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就让我们互相羡慕? ----当我回首35年前 在图书馆里一个安静的沙发上,我看起一本刚才在青少年小说的书架上随手拿下来的一本书,《蓝色茉莉花》(Blue Jasmin,作者Kashmira Sheth), 一个南亚女孩手里举着一朵小小的蓝色茉莉花的封面照片吸引了我。 头几页说一个女孩Seema要跟随父母从印度到美国去了,她的好伙伴,一个男孩闷闷不乐,男孩说道(以下是我翻译的):“再也不会一样了。在Rakshabandhan吃着好东西,而没有你一起吃一点意思也没有。我还得给你寄礼物去。我看不到你脸上的那种惊喜。” “Raju,你可以在我回来时给我这些礼物啊。”(小说中的我说道) “啊,每十年你才回来一次!你记得吗……” (见小说第七页) 吃晚饭时Kaka对Pappa说,“带Mela去美国吧,但是把Seema留下来和我们在一起。” Dadaji 同意着,说,“Suman, 我想这是个好主意。一棵植物还是在她自己的土壤里长得最好(The plant flourishes best in its own soil.)Mela太小,得和你们在一起,但是把Seema 留在这里吧。” (第九页) The plant flourishes best in its own soil. 植物还是在自己的土壤里长得最好----这句话一下子直接击中我心,像弹琴时拨起了一根重音弦,余音在我心里久久地回响着。 我是一棵离开了自己的土壤的植物,30多岁来到美国,我能在这里繁茂昌盛吗?我的孩子在这里长大,这里是他们的土壤吗?在家里的土壤是半中文,出了家门就是纯英文,就是孩子,也不全是在这个土壤里。 阳光安详地抚照窗外,图书馆里是正在做功课的孩子们,我的7岁的女儿坐在地上看她自己选的一本书。一个画面突然出现在心里,那是一个35年前在海南岛两院到处捉蜻蜓、玩捉迷藏的女孩,谁会想到今天她会坐在图书馆里偶尔看起了这本印度美国人写的小说,而陷入了一种沉思呢? 一本小说里的几句话就可以勾起很多回忆。我仿佛看到一个6岁的女孩跑在海南橡胶林里,一个12岁的女孩在广州骑着车穿过中大校园去上中学,一个喜欢空想的、在青春期迷茫中度过了四年本科的大学生,一个在25岁重返校园、喜欢穿牛仔裙、开始思考的研究生,一个带着不到4岁的儿子和丈夫一起来到了美国的女子,一个如今儿子已经快要过13岁生日的妈妈。
岁月如书(注),哗哗哗已经翻去了很多页。我突然想起我在海南岛的小学同学们来了。我对童年的记忆是从海南岛开始的。70年代的海南岛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地方,在江浙生活惯了的父母觉得在吃东西等方面都不习惯,特别是妈妈,常想念家乡的大闸蟹,但那里真真是我的天堂,我的乐园;后来我们家由于爸爸而调动到广州去了。 我的很多小学同学现在都在海口,他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像中国别的省份的人一样。但是他们和别的省份的人不一样的一点是,他们知道自己父母是被派到海南工作的,如果不是派去,那么他们将在父母家乡的省份生活,或者考大学后留在当地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大学上的是海南自己的学校,毕业后就留在海南,能在海口已经是很好的归宿了,他们相当于是一辈子“扎根”海南了。 现在我才突然明白他们留在海南的原因,并非他们主动愿意如此,而是因为他们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还是比很多内地人有限,他们受当地教学资源、师资不充裕的限制,所以他们作为在海南的广东考生(那时候海南还属于广东省管辖)只有考海南的大学的优势,而上了那里的大学后,留在当地就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了。 我小学四年级就跟着父母走了,如果不走,我的人生会怎样?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记得有许多年我一直在问自己这种问题,答案多数是我也会是一个海南人,像我的同学们那样。1986年当我考上大学那年,高中的最后一个暑假我独自一人乘船跨过雷州半岛,回到阔别七年的海南岛去看我日思夜想的小学同学们,那一次旅行真是无忧无虑,快乐极了。