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可能随遇而安? 椰子 这是一篇由于一位朋友要远走高飞而引发出来的文章。一个人要带着家离开一个城市,应该有一些说得出台面和说不出台面的原因。我的猜测和观察都可能是很浅薄的。就此说明。 这是一个冷飕飕的夏日黄昏,五个彼此熟识的女士,约好了六点在一个饭店里聚会,为其中一位刚决定接受佐治亚州一个公立大学的工作的女士送行。 五个人里只有我在另一个两年制college里工作,她们四位都在同我先生一个university不同的系/部门工作。 要离开这里的是韩国人,是图像设计方面的专家。在这里工作了三年。是这里的tenure track工作把她带来,而今她又决定,回到她来之前工作的那个学校去,回到她以前的工作环境,以前的生活的城市,那是一个她热爱的大城市----亚特兰大。 我就能猜得到,这样的送行晚餐会让仍然留在这里“捱生活”的人心理上起点涟漪。教电影的女士说,她一听到她要离开这里的消息就开始去自己的job listing上找工作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我们这个城市多么多么沉闷,就是连外地来的白人都看不下去这里那种单调的人口组成。三位女士(即要走的那位和另两位没有孩子的女士)还奇怪这里怎么会被家长们认为是教育孩子的天堂(因为在这个城市的网页上,公立教育一直是一个亮点)。言下之意,一个充斥着一种人种(白人)的城市,怎么会是教育小孩子的天堂呢? 要走的女士说,她有一位白人朋友听到她得到这里的大学工作时,就说:“你肯定不能在那里survive,我在那里呆过,我呆不下去,所以你也不可能survive。” 她的经历无非说明,她的白人朋友不幸而言中了。 教电影的人说,这里令人衰老,她时常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问自己:不知道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因为是这个城市使她老了? 我觉得很多女人对“要永远年轻”这一效果抱有一种近乎贪婪的渴望。她并不显老,而且因为是会拍电影的人,她有职业的魅力。所以我很真诚地说,你不会老,因为你很有创意,你是永远都不会老的。她笑笑,不置可否。 我看着大家,我想每一个人老或者不老,都有自己的原因。年纪是一个原因,但是生了孩子而且要操劳恐怕也是一个原因。在座的没有孩子的,都是很苗条的,皮肤特别光洁,笑起来没有一点褶子。当然不排除有人就是生了孩子,也苗条,皮肤照样光洁。 大家说,这里的气候不好,很干燥。皮肤干燥难以保养。 大家又说,这是一个丑陋的城市,人长得丑。这里的大学生看起来没有大城市的好,穿着打扮很土,有人还会穿着睡衣去上课。其实不需要太多钱,只要有新潮的意识,一样可以打扮得很新潮。 这是一个可以在黄昏,在downtown优雅地吃着晚餐的女人圈子,人们的抱怨并不是物价涨了,也不是孩子不听话了,而是文化上的质疑和批评。所以这样的抱怨是带着思想的光辉的,是“高雅”的抱怨吧。 不是说少点抱怨吗?不是说要感恩吗?所以到底是该抱怨还是不抱怨?这令我想起另外的一幕:这是一群妈妈们国庆日在湖边看焰火时,在星空下聊天。 妈妈们说,这个城市真的不错,有山、有湖,露营、滑雪都很方便,景色又秀丽,这里挺好的。 这里去大城市也不远,很方便。 这里的白人长得很漂亮,有很多是北欧人的后代。人种好啊。 因为这里的种种优点,难怪人们会这样喜欢这里,说这里多好多好。难怪人们不愿离开这里。 由衷主张这种观点的妈妈们,有做建筑师的、做电脑的、做会计的、做生物学教授的。都是中国人。 这让人不得不想到随遇而安这四个字。“随遇而安”是一个海外华人嘴里出现频率特别高的词儿。这句话深意无限,对海外华人,它实在有着太多的含义和安抚作用了。问题是:当你在一个人人都爱去的城市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去修炼随遇而安这个境界。因为你到的地方,是别人都向往的,所以用不着劝自己,你就已经安了。 所以,随遇而安,是对不得不去了一个不怎么样的地方的人而言的。这时候,你要问自己:我该怎么办?