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椰风阵阵,思绪如河  
让思绪找到她栖息的地方  
网络日志正文
关于成功和不成功 2010-06-09 23:46:10

关于成功和不成功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关于生活的一本字典,这本字典里记录的是自己接受的来自外界的信息,外界信息输出的方式和内容是定式的、统一的,但是个人接受到自己大脑并储存起来的东西却是千差万别的。这样这本字典就成了一个主观的东西的储存器。

        有一个字越来越频繁地在我的字典里出现着,这就是“成功”二字。

更准确地说是我对成功的思考越来越频繁。

        成功是一个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在父母对我们的谈话中、父母与其同龄人谈话中的一个词。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好好学习,以后才能有成功的人生。成功的同义词很多,有时候是“做得很好”,有时候是“做得很大”,有时候是“很有名气”,有时候是“发了大财哦”,在本土中国人的谈话里,“上了名校”、“发了财”、“做了大官”,是成功的代名词,在海外中国人的谈话里,“进入主流社会”、“找到好工作(好工作一定是意味着收入相当高的工作)”、“上名校”、有时候是“拿到身份了”也是成功的代名词。

        现在我又看到想得更深一些的人说,成功除了要有本事,还要有一点运气,人生平安就是幸福,再加一点运气的话,你就成功了。也就是说,成功不是平平安安过着日子、或者有生存的技能与本事就配戴上这顶光荣的帽子的,成功要有运气。这也许就解释了为什么芸芸众生只能是众生,而不能被称作芸芸成功人士。

        也就是说,成功不是普遍的,成功是较为稀有的。这反映了中国人对成功的看法。每个人都把成功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普遍而言,钱、权、名望成为多数人的奋斗目标。

        你也许要说:那又怎么样,有什么不对的吗?

        我不是在想对还是不对,我想的是:这样的成功观,会对人的行为有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对这种父辈传下来的成功观念的渴望,每个人才会心甘情愿地忙不迭地进入到社会竞争中去,而竞争的后果,就是原来的社会分层得到维持和强化,如果这是一个贫富分化剧烈的社会,这种竞争只是使这种分化更剧烈,因为系统没有得到任何挑战反而是被人们自觉地维护得更坚固;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人们都在挤往去名校的路上,因为名校带来的是声望、和上流社会交往的通行证,毕业时优人一等的工作机会,进入名校是成功的第一步、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所以就有了中国人的名校情结。

        我这样说夸张吗?我看到许多父母关心的是孩子的每一种选择后面都是能不能进名校(或称为“好学校”)?如果一种观念在孩子很小的年纪就总是被灌输,那么没有哪一个孩子有这样的定力可以不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因为孩子总还是想让父母高兴的。

        在从小就要做好孩子、读书要读个好学校、以后有个好工作,保证一辈子起点比别人高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孩子呢?

        是长大后成为中产阶级中坚力量的、是看起来也许中规中矩的、但是心里越来越厌倦父母“好好好”教诲的孩子吧。在无奈中长大的孩子,以后对人生的态度是否也会比较无奈?

        孩子可能被抹杀的是他们原来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孩子的“自己”一直没有机会被自己或父母发现。

        这种做好好好的孩子的观念灌输的其实是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支柱,因为在一个资本的社会里,人们就是被训练成对贫穷要有一种恐惧以至轻视的态度,仔细想想,不是这样吗?

        当你说一个东西好的时候,其实你也表示了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在说另一样东西不好,当你说富有好啊、发财好啊、有钱就是成功啊的时候,你也就是在说穷困就是失败,穷人穷是活该因为他们不够努力,他们很懒,即使你说穷人也蛮可怜的因为他们运气太差,听起来好像是够有同情心的了,那也还是在说穷就是差劲,因为一个孩子是分不清什么是运气的差别和自己素质的差别的,家长们没有多少人有耐心和心情坐下来和孩子们说一说贫穷是怎样形成的,因为家长的时间总是花在教育孩子要发奋向上,长大才能自立甚至要做富人;

        当你在说当官就是这个人多么厉害啊、很聪明啊、当大官是这个人多么有本事啊的时候,你就是在说没有当上官的平民是不够聪明、有本事,于是整个人群就会形成一种对做官的人的“敬畏”的态度,也会形成对平头百姓或没钱没势力的人的轻视的态度。势利就成为社会的普遍心态,人们一方面觉得社会没有温情,可是一方面自己又做了什么去增加一点温情呢?

