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生活(写在一、二后面的话)
写完了感谢生活一、二后,好像心里还萦绕着一些欲言又止的话,干脆再写这“后面的话”。权当画蛇添足了。
记得06年夏天暑假的二十多个夜晚,我和先生等孩子们睡觉后开始看“半生缘”,是由张爱玲的同名小说改编的38集(或35集)电视剧,林欣如和蒋勤勤演女双主角。看到后来,记得每一集都要跟着剧中角色的爱情曲折流泪。不过这儿不说剧情,只说曼桢和沈世钧失散12年后,发现双方因当年一场误会和曼桢的姐夫搞的阴谋,已各自成家、生育,但因两人的爱毕竟从未消失过,故相约小酒馆,短聚了一场那个情节。其中有几句台词,我一世难忘。
曼桢:“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泪流下来了);
世钧:“曼桢……” (也哭了);
曼桢:“世钧…… ” (两人相拥而泣,无尽的情意,难言的痛楚,尽在那绵绵的却过了这村怕就没这店的相拥之中……)
我和我的先生,竟也控制不住地大哭起来了(可笑吧),那真叫一个泪雨滂沱呀!第二天好在不用上课或见人,眼睛跟两桃子似的。因为“我们回不去了”在我们心里引起的共鸣,决不只于这部别人的爱情故事,因为其实这句话对我们这个家和我对生活的选择也是非常相关的:一是为了家庭,我辞去国内母校的工作,回来这了,可是在春天申请的与先生同一城市的社区大学的教职没拿到,我没想过这第二度迈出中国大门来美国意味着什么吗?想过,虽然母校领导说了,你回来我们还照样欢迎,可谁会好意思这么“耍”人啊?再说我也经不起两个国家一个太平洋的这么折腾,劳命伤财的,所以,我知道我在广州的“事业”算是完了,这是回不去了之一;这一层我只能在心里想想,轻易还不能乱说,因为不是好多熟人见面不都这么寒暄着“女人要什么事业呀?把孩子教好就不错了”吗?;
要出来了过上几年才知道,一旦出国,就是一条不归路了。对许多人而言,即使国内再有机会,但因为这里的孩子教育、中国工作机会的可选择范围、环境、诸多因素,那就是想回也回不去,除非象许多一个单飞一个留守的家庭,但那有可能解体,孩子会受单亲家庭影响。所以,如果我撑着不回美国,到时我们的家万一以解散告终,那也是无可奈何的结局,这是其含义之二。所以,“回不去”一词意味着人生的大事,不能走错,一旦走错,就改了你的路线,下面都是收拾残局的事了。
记得一个海归写过一本书,已在国内出版,题目叫“人生落子无悔”,我没看过此书,但单是看题目,已让我热血沸腾了一把,可是无悔是不容易做到的。
生活中最难的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回答。对于我而言,我认为最难的是当你身处逆境的时候,你还能笑得出来;你的脸上,还常有微笑;你还能真心地说:我热爱生活,生活毕竟还是美好的。
我没拿到那份工作的整个2006年,觉得这儿欠了我的似的,就是秋天真去工作了,也是一肚子冤气无处申的郁闷。那时在这个现在工作的学校就一门课,一周去两个下午;我要两个学校地跑(两份兼职),我对那个没录用我的学校的冷漠表现在,不愿去“掺和”系里的事,连那个学校的邮件也从不去看,因为觉得与我何干?我不就一个你们丢之可惜的part timer 鸡肋吗?一种不公平的感觉深深地占据了我所有的心理空间,苦楚时不时泛上心头。但是想想,我若去找别地儿的工作,就是找到,先生也未必能找到同一地方的学校,家庭又将分成两半,也不行。还有,我觉得找到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在港时我在中文期刊发文章为主英文为辅(我没有为出国找工作而做准备,跑这儿来跟探险家无二),我的课题都是做的中国的国企的问题,到美国后不仅是地域变了,而且失去了做研究的环境和心情,做研究还真是要有个小环境的,不知大家有无同感。我深感自己陷进了一个“trap”,我体会到:只要你是女的却又去拿个不合时宜的什么学位,跑到对你学位不被承认的地方来,还想工作,你就在trap中挣扎吧你。自讨苦吃呗!