是安,还是走?这又要取决于你的本事、你的工作好不好再找、你经不经得起折腾、你想不想折腾。还有,你的家庭的态度。 人人都会不满,但是不等于不满就可以抬腿走人。什么人能走得比较爽快、潇洒呢?换句话说,什么人才可以不随遇而安呢?从坐在这个说不出哪国风味、但是颇有情调的饭店里的女士们,就可以看到,是那种没有家的“拖累”,一个人吃饱即全家不饿的单身女人,或者是老公是配角,是跟着妻子走天下的这种家庭结构的女人。要走的女士,属于后面这种情况。想走的电影专家,是前面那种情况。还有一位也不满意,但是因为在这里的位置不错,所以走不走是嘴里的一个话题,但不会付诸行动。 那群坐在湖边欣赏焰火的妈妈们,她们是跟着丈夫走天下的为多,她们也是职业女性,是她们特别容易满足吗?也是也不是。当女人有了孩子的时候,她们衡量世界的标准里孩子的东西就很重了,她们好像是学会了随遇而安。 同样的一个城市,在两群女性的眼里,会得出这样不同的评价,这是不是有点意思?我不想说谁是谁非,我只是对这个事实有点兴趣。 我看到的是,连抱怨其实都是一种近乎奢侈的东西,抱怨也是一种privilege。妈妈们都在学会不要抱怨,踏实过日子;不停地抱怨而换工作的行动属于单身女子或者学位高、挣工资养家的“领导”型女人。 这里还有一个学科的区别。对这样一个连许多外地的白人都嫌boring的城市,中国人嫌弃吗?好像不多。我想,除去白人更有资本(他们不是第一代或第二代)抱怨以外,另一个原因是否和这里的中国人多数是从事理工科、工商科的工作有关。而嫌这里diversity不够,很boring的中国人或者亚洲人,多数是从事社会科学、艺术、人文学科的,就是和我坐在一起吃饭的。看来,学科对人对环境的评价可能有影响。这种评价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客观上的事实。 我在哪里呢?在极度满意和极度不满的两端,我曾经是相当不满的。但是我的生活条件只能让我做到中立。我静静地听大学教授的抱怨, 也不加入对这里评价很高的妈妈们的赞歌。我折腾过,太多次地听到“随遇而安”、“心安之处就是家”这样的话,我在互相冲突的哲学观里跋涉。我知道,人并没有多少选择的自由,或者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而生活还是要向前走。 有人凑合着过,一辈子过去了。有人不愿意凑合,到处寻找一个符合理想的完美的“家”,也是一辈子。不同的际遇,不同的生活,不同质量的人生。不同的心气和胆量,就有不一样的结果。 还有,对于一个女人而言,说穿了,没有孩子的女人的人生,和有了孩子的妈妈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我和这几位坐在一起,我们有很多可以说的,但是另一面,也有很多无法深谈的话题。 对这个城市要做负面评价太容易了,一抓一大把。我不怎么说话,只是在听和提问题。最后,有一个说这里很isolated的女士又说了一句话: “相比另一家私立大学,我还是喜欢这个大学的学生。他们就是需要你push一下。他们很多是第一代大学生,不知道这个,不知道那个,但是只要你愿意教,他们还是愿意学也可以学会的。” 我想,除了惜别之情,这是唯一令我温暖的一句话,也是我逐渐在我的工作中体会到的东西。如果没有一群值得付出的学生,那么随遇而安对于我,恐怕只等同于“只要能和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平淡而安全的日子”。 我想我们都很熟悉的一种说法是,要把沉闷的日子想方设法过得有滋有味一些,等到了一定年纪,你就会明白,平平淡淡是最真。 我总感觉,到了一定年纪,人的生活是要靠一种哲学来支撑的。随遇而安是一种哲学,不安现状、勇于改变是另一种哲学。人们使用着不同的哲学,过着能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生活。就像高速公路上,你总是看到,以很快的速度向不同的方向开去的汽车。你自己也是其中的一辆汽车。 2011年7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