        社会的力量是太强大了,她在你还没有意识到什么是社会的时候,就已经控制了你对好坏的理解,你已经无可选择地接受了你所处的社会的意识形态所界定的好或坏。你已经被提前设计好了令你自己喜怒哀乐的程序,而在一定条件发生时,相应地出现社会所需要你反应的喜、怒、哀、乐。

        你渐渐地离开了一个自然人的需要,对于一个自然人来说,做本色的自己是最自然因而也就是最快乐的一件事。快乐来自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不是有很多时间都在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要改变这种做不了本色的自己的状况吗?那么请问社会能否提供给以每一种兴趣为基础的工作机会,而不是有的专业简直就找不到工作只能喝西北风,这样才能确保人们敢于去把自己感兴趣的事作为职业目标来追求;

        快乐来自人与人之间朴实的、无功利目的的关怀,来自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但是在社会意识形态“好好好”的控制下,做本色的自己已经不可能,人的情绪被赚钱、当官、自己孩子上的学校有没有名气左右了大半,所以人有了一种被分离的感觉,觉得自己离自我越来越远,当自我的快乐与“什么都要做得完美”(也就是人变得很要强,也很在意付出有没有得到回报)紧密相系时,人对自己很难满意,或者满意一时过一阵子又不满意,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所以当人的快乐与是否成功紧系在一起时,人就已经远离了一种质朴、真实的快乐,而成为追求社会性的快乐(社会性可以说是人的第二属性)去了。所以为何说人是贪心不足的动物,就是因为快乐与贪婪扣在一起,人的社会性在于,在比较中人才能找到“快乐”,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可以说,成功是社会给的,成功不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

        也许有些人想到了这些,但想要摆脱社会给你灌输的这一套东西,却很难很难。因为人都想得到社会的承认,我们已经被训练成了,当你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时(拿得出手的东西是钱、官、学位、上的什么学校、工作的单位是否够大、够有名),就觉得自己多少有点白活了。

        对于第一代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但是抱着的还是自己过去那个社会里界定的“成功”观念,当自己与钱、官、学位都有一定距离时,就会很自然地把成功的期望加到孩子身上去,首先的一步就是让孩子向名校(名校于父母是带来面子,中国人都要面子;名校于孩子等于好工作,好工作等于他今后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前进。这几乎是由于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决定了的。是个人无法控制的。

        再一个是,我发现美国的成功观念与中国其实是很相像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都能成功地成为美国中产阶级的原因,因为中国人在中国被灌输的成功观念有助于到美国来实现成功,美国人的成功观念与金钱、财富、社会地位密切相连,读书是跻身中产阶级的必要的一步。美国人也要上名校,也认为有面子,其实正是因为这些观念、意识形态的东西成为社会规范(Norm)社会分层才得以世世代代地维持。