可惜好几个很要好的小学同学却考得很不好,他们决定重读一年再考。所以,我能感觉到他们那种既羡慕我又自愧不如的心情,我无所适从,那时候我仍然不明白他们的升学机会和教学质量与身在广州的我不一样,我只是猜测他们贪玩、不够尽力。后来在1988年和2000年回过两次海南,他们仍然是羡慕在广州的我、在外面读书的我。被一群人彻头彻尾地羡慕的感觉其实并不好,我感到孤独,因为我和他们总是不一样。 关于海南,我总有说不完的话。海南给了我太多,她给了我一个人可以祈求的最美好的童年,也给了我因为无法和童年伙伴一起长大而带给我的一种少年才有的伤感。而童年的回忆是和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四年级都是在一起的一个班集体连在一起的,也是和我们住的那栋平房里十二户人家的孩子连在一起的,这种集体取向的童年生活足以让我一生感激和怀念。 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的小学同学以及初中同学是最最珍贵的,因为那时我们毫无城府、毫无心机、毫无虚荣,随着一个人上的学越久,人的竞争心理、虚荣心以至于嫉妒心都会增加。 我也想起来现在国内有一种论调就是认为中国会超过美国的,成为世界强国的,这样在美国的海外华人也就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了,甚至还该自惭形秽了,国内人有一种扬眉吐气的心情。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人,我非常理解这种心情,受尽对民族苦难、国家受凌辱的历史教育的国人,需要一种东西来扬眉吐气,谁都会如此。只是我想说的是,我和我的还留在海南的小学同学们,虽然走的路不同,但是实质是一样的,我们不都是在用心去乘坐人生这一列单程火车吗?我们走的路不同,看到的风景不同,各自有欢乐有苦恼,他们羡慕我出国,并在国外生活(天知道这种羡慕还能持续多久),我羡慕他们随时可以有海鲜吃、有海风吹,而且说母语。他们没有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而我在美国估计用尽余生也不会有完全如鱼得水的感觉。 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我们生活的时代注定了有一大批人会以出国为荣,而出国后却会面对因异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体系完全不同而生出的一种孤独感,怀乡感,这是完全正常的反应,而在国内的人,也有因时代变化得极其快速而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无奈,也孤独,怀旧,所以我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其实会殊途同归,都走到对过去的怀念去了。人只能过一种生活,每一种生活都是有甘甜也有苦涩,对此谁都无须矫饰。 听人们寒暄时,总是一些你羡慕我我羡慕你的重重复复的老生常谈,也不知是出于真心抑或假意,那时我觉得人不必互相羡慕,过好自己的日子最好。但是现在我改变了想法,互相羡慕其实也是人的社会性格之一,是改不了的,因为没有人的生活是完美的(如果人不想自己骗自己的话),所以必然互相羡慕,这山望着那山高。国内的羡慕国外的,国外的羡慕国内的,那么,何妨就让我们互相羡慕呢?因为知道别人对我的羡慕,我会珍惜自己拥有的美好的东西;因为有自知之明,我会羡慕别人的优秀,我不至于因眼界狭隘而得意得忘形。 每一个人因为生存环境的特点都要面对自己的问题和挑战,我最向往的是,当我们见面时,我们能一起回首35年前,感受到生活对我们的塑造,也感受到童年的友情永远珍藏在心中。而且希望那份童真永远不变。 牵着女儿的小手走出图书馆,阳光是那么安详,风里含着早春的泥土融化和新芽绽放的气息,傍晚如此地清新动人,我对自己说:珍惜吧,平静的生活! 2010,3,19 注:本来这句是“往事如烟,日月如书”,听取浪宽和又一蛮夷的意见,改成这个样子,谢谢朋友们的细心阅读和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