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影欣赏专栏空了很久,今天终于有一样东西放进去了。
推荐一部十分独特的电影:鸟巢
《鸟巢》,一部用贵州某山区当地人们的语言来进行叙事的电影。给我十分清新的视觉和心灵的冲击。什么是好电影?这标准还真是难说,应该是看过以后你想起来还觉得有点回味的、有点打动人心的电影,这样的电影,并不多,而它,《鸟巢》,就是一部。
星期天早晨,电视转台时,看到了一个穿黑布衣服的男孩,小小的黄黄的脸儿,有心事的样子,在红旗彩带的背景下对着一截油绿的竹筒子发呆的镜头,我让老公在转台之后再转回来,我们四个人就从这里看起,直到结束。
首先是里面说的话,一句不懂,但有中文和英文字幕。我们猜这是云南的哪个少数民族的故事。后来知道了,是贵州。再后来上网查到这个电影介绍,是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一个名叫岜沙的苗族山寨。
吸引我们转台回来的,是那种山林的原始生活的气息,是人的朴素得百分百来自生活的没有修饰的真实,那是城市里看不到的朴素,过目难忘!看来有水平的电影就是这样的,没有一个镜头是空洞的没有意义的,每一个镜头都有一点内容在里头,都值得玩味。
整个情形,那满山青绿青绿的竹子,好美,村里人砍竹子的声音,空、空、空,很原始,带给我童年在大自然里野生野长的亲切感,尽管听不懂话,但是这才有意思呢。慢慢地情节也就全明白了。
主角是这个叫响马的十一、二岁的少年,他扎着发髻,村里的男人男孩都如此装束。他想上北京看他的爸爸,也要叫他回家,爸爸在建设奥运场馆鸟巢,是个打工仔。为了筹集250元的路费,他发动全村老小一起砍竹子,用一天时间做成了500只竹杯子,卖给县里做米酒节的免费喝酒杯子。接着,响马告别了妈妈,在朴实厚道的村民们吹着葫芦丝似的乐器的欢送下,离开村子,坐汽车去贵阳,在汽车上遇到一个善良的会讲家乡话的同乡,做画框的,很喜欢响马,说要收响马做他的徒弟呢。到贵阳后响马再坐火车去北京。火车上还与两个毒品贩子同座,毒品贩子在他带给爸爸的腊肉里藏了一块海洛因,让他带毒品出站。到北京时一个贩子毒瘾发作,抢了响马的包就跑,善于长跑的响马毫不示弱,硬是把贩子追到了,最后警察查出了腊肉上的海洛因,说他功劳大,还派车送他到鸟巢的工地上,响马和爸爸拥抱在一起,团圆了。影片最后是响马参加了奥运大道开通仪式的长跑比赛,得了第三名,热情的北京人围着他,采访他,问他有什么问题,他说没有回家的路费,注持人说会帮他解决这小困难的。
接着,影片就这样在北京的一条闹市街道的露天电视大屏幕上响马在讲话的镜头中,不经意地结束了。
影片的对话很有意思,如:
响马妈妈:“你要对你爸说,让他回家,说给我听听看,看你记住了没。”
响马:“还要考试?我说,爸,人活着是想干嘛?是想过好生活,那就要赚钱,你赚钱是想生活过得好,可是你不在家,家里小孩没有爸爸和妈妈没有丈夫,那算什么好生活?要回家,全家人在一起,才有幸福。”
妈妈:“嗯,讲的好。”
画框匠人:“我教你做画框,那个赚钱。”
响马:“做画框和画画有什么不同?
匠人:“画画是艺术,不赚钱;画框是手艺,但赚钱。”
响马:“你教我画画吧,我想画鸟。赚钱有时候是没那么有意思的,人活着要做有意思的事,这是我们寨主说的,我妈也是这样说的。”
匠人:“我好久没有画画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教你画鸟。”
响马的话,都是非常实在的,从不夸张;人们的生活都是原生态的,看的时候就相信只有当地人才能演出这个味道,后来看介绍知道演员果然都是当地人。感叹这样的生活,在西南是存在的,但少有的是这样的导演,可以把生活原值原味的搬上屏幕。而它的英文字幕,只能说它走向世界,被世界各地的人欣赏。
响马甩开两腿赤脚跑起来的样子,飘逸,健康,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清新极了。真实的东西,是最美的。美在自然,奥运鸟巢代表了人类对回归自然的需要,对完整的家园----鸟巢的象征所指,的渴望。
“赚钱有时候不是那么有意思的,人活着要做有意思的事。”
“没有爸爸的家,有钱也没有幸福。”
这些道理,响马懂了,我懂吗?多少人懂或同意?不要紧,每个人用自己的脚走路,我感到一种如遇知音的欣慰。
我记住了这个导演的名字:宁城武。其实能把中国一些原生态的生活,搬上银幕,不需要虚张什么声势,或者故作神秘,非要弄得好像很惊人才怎样,本身就能出最动人的作品。人到中年,已经不喜欢看编出来的故事了,喜欢看生活本来的样子。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但是,首先是要有好导演,什么是好导演?就是一个能发现原生态的美的人,一个有一颗爱着大自然的、宁静的心的人。
2009,2,15
影片鸟巢的广告画,来自下面的人民网。
这是有对电影《鸟巢》介绍的网站。
http://2008.people.com.cn/GB/22192/97886/131568/76427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