        这样说是在提示孩子不该求上进,不要争取上好学校吗?也不是。只是我觉得,读书的目的不是上好学校,那应该是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我们要做些什么才是真正要问的问题。在父母们的交谈中,我们听到的往往是在孩子要上大学的那一年,人们就喜欢问孩子要去什么学校;而我觉得在孩子没有上大学之前的每一年,如果我们真的关心一个孩子,我们都应该问你的孩子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当他们钢琴得了奖的时候,我们应该问的是他们喜欢练琴吗?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加深了吗?他们特别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人们谈话中,更多是在谈“东西”(stuff),而不是内容,即人们的谈话只有类别,如学校出名还是不太出名,专业好找工作还是不好找工作,而没有太多的内容,如你喜欢自己的专业吗,为什么你要学这个呢。所以许多谈话是很空洞的,问过孩子要上什么学校之后,下一句就没有话了,或者就该请过来人家长介绍怎样上好学校了。对这个学校有什么学术传统,孩子遇到了什么样的老师,就不是人们关心的了,反正学校的排名似乎已经暗示了这一切,因为我们是第一代,对很多东西自己也是两眼一抹黑,要靠孩子们用自己的经历去了解。这好像也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我这样说的时候,似乎已经预见到有读者会说,你是吃不到葡萄先把葡萄说成酸的吧。随便怎么说都可以,我无所谓。我只是感到一种很深的无奈,因为每一个人都似乎感到过一种被陷身圈中的困顿感,却又在起劲地强化这种困顿感,人们无法摆脱这种成功观,而正是这种成功观,造就了人们的“快乐”和“不满”。人生就是一个循环,在快乐和不满中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这种成功观有可取之处吗?以经济学或管理学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告诉人们,这种成功观不管你怎样去评价都好,它是有效率的,符合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的,正是这种成功观,才有了现在仍然是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和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霸主地位的维持,正是这种成功观,中国的改革才能取得如此多的经济上的成绩,这种成功观引领着历史的进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种种转型。这种成功观给处于底层或较低层的人一种改变自身处境的动力,人们对金钱和地位的追逐才造就了许多亿万富翁的出现,这些富翁中的一些善人又把金钱捐给社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富人很容易引起人们敬畏的原因之一。

        但是许多人都会忽略了,每一个社会都有一些不是以金钱作为目标去生活的人,正是这些人,使社会保持了一种对自由的追求,保持了对人的认真思考,这些人很多是历史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正直的科学家。他们不需要那种以名气和官衔来定位的社会认同,他们默默地生,默默地死。社会对他们给予的尊重远不如给予富人的多。但是好在他们的思想和精神留下来了。

        每一个人都只有一辈子可以活,如果因为一些特定的经历,你开始怀疑那种世俗的成功观,而又要过快乐的生活,就要改变已经被自己习惯性地接受和习惯性地相信的成功观念。当你坐下来的时候,有没有时间想一想:我快乐吗?而快乐究竟与成功有多大关系呢?

        我也没有答案,我只是觉得,一个能自由自在地思想的人,应该是质朴而快乐的,这时候成功也许就不重要了。也许到了一定的时候,当许多人可以发自内心地、愉快地写下自己对成功的定义,在自己的字典里出现对成功的许多理解,许多种可选择的途径,而不总是钱、权二字的时候,就是百花齐放的时候;而百花齐放的时候,才是一个社会真正成功的时候吧。历史上是有这样的时候的,我期待我们生活的时代也有这样的时候。或者说,和有类似想法的人走到一起,一起做一点有意思的事情,那么你就是在写下自己对成功独特的理解了。


2010,6,9

浏览(3373) (0) 评论(20)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Easygoing 留言时间:2010-06-17 09:47:38
椰子: I don't know how to do the "qiaoqiao hua" but I do appreciate a chance to get more info from you, say, about the mosaic program.Your info about sociology is enlightening--obviously I did not major in that. My colleagues call me 'the child person'--i teach child psy.Give me some qiaoqiao hua if you like at egnyla2001@yahoo, thanks.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0-06-12 00:29:24
程静,
你的回应令我昨晚有点激动。真的,谢谢你写了这么长而有见地的评论,我升华了,:),但愿常常有你这样的高人来升华一下我这种患得患失之庸碌之人。

“认为权,钱,出人头地才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所以第三层更是普通人达不到的。所以成功不成功取决于你的价值观。”真有入木三分的感觉。

可惜难就难在,我们用三十年接受社会化的训练,现在又要去修改自己的价值观,而自己又生活在一个并不鼓励人去修改的社会,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与其看法有些格格不入的环境,这就是困顿之处了,不知你同意否。

谢谢程静,何时拜读你的博客呢?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0-06-12 00:22:01
懒姑娘,
好一个田园将芜,胡不归.

