圖片與小詩)
· 你是我夢中的江南
· 有一輛夢中的舊單車
· 所有的苦難
【女友】
· 我的漂亮女友 (1):結緣
· 在九樓重病房門口的感悟
· 女友之二:相忘還是不相忘?
· 好朋友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社會學思考(3)】
· 奧巴馬多大程度上代表了黑人的利
· 現代種族主義是真的嗎?Is Moder
· 奧巴馬當選表示種族主義被扔進了
· 美國的歷史在今夜被改寫
【葛人葛事】
· 葛人葛事之四:搞笑夫妻
· 葛人葛事之三:論文答辯?好“惡
· 葛人葛事之二: (兒童不宜啊)
· 葛人葛事之一: 大擺烏龍的王醫
【自己笑自己】
· 世界上最短的笑話博客:雪就是錢
· 自己笑自己之三:因為英文不好而
· 自己笑自己之二:專找有“眼睛”的
· 自己笑自己:我在加油站給自己“
【生活點滴(5)】
· 她是一位真正的美人
· 今天的家長會:一個天賦學校老師
· 我愛你,女兒,你啟發了我
· 悄悄地請悄悄話作者吃一頓
【難以分類1】
· 不知你能否打開悄悄話和寫悄悄話
· 謝謝編輯工作,博文失而復得
· 你發文章或詩會亂套嗎?
· 朋友,一路走好
【隨感1】
· 郵局裡的聖誕氣氛
· 因為孤獨而寫博
· 其實我們都喜歡看到別人說實話
· 我喜歡出名前的人
【椰公專欄(4)】
· 椰公:裁員 – 大學也吃緊了
· 椰公:我和寧鉑的關聯
【孩子的世界(3)】
· 女兒的四幅畫和兒子的五虎上將圖
· 暑假最後一天了:馬和蝴蝶
· 兒童世界----兄妹倆的畫:牛牛和
· Rosie 的畫和中文字
【孩子的世界(2)】
· 寶貝,你們真的長大了(親子日記
· 兒子懂事了:向四川災區捐款
· 牛牛的畫
· 牛牛作文二:城市的秋葉
【詩天地(5)】
· 如果生活總是充滿了陽光
· 我斜對面的房子要賣了
· 夕陽,我想去看你
· 五月我們在馬丁街的最後一夜(附
【詩天地(4)】
· “有一種純粹的喜悅……”
· 今夜 中國微笑着入眠
· 愛您,爸爸 (再試一次)
· 父親,一個溫情脈脈的名字
【詩天地(3)】
· 你可以總是靜靜地思念一個人(三
· 暫別可以,不要永別:有感於近來
· 為了心中的同一首歌
· 你是最美麗的人民教師:給袁文婷
【詩天地(2)】
· 心繫四川災區
· 媽媽,好想你
· 永恆的愛 (Sweet Home Alabama
· 生日快樂,寧!(外一首)
【社會學思考(2)】
· English only?一場關於English
· 婚姻與家庭課上的一對曾經的“小
· 我的幾個“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學生
· 一場交鋒:大學裡的奧林匹克運動
【生活點滴(4)】
· 雞蛋花和人生:也寫給曉竹
· 親情日記:女兒上學第一天(另三
· 我們的新家照片
· Austin郊外的晚餐
【生活點滴(3)】
· 難忘的河邊走 Unforgettable Riv
· 回復《因上網而鬧的笑話》的朋友
· 關於我上網而鬧的笑話
· 知足、惜福:我和媽媽星期四通電
【2008夏天的中國(3)】
· 成都女子:悠閒是一種平衡
【2008夏天的中國(2)】
· 回鄉記:四川結語 這裡是成都
· 回鄉記:四川女人厲害,男人趴耳
· 都江堰受災的一組照片(續)
· 2008回鄉記:走進都江堰:觸目驚
【椰公專欄(3)】
· 椰公回拉薩(4):拉薩3.14的痕
· 椰公回拉薩(3):拉薩街頭
· 椰公回拉薩(2):初到拉薩(照片
· 椰公回拉薩(1):飛往拉薩的飛機
【椰公專欄(2)】
· 椰公西藏生活回憶八----結束語
· 椰公西藏生活回憶七----胡耀邦西
· 椰公西藏生活回憶六----我的藏族
· 椰公西藏生活回憶五----我的藏族
【生活點滴(2)】
· 想念衣服
· 流浪漢對我們那麼一笑
· 兩地之秋
· 椰子的自白:兼回笑眯眯評論
【2008夏天的中國(1)】
· 2008回鄉記之三:可親可愛的成都
· 2008回鄉記之二:美麗深情的杜甫
· 2008回鄉記之一:成都印象
· 回來的感覺真好:兼椰子回國系列
【人在旅途】
· “人不留人天留人”:意外得來的兩
· 轉眼開博已一年
· 只要同行就別說再見:給我的萬維
· 我怎麼哭了:參觀Austin的 L. B.
【說說女人吧】
· 有這樣一位美麗的伊朗主婦
· 又見楊瀾
· 做精緻女人還是做真實女人?