那时,我在港读书时的论文导师之一的Dr. 某某,从港换工作到纽约一个大学去,对我说:“你拿着香港的学位,先天不足啊。这儿的位置很少,真是很难。我愿意帮你,但作用不知多大。你还要认识大佬级的人推荐。”不必说我心里是难过极了。
这几年的part time做下来,我变了,自己还不觉得变得多离谱,但我先生感觉到了。我们常常为两种地位的老师待遇的天差地别争论不已,最后以不欢而散告终,他从管理学、商学角度认为这属不可避免,我从人性角度抨击这种不合理的阶级制度。过去在广州和香港都没有真正在内心同情过理解过临时工或兼职人员的我,开始因为自己成为底层的一员而体会了底层的滋味,虽然我的家庭因先生的工作不能算是底层的,但我不想自欺欺人用先生的收入来安慰自己(谁让咱是学这个的呢,觉悟高呵),我知道好多人会说那是你自己要那样算钻牛角尖就没得说咯,其实也正是这种流行的大众“寒暄心理”,使得许多人(多数是女人)听天由命,以夫贵妻荣的思维方式生活着,我不责备这种心理,我理解人总要找个借口让自己好受点,只是对底层的了解没有比你自己成为其中一员来得更深刻的了。我的父亲是研究白蚁的生物学家,母亲相当于他的助手,我从小都在有围墙的大院环境长大,真不知道围墙外那个没有那么多特权(privilege ) 的世界是怎么回事,就是到香港,也是人手一份很好的奖学金,根本不用吃苦。
然而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底层的人,特别是在美的华人中的底层的人,并不是象我原来assume的那样天生就是有点差劲儿或不求上进或资质先天不足的意思,有许多人是生活所迫,或环境变了落了魄了,不得不维持着底层的生活方式求生存,而且实情是社会本身就需要很多人当底层,否则怎能保证全职的人(中产和上中产阶级)的利益呢?底层是社会的脊梁骨,既然叫底层,收入当然该低了,但社会却连社会声望也不给他们,物质主义的社会一切以钱和一些象征身份的符号性消费来衡量人的“价值”,底层自然成为被人看低的人群。
即使老公是全职,我们家也因此受益,但这并没影响我对此制度的态度。现在终于我得到全职工作了,老公叹息一声然后说:“这下看你还会不会为底层说话?往往是地位变了,人也会变”。我也问自己,口口声声这制度不合理,现在你愿意把全部人变成全职,但工资就要变成每个全职人让利拿的少些,从而使得享受全职工资和福利的人多起来吗?这真是一个考验人的问题,想了好几次,我对老公说:“我愿意。因为我觉得那样的社会更平和,平等,我不愿看到part time 的人眼里那种不确定的眼神。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好!”然而老公还有更绝的问题等着我呢,他又追问道:“我的意思不在工资,而是工作的secure,市场有变,学校要裁人时,往往先裁part time 老师,那你是不是觉得该让大家都变成part timer或full timer,让大家都没安全感呢?”这真是一个很“毒”的问题,我实在不知如何作答。
我也想过,假如最后我仍然没得到这个工作,我还会以这样的方式写这文章吗?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中国人也好,美国人也罢,不都是以成败论英雄吗?到底什么是成、败,什么是真英雄呢?面对逆境,即使一辈子都是part time的人是否也是英雄呢?我怎样才能为实际身居底层而好像我们中国人并未 pay attention的part timer 做些有用的事呢?不大关注这群人我想是因为我们能出来的国人大都是龙,能干着呢,从经济地位而言都爬上中产或以上的梯子了,落魄的又未必愿意上万维来说话。还有可能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心态,媳妇做到了婆也就与婆的心态合一了。但只要想到正是这个阶级梯子系统的存在,让人既有向上爬的动力和盼头,却又永远使得一些人没有公平的机会,难道我们不该有所思考吗?
万维网上的好友说我宽容,象知心姐姐,我想,如若有一半是真,我会归功于这些年的part timer 生活,正是这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生活,让我推己及人地体察到底层,我在国内可能永远沉不下去到那种处境的生活;虽然我还没真正过过为明天的paycheck而发愁的日子,虽然我还是很幸运,因老公的情况而不用去从事体力活的工作,但心里的苦楚感、那种不知何时是头的不确定的生活内容,我是经历过了。过去巴不得自己少吃点苦,顺当,现在知道吃了苦才有一颗丰富一点的心灵,才“博大”一点,才知道区别何在,现在的这一切仿佛水到渠成,有人对我说那只能说明现在才是你的时间(timing)了。是吗?总之话总是好说的,话都是人说的。
还有就是社区大学,我知道在许多国人心目中,是不屑一顾的。我就在我们这儿的party上听到人们说,某某的女儿,一向拿州头三名的钢琴奖,人家是奔哈佛去的,社区大学连一条退路都不能算;我们这里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台湾人的孩子,目标都是名校、私校的。我呢,可能也是这些年的经历,对找到工作的期望已经降低,再而通过单打回国的艰难对家庭团圆的重要性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还有的确在这个学校里教到了一些出色的、有思考能力的学生,而且想到我的学生主要是底层或低中产家庭出来的学生,靠一半时间打工一半时间读书来支撑自己的学费的学生,觉得我的人生其实更有意义(您要说这是阿Q,我也承认);我知道了“面对现实”这四个字该怎么写,只要能教书育人,天涯何处无芳草呀?
一切的一切,只要是你努力过,就是值得去珍惜的,不要故作聪明的说:“我不在乎。”一切用努力用诚实的劳动去生存的人,都值得被人尊重。如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人们的“寒暄心理”上,在社会制度上,有多些对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真正的尊重,而不是表面的尊重,世界会是另一个样子的。
人,的确是环境和境遇的产物,我们这群第一代移民,在“再也回不去了”的场景下,客乡变家园,好好生活,热爱生活吧。我真的很欣喜地看到,最近加入万维的新博主们,都是那么意气风发,文笔或潇洒或优美或幽默,有一股来自改革后的中国人才生发的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故土难忘的心情实实在在,却又有很强的参与美国社会变革的意识。而且更让人欣喜的是,半年多前加入万维的作者,因后来的新手的活力,而更激发出了内心深处的灵感和灵魂的闪光点,写出了更有分量的东西(再前面因本椰没拜读过不好乱讲啦)。这才是真正的有灵魂的Chinese American 和Chinese Canadian!万维博客的文章质量的确越来越高了。
人生落子无悔,归不去或归得去的我们,愿以此文共勉。谢谢阅读。
2008、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