你的话才是对我的提醒,电脑剥夺了我们很多时间,但是也让我们认识和用心交流。世间万物都离不开两难,难哪!真的很感谢你寥寥数语,点拨了我。田园是我的归属,共同提醒吧。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0-06-12 00:18:43
Hi,Easygoing,
It is so nice to see you again. I appreciate you introduced morrie to us, especially this quote “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to learn to give love”,what a thinker, what a sociologist. But honestly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heard about him.Don't laugh at me, or you may just laugh :), I'll support your action :)

It is inspiring to hear th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to learn to give love", and I totally agree with you that when Maslow conceptualized self-actualizing man, the highest level human needs, it speaks that all about the most precious "success" in his view. However, lov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uccess. Thank you, are you major in sociology? You may write me a 悄悄话,如果不介意的话。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0-06-12 00:07:19
方方,
的确父母选择大众定义的成功大概是最安全的做法,我提出的问题就是你提出的问题,这种大众定义的东西对社会维持原来的分层、对个人向上努力地爬梯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所以做父母真的责任很大,我只是想弄清楚有没有别的定义可以使人更自由地活着。

谢谢你的思考,给我很大启发。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0-06-12 00:03:30
涂仙,
谢谢你的精彩图案!:)

我们大学时马斯洛的理论是要背下来考的,所以很亲切。这个自我实现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我去查了中文网站,得到这个定义:

"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是50年代末,由马斯洛、阿基里斯、麦格雷戈等人提出的。这种假设认为;人有好逸恶劳 的天性,人的潜力要充分挖掘,才能得以发挥,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满足。 马斯洛通过对社会知名人士和一些大学生的调查,指出自我实现的人具有15种特征。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思 想高度集中,有创造性,不受环境偶然因素的影响,只跟少数志趣相投的人来往,喜欢独居,等等。但马斯洛 也承认,在现实中这种人极少,多数人不能达到自我实现人的水平,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束缚,没有为人们自 我实现创造适当的条件。(天涯网站回答)

其中“只跟少数志趣相投的人来往”,我看我已经在这个意义上“成功”了。不过你看,这个自我实现与大众定义的钱、权可是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人们会认为他们make it 了吗?我糊涂了。而且这个理论主要是从管理学背景下为激发没有士气的工人提出的,可能有特定适用范围。但是想想看,的确人在温饱之后想实现自我,这个自我的意义我认为很不一般。是创造性,自由度。

谢谢评论和花那么大功夫贴图。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0-06-11 23:54:37
立青,
完全同意你对两种社会的观察,欧洲的基本环境好,所以有点暮气沉沉;美国、中国“由于社会的‘扭曲’,人们对于‘成功’的追求有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你是这样所指吗?

社会学家改变不了社会,至多只能观察出一些,让人们认识到,如果愿意去思考,就很好很好了。让我们期待真正的社会学家来观察。我只是乱弹琴。谢谢你的肯定和认同。问候!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0-06-11 23:50:09
怡然,
你的观点有许多个,一个是海归是要成功而不会满足于到美国享受过的与大自然亲近的快乐,的确很有见地。但是我觉得海归们即使回了国内,是奔着成功而去,但是钱、权就让他们很快乐吗?这只有海归们自己来剖析一番了。其实人难得愿意承认自己不得意的一面,所以成功给人的压力大概也要抵消掉快乐感。

与你说的希拉里妈妈让她不要做凡人相反,我倒是相信有一颗平常心,不自认自己高人一等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美国人的确是望子成龙的,不过他们更注重孩子自身的感受,我觉得富人家的孩子受到来自家长的压力大,其次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这是一个永远的难题。谢谢你认真的回应。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0-06-11 23:41:14
昭君,
很喜欢你提到的欧洲的女性化气质的社会和美国中国日本的男性化气质社会,真的很有启发!我突然明白了,如果有可能,我应该生活到欧洲去,可是那里好像不欢迎移民,所以,:(。

你说到度的问题,那么你可能还是认同大众定义的成功更多些,只是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可是我就是觉得这两者常常是很矛盾的,不是一般的矛盾,才写了这篇拙文。