· 女人四十
【電影欣賞】
· 進藏女兵的詩意愛情(1)
· 在監視別人的時候發現了他的“自
· 推薦一部十分獨特的電影:鳥巢
· 生命的重生:不可不看的南非電影
【椰公專欄(1)】
· 椰公西藏生活回憶四----拉薩生活
· 椰公“西藏生活回憶三--七十年代
· 椰公的"西藏生活回憶----進
· 椰公的“西藏生活回憶----進藏原
【詩天地(1)】
· 一個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
· 初春的傍晚 (詩)
· 無名小站 (詩)
· 看了對3月14日拉薩事件的報道我
【感謝生活】
· 感謝生活(寫在一、二後面的話)
· 今宵難忘:給萬維的朋友們
· 感謝生活 (二)
· 感謝生活 (一)
【好文共賞】
· (ZT)"Model Minority&quo
· 認識你的時代,帶領你的時代(ZT)
· 柴靜和王安憶演講摘錄
· 和你一起,慢慢變老:電影“返老
· "有一窩野蜂就夠了"(Z
· 言傳身教 (轉貼)
· 讀看家狗的“婆婆”
【平凡而難忘的人】
· 想起了我們所里的老范
· 我那遙遠的梁公公
· 平凡而難忘的人:我的附小班主任
· 平凡而難忘的人:賣玉女子
【社會學思考(1)】
· 校園槍聲猶然在耳:一個永遠的問
· 婚姻與家庭課堂趣事之一
· Michelle Kwan (關穎珊)是美國
· 一場關於種族歧視的爭論
【二人世界】
· 你是……
· 秋天象徵了愛情的顏色
· 二十年間的兩首詩:1988 和 2008
· 一句愛的至理名言:Juno觀感
【孩子的世界(1)】
· 兒子的中文作文“我與畫畫” (外
· 兒子豐收和女兒的空籃子:Easter
· 牛牛的畫:全班第一名
· 兒子沒獲選參加鋼琴演奏(Recita
【文化比較】
· 中美學生與老師關係的文化比較:
· 一場無意中涉及了政治的晚餐談話
· “三十五個夏天”
· 你要對自己好一點
【生活點滴(1)】
· 一切都是贅肉……
· 親情日記:女兒的一聲“媽媽”
· 兒子沒獲選參加鋼琴演奏(Recita
· 兩個孩子爭一個雞頭的故事
存檔目錄
2019-08-01 - 2019-08-01
2018-01-03 - 2018-01-24
2017-12-13 - 2017-12-13
2017-02-10 - 2017-02-27
2017-01-23 - 2017-01-23
2016-12-01 - 2016-12-01
2016-11-18 - 2016-11-18
2016-10-05 - 2016-10-09
2016-04-18 - 2016-04-18
2016-02-15 - 2016-02-20
2015-10-05 - 2015-10-05
2015-09-09 - 2015-09-15
2015-07-23 - 2015-07-29
2015-04-26 - 2015-04-26
2015-03-26 - 2015-03-26
2015-02-15 - 2015-02-15
2015-01-31 - 2015-01-31
2014-12-07 - 2014-12-26
2014-11-02 - 2014-11-27
2014-10-28 - 2014-10-28
2014-09-28 - 2014-09-28
2014-05-05 - 2014-05-05
2014-04-12 - 2014-04-30
2014-03-16 - 2014-03-20
2014-02-05 - 2014-02-25
2014-01-03 - 2014-01-28
2013-12-05 - 2013-12-22
2013-11-03 - 2013-11-29
2013-10-06 - 2013-10-06
2013-08-10 - 2013-08-21
2013-07-09 - 2013-07-28
2013-06-07 - 2013-06-13
2013-05-01 - 2013-05-12
2013-04-01 - 2013-04-28
2013-03-03 - 2013-03-17
2013-02-09 - 2013-02-25
2013-01-09 - 2013-01-29
2012-12-08 - 2012-12-25
2012-11-11 - 2012-11-22
2012-10-04 - 2012-10-29
2012-09-03 - 2012-09-25
2012-08-31 - 2012-08-31
2012-07-03 - 2012-07-25
2012-06-10 - 2012-06-23
2012-05-13 - 2012-05-29
2012-04-01 - 2012-04-23
2012-03-04 - 2012-03-26
2012-02-02 - 2012-02-14
2012-01-01 - 2012-01-26
2011-12-02 - 2011-12-29
2011-11-01 - 2011-11-21
2011-10-05 - 2011-10-28
2011-09-02 - 2011-09-30
2011-08-06 - 2011-08-22
2011-07-03 - 2011-07-31
2011-06-02 - 2011-06-30
2011-05-07 - 2011-05-23
2011-04-02 - 2011-04-16
2011-03-17 - 2011-03-30
2011-02-05 - 2011-02-28
2011-01-01 - 2011-01-29
2010-12-08 - 2010-12-26
2010-11-14 - 2010-11-30
2010-10-17 - 2010-10-31
2010-09-06 - 2010-09-23
2010-08-24 - 2010-08-31
2010-06-01 - 2010-06-25
2010-05-07 - 2010-05-28
2010-04-06 - 2010-04-25
2010-03-01 - 2010-03-25
2010-02-02 - 2010-02-28
2010-01-22 - 2010-01-31
2009-12-06 - 2009-12-13
2009-11-07 - 2009-11-29
2009-10-01 - 2009-10-31
2009-09-02 - 2009-09-28
2009-08-01 - 2009-08-27
2009-07-04 - 2009-07-31
2009-06-01 - 2009-06-29
2009-05-02 - 2009-05-31
2009-04-02 - 2009-04-26
2009-03-01 - 2009-03-31
2009-02-01 - 2009-02-27
2009-01-12 - 2009-01-25
2008-12-05 - 2008-12-29
2008-11-01 - 2008-11-29
2008-10-03 - 2008-10-17
2008-09-01 - 2008-09-30
2008-08-23 - 2008-08-30
2008-06-01 - 2008-06-19
2008-05-02 - 2008-05-31
2008-04-04 - 2008-04-29
2008-03-02 - 2008-03-27
2008-02-26 - 2008-02-28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