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感言
窗外是朦胧的雪花飞舞,一盏路灯照着已经凌晨的夜色空间。在这已经深夜的时候,我睡意全无,想写写我看莫言两三天前发表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感言全文的感受。
我的感觉是这是一篇非常朴实的演讲,从这篇演讲里我看到了这位作家的性格。感言有几处令我印象深刻,而且离开演讲稿之后有几句话在心里挥之不去。这几句话该是一个人的演讲能真正给我带来思考的东西。
我对莫言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看了今天早上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讲的《莫言与中国文学》,提到莫言1986年写了《红高粱》小说,我才意识到他发表这部很有影响力的作品时,正是我刚上大学的时侯,我应该也看过他的《透明的红萝卜》但是印象不深了。后来的莫言作品我就没有机会看到了,以后会去看看。《红高粱》那部作品当时给我的感觉是有震撼力的,作品中的我奶奶和我爷爷是两个性格十分大胆、野性,个性极其鲜明的人物。而且作品充满了抗日的民族气节,是有历史厚重感的小说。但是说起来莫言并不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当时非常喜爱池莉、刘震云这两位作家。我还非常喜欢汪曾祺,至今我也喜爱这三位作家。
莫言获奖了,作为一位来自山东农村的作家,获得这样的世界都很看重的一个文学奖,这意义有多大就看文学评论家们怎么去说了。我想说的只是他的演讲稿本身带给我的体会。应该说他的演讲让我更加体会到一个有分量的作家必须有自己的刻骨铭心的回忆,而且有一种天赋把这种回忆变成超越回忆的文字,作家要有超越生活本身的真实和貌似平淡而进行夸张、雕刻、再创造的能力。作家自然是要写东西,但是他的东西是有生活基础的,有他自己的血和肉和灵魂凝结成的活生生的感觉的。无论主题人物故事怎样各异,根本而言作家写的只会是人性,没有对生活深入细致的观察,没有自己的思考,或者说自己的生活不曾酸甜苦辣过,自己的内心不曾痛苦过快乐过的话,作家对人性的领悟是不会太深的。那样即使写出来作品,也不会有太大的打动别人的能力,也不会引起有过类似体验的人们普遍的共鸣。
莫言感言里有这样的几段话给我留下了印象,如:
“我童年辍学,饱受饥饿、孤独、无书可读之苦,但我因此也像我们的前辈作家沈从文那样,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前面所提到的到集市上去听说书人说书,仅仅是这本大书中的一页。”----生活在中国农村的孩子,吃的苦比城里人的孩子一般而言是多很多的。
莫言写作直接受到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作品的启发,他说:“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
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根据我的体会,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尽管我没有很好地去读他们的书,但只读过几页,我就明白了他们干了什么,也明白了他们是怎样干的,随即我也就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坦率地说,讲述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谁会是我的听众,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也许我的听众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譬如《枯河》中那个遭受痛打的孩子,譬如《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
在这段话里,最打动我的是: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这大概可以解释非常喜欢莫言作品的人是和他有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而很不喜欢莫言的作品的人,应该是同样逻辑的类推,他们的灵魂没有相似之处。
莫言写作是把人当成人来写,这似乎是废话,其实看他下面的感言这段话才知道,这不是废话,把人当作人来写,还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可能是说,只有作家自己也是人的人,才能写得出人。如果作家自己都不是“人”而是假的人(这个“人”是有多解的),那么也写不出什么人物会像人的作品。
“我在写作《天堂蒜薹之歌》这类逼近社会现实的小说时,面对着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我敢不敢对社会上的黑暗现象进行批评,而是这燃烧的激情和愤怒会让政治压倒文学,使这部小说变成一个社会事件的纪实报告。小说家是社会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
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发端事件但超越事件,关心政治但大于政治。可能是因为我经历过长期的艰难生活,使我对人性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我知道真正的勇敢是什么,也明白真正的悲悯是什么。我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准确定性的朦胧地带,而这片地带,正是文学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只要是准确地、生动地描写了这个充满矛盾的朦胧地带的作品,也就必然地超越了政治并具备了优秀文学的品质。”
“我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准确定性的朦胧地带,而这片地带,正是文学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只要是准确地、生动地描写了这个充满矛盾的朦胧地带的作品,也就必然地超越了政治并具备了优秀文学的品质。”
----这段话是给我印象最深,令我离开感言之后也不能忘记的话。是这篇感言的点睛之笔,我的理解。其实,这里谈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以用是非善恶定性的朦胧地带,我理解为是人性的不可定性,所有的词语在人性这两个字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莫言对大家对他的赞美和批评甚或是泼污水是怎样看的呢?他在感言中说:
“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的,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
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对我的看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这是一个有幽默感、自得其乐的人,能有这样的智慧说出这样一番话,难怪他是莫言,难怪他可以获奖。你从中会体会到获奖对他是非常高兴的事,但是不会让他有类似范进中举那样的后果。而且我看到莫言已经看透了人性的丑陋或不可预测性,所以他说:
“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
这种自信,这种淡定,是中国农民特有的吗?是精明和狡诈吗?我只看到一个不卑不亢的男人站在那里读他的稿子。是没有大人物或明星般的魅力和风度,但是也没有诚惶诚恐的不合时宜的举动。我只感觉到,他说的话都是发自内心,因为他说了他的母亲对他的影响,他的高密家乡的亲人对他的影响,他揭示了一个作家不可能离开生活背景去写作的最朴实的道理。这里面有多少可以被上升到东西方政治之争的东西呢?我看到网络上一些人好像有些太急于借莫言的名字,说他们自己想说的话。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看他的作品(至少看一部吧),似乎是看了感言就要用一些政治的术语去套他,标签他,去踏上一只脚。这种心态,和莫言这个有个性有幽默感的作家也太不搭界了。而莫言等于已经很冷静地回答了这些莫名其妙的“消化不良”的反应了。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我而言,是世界开始用严肃的或吃惊的神情关注中国纯文学的开始,是对中国作品里的人物的个性和作家的写作风格的欣赏和承认的表现。听过太多评论说,包括中国人自己也是这样说中国人的,说中国人没有个性,都是没棱角的,不像西方人那样性格外露,不会表达感情,太含蓄了,等等。但是其实中国作家这个群体里有多少会表达感情世界的人啊。中国人的感情表达方式也离不开那个环境,那个漫长的历史,而且历史自己也是一副山水画卷,里面也有许多有“个性”的事件啊。
我高兴的是,莫言从山东走向了斯德哥尔摩,以他诚实朴实的语言,做了这个发言,他描述了自己童年的苦难,这就是中国农村苦难的缩影,他没有隐瞒阴暗面和苦难,他用无声的语言展现了是苦难阴暗把他磨练成一个坚强而有欲望有血肉的人。他是一个本色而诚实的人,尽管这种本色令有人不喜欢,但是谁又会被全部人喜欢呢?本色和诚实难道不是一个最高的做人的境界吗?有多少人是需要违心地掩饰自己才能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呢?
2012,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