谢谢你的评论。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0-06-11 23:37:24
多思,
你好!很高兴得到你的共鸣。看来我们都喜欢做本色的人。能真的这样,也应该很高兴了,而且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成功。异化是现代社会普遍的感觉,所以要本色,少自己给自己添乱(即异化自己)。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0-06-11 00:06:57
各位评论的朋友,
今天也是忙于给孩子当司机参加八年级的毕业典礼(我们孩子七年级但是要参加毕业典礼的舞会)。时至凌晨我看到了九个评论,可以说每一位都是说清楚了自己的观点的,我也听得出每一位的观点和话外音的。看到大家精彩的发言,我很兴奋,你们都是谈话的对手和高手,令人头脑被刺激得非常活跃。

可惜我在时间管理上很不成功,现在无法一一与诸位对话切磋,我另外找时间回复各位。先谢谢你们的宝贵评论。
回复 | 0
作者:程静 留言时间:2010-06-10 23:37:30
长文章一般都没有耐心看完。但椰子太有才了。能把这个问题讲透。关于那个金字塔的第二层和第三层,不同价值观的社会会有不同的解读。对于富有的西方社会,普通人都能得到尊重,所以第二层就实现了。利用自己的天赋干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事,并干好了,自己的价值就体现了,第三层也实现了。但中国人有些极端。权,钱受大众追捧,所以有权有钱的人才能得到尊重。普通人就实现不了第二层。认为权,钱,出人头地才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所以第三层更是普通人达不到的。所以成功不成功取决于你的价值观。中国有很多人是要靠别人来肯定他们的价值和是否成功。一辈子活在别人的舌头下。其实连自然人的快乐都没有,离成功相差十万八千里。错误的价值观是导致当代中国人比以前富有,但没有以前快乐的一个原因。人生苦短,应当潇洒走一回,做自己喜爱的事,这就是成功。
回复 | 0
作者:懒姑娘 留言时间:2010-06-10 22:50:59
大概是人到中年里,我也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坦率讲,我对自己其实是不满意的.尤其是最近几年,在家里上班,常常是整天都在电脑前忙工作,没有上班下班的概念.结果生活中很多最自然的简单的快乐都忘记了.谢谢椰子的提醒.田园将芜,胡不归.
回复 | 0
作者:Easygoing 留言时间:2010-06-10 22:44:48
just reading the book "tuesdays with morrie", ...
when he sai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to learn to give love.
morrie schwartz was a professor of sociology, perhaps you know him?
is morrie a successful person? I have no doubt--he is loved, and he is remembered fondly by many, including his family, friends, and students. but somehow here in his dictionary, success is quite irrelevant, not important.
so how do we measure one's success? by bank account? by number of children? by power? social status? by other people's definition? or by one's own definition?
if you borrow maslow's pyramid of motivation you'll see self actualization (self definition) comes higher than the belonging or social need (other people's definition); so the answer is clear.
回复 | 0
作者:在水一方 留言时间:2010-06-10 15:39:34
真是一个令人反复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所谓的成功是和目标(价值观)相关联的。达到了一个人自己设定的目标既可以认为是成功。问题是一个人目标的设定是一个相当主观的事情,并且,目标的设定离不开这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可以说是一种context),也可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加以调整的。所以,我同意昭君的“成功是一个社会范畴的概念”的观点,也同意涂仙的“马斯洛金字塔”的比喻。

联想到孩子的教育,我觉得,作为一个父母,他/她有责任帮助年幼的孩子树立相应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既所谓的成功,而努力。因为年纪小的孩子还不具备设定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和人生阅历。因为是父母帮助年幼的孩子树立目标,很多人会选择追求大众定义的成功。像怡然一样我也很怀疑任孩子自己的兴趣自然发展的观点。当然,这个大众定义的成功的好与坏则会变成另一个令人费思考的问题。
回复 | 0
作者:2centsworth 留言时间:2010-06-10 08:38:43
<P style="MARGIN: 0in 0in 0pt"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lang=ZH-CN>也许每个人有自己的“成功”定义,我认为一个普遍的定义从马斯洛金字塔可以看到(见图),金字塔的任何一个阶层的满足对不同的人等于某些程度的“成功”,当然,那些已经到达最高层的人,人们是不会否认他们“已经成功”了。</SPAN></P>
<P style="MARGIN: 0in 0in 0pt"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lang=ZH-CN></SPAN> </P>
<P style="MARGIN: 0in 0in 0pt"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lang=ZH-CN></SPAN><?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IMG style="WIDTH: 302px; HEIGHT: 198px" border=0 alt="" src="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201006/20100610082946612625.jpg" width=343 height=246></o:p></P>
回复 | 0
作者:立青 留言时间:2010-06-10 08:33:07
椰子好,感叹一声:智者的思考。

如昭君所言,“成功是一个社会范畴的概念”。我觉得对于一个社会,成熟的成功的价值取向需要由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土壤。1公平竞争的机制,2为相对不成功的‘云云众生’提供基本和相对良好的生存条件,3大多数公民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等等。如果一个社会不能提供这样的环境和土壤,人们对成功的追求就会变得‘扭曲’,成功就变成了个人摆脱自身处境和获取更大利益的‘原动力’,无论当前的自身处境和所追求的更大利益是否已经远远超出作为‘自然人’或者是‘已经的成功者’的自然需求。由于社会的‘扭曲’,人们对于‘成功’的追求有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

激烈竞争的社会可能会造成人性的扭曲,而相对平和的社会有显得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如何平衡这一对矛盾,可能是社会和社会学家的挑战吧。问好!
回复 | 0
作者:怡然 留言时间:2010-06-10 08:07:53
椰子:

这是一个对许多人来说倾其一生也难以求得答案的问题。成功与快乐是两个概念。正如你在文中指出的那样,成功偏重的是人的社会属性,而快乐强调的则是人的自然属性。我觉得,当一个人的自然需求得到满足时,从中得到的快乐只是暂时的,不会持续很久。这也才会有许多人,在实现了所谓的美国梦之后,仍然义无反顾地回国做了海归。而一个成功人士,就是他的个人价值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这一点在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

曾经读过一篇介绍希拉里的母亲的文章,说希拉里还在她的孩提时代,她妈妈就经常教育她如何争取做人中豪杰,而不是平平庸庸地度过一生。我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美国家长,许多人都在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增强社会活动能力,而不是顺其自然。可见,望子成龙也并不是咱中国人的专利。所以,我对于那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任孩子自己的兴趣自然发展的观点,一直持怀疑态度。

谢谢椰子的好文,赞一个!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06-10 06:50:45
成功是一个社会范畴的概念,自然是和每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的(当然这又回到所谓“主流价值观”是否存在的老话题上来了,呵呵,为了讨论,姑且假定是有这样一个“主流”或者“ ”的价值观的)。你提到,美国和中国的成功观其实是很相似的,这是因为两者都是在“ masculinity vs. femininity ” 这个文化层面偏向于masculinity这个极端,同样的 文化还有日本(比美国和中国更甚),而偏向femininity的文化则以北欧国家为代表,比如挪威,瑞典,芬兰。在这些国家,人们对‘成功’的定义并不是以挣钱的多少,房子的大小,车子的品牌来衡量的,而是更加注重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这些社会相对来讲竞争不那么激烈,生活节奏比较慢,但因为国家小,资源丰富,加上一些国家政策使然(比如怡然就写过一篇关于‘什么国家最适合做妈妈“的文章,文中提到的一个调查表明,瑞典是最适合做妈妈的国家,因为它优厚的maternity benefits 和其他各种补贴),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贫富差距不大(瑞典的基尼指数大概是全球最低的,只有0。28)。

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认同这种“主流”的成功观,在美国和中国不是也有很多人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是社会,父母为他们定义的“理想”),而放弃一般人眼中的“成功道路”吗?

我个人认为追求大众定义的成功没有什么不好,只要不是为了别人眼中的成功而丢失自我的价值就可以了。所以,还是一个“度”的问题。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6-10 04:22:37
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话题,尽管这一话题或许难以找到答案。事实上,提出问题并非一定要得到答案,只要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就是精彩的话题!

或许每个国家、每个社会、每个民族都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成功”理念。这种“社会的力量太强大了,她在你还没有意识到什么是社会的时候,就已经控制了你对好坏的理解”。于是,便导致了很多“个体”的迷失。使得“你渐渐地离开了一个自然人的需要”。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异化”。

非常赞同文中的观点---“对于一个自然人来说,做本色的自己是最自然因而也就是最快乐的一件事。快乐来自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不是有很多时间都在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谢谢分享!
回复 | 0
我的名片
椰子
注册日期: 2008-02-25
访问总量: 5,052,01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帮助宣传中国功夫网站 wushuw.com
最新发布
· 哥哥的毕业典礼
· 这也是美国:一个中国学生受到的
· 原住民陈尸街头引发社区愤怒:记
· 十九天:回国感悟
· 《谁杀害了陈果仁?》精彩影评
· 给我钟爱的电影 La La Land
· 2016年回国感受:卖粽人
友好链接
· 叶子:却道天凉好个秋
· 别煮啦:别煮的博客
· Ottewell:Ottewell的博客
· 偶灯斯陋:偶灯斯陋的博客
· 秋秋:海阔天空
· 北雁高飞:北雁高飞的博客
· 雨露:雨露的博客
· 又一蛮夷:又一蛮夷
· 怡然:怡然博客
· 白凡:白凡的博客
· 转悠:没事瞎转悠
· 晓竹:晓竹之家
· 百草园:百草园
· 寄自美国:寄自美国的博客
· 夏天的雾:夏天的雾
· 立青:立青的博客
· 熊小熊:熊小熊的小小天空
· 名子:名子的博客
· 昭君:昭君的博客
· 笑咪咪:我思故我在-自由的心
· Rondo:Rondo的博客
· 楚梅小居:楚梅小居的博客
分类目录
【2016年回国记录】
· 2016年回国感受:卖粽人
· 2016年回国感受:见老同学
· 2016回国感受:回家
【随笔(3)】
· 十九天:回国感悟
· 一月二十一日全美“女性与社会全
· 想给林丹写几句话
·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test)
· 纪念小铃铛(Bruno)
【随笔(2)】
· 谢谢张贤亮
· 三藩的风
· 乡情同学情:聚散两依依
· 令人难忘的美国青少年羽毛球比赛
· 云也温柔
· 2013春晚的女性掌权特点
· 我看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感言
【思考(2)】
· 这也是美国:一个中国学生受到的
· 这是2016年还是1916年?在自己的
· 少暴露亚裔特质就能被名校录取?
· 给“种族苦情者”标签的主人识字而
· 谈种族不该是任何一位美国总统的
· 高等教育中的亚裔与太平洋裔APAH
· 简谈目前美国的制度性歧视
· 社会学对我的影响
【我的小猫咪】
· 昨夜
· 家有小猫咪(照片)
【思考】
· 《谁杀害了陈果仁?》精彩影评
· 陈果仁后美国人怎样看“模范族裔”
· 陈果仁后美国人怎样看“模范族裔”
· 从“对毒品宣战”到今天Ferguson黑
· 一位在港居住的朋友对于小童小便
· 培育社会学想象力的三个思维方式
· 像社会学家一样去思考 (译文系列
· SCA-5是配额制度所以违背“平权法
· 由于ABC事件:推荐一本讲述排华
· 看李春燕面对CNN采访华人抗议游
【小诗】
· 给我钟爱的电影 La La Land
· 你的拉赫玛尼诺夫
· 幸福在海边存着 (外一首)
· 黑与白:无限延伸的旋律
· 写给一个精神病人的时代
· 握手我的对手我永远的朋友:写给
· 人生最初的爱恋(诗)
· 音乐如月光
【蛇年2013】
· 除夕夜归辩论队:手机短信
【我看枪支控制】
· 美国学生和国际学生对枪支控制的
· 与学生讨论枪支控制的问题
【社区学院二三事】
· 《谁杀害了陈果仁?》精彩影评
· “我也不愿被称为白人呢”
· 有一个人被杀害以后
· 几位美国青年对交换配偶的看法
· 无语!!!康州小学枪击!!!
· 我的欣赏和感谢:给我的学生
· 向你致敬,我的学生志愿者!
【家有芦花鸡】
· 给我的母鸡peachy
· 纪念我的好鸡Berry
· 窗外的惊悚:老鹰抓鸡
【2012回国随笔】
· 那天我们去神龙潭:山顶农家饭
· 那天我们去神龙潭:竹林,竹林
· 人生双轨线
【学会生活】
· 春花烂漫的六月八日(组图)
· 粽子和芍药
· 一个可爱的纪念日
【偶尔随笔】
· 后院花红
· 从中国好歌曲里看新中国人的崛起
· 今年的第二场雪
· 月亮是文学的母亲
· 马路上动人的一幕
· 我记忆中的一位大学少女
· 今天是“dead day”
· 费翔费翔,重见费翔
· 龙来了:春节有感
· 这样的午后
【二人世界(3)】
· 谢谢你,我的爱人
· 青春的回眸(3):重访918房
· 青春的回眸(2):怀念研宿918房
· 青春的回眸(1):我们的20年
【教学日记(3)】
· 你学到了什么?社会学概论课学生
· 种族主义的另外两种逻辑谬误(续
· 种族主义合法性谬误和门面主义谬
· 种族主义的五种逻辑谬误:个人主
· 种族不平等是“依代际来积累的”(
· 21世纪美国的种族主义:一个癌症
· 21世纪美国的种族主义:一个癌症
· 网友评论“真爱究竟是什么?”辑录
· 真爱究竟是什么?对爱情的探讨
· Who Killed Vincent Chin? ?(
【季节的收获(2)】
· 夏日盛开的玫瑰
· 今年孩子们刻的南瓜 (独家图片
· 平安夜的惊喜:鸡下蛋了!(微博
· 秋叶私语
· 我的小花园
· 谢谢五彩教做鲜肉月饼
【做妈妈做爸爸(2)】
· “他们不太懂得这里的文化…”
· 女儿对“你长大了想做什么?”的回
· 女儿是我的行为监察人
· 写给儿子的十八岁生日
· 我爱Valentine’s Day
· 圣诞礼物中的细心
· 孩子们写给父母的圣诞信
· 家有少男:“你们讲话不要那么大
· 女儿病中感悟
· 写给儿子的15岁生日
【了解美国(1)】
· 原住民陈尸街头引发社区愤怒:记
· 今晚Open House: 儿子的高三老师
· 亚裔美国人在入学申请时受歧视吗
· NRA (国家来福枪协会)对12/14
· 一位受害者姐姐写给总统的信
· 我看到了20个孩子美丽的照片
· 值得感谢的几个人
· 一个不容错过的NPR关于种族主义
· 给儿子高中的辩论比赛当裁判
· 一位华裔美国士兵之死
【我的母亲父亲】
· 我的奶奶(二)
· 我的奶奶(二)
· 我的奶奶
· 妈妈写的生日祝贺信
【生活点滴(10)】
· 芦花鸡与直升飞机:奇谈怪论笔录
· 来到了青少年地区羽毛球超级比赛
· 一个美丽的“错误”
· 我们家的两只芦花鸡
· 小提琴老师和她的儿子
【孩子的作文(3)】
· 哥哥的毕业典礼
· 牛牛的中文诗“风”
· 小作文:儿子写给雨果的一封信
· 女儿的作文:冬天
· 儿子作文:辩论比赛
· 儿子作文“我的初中的最后一天”
· 女儿作文“我们家的小花园”
【读与听的笔记(2)】
· 纪念陈果仁被害30周年
· 张维迎教授谈《语言腐败导致道德
· 英国和美国街头暴乱的互相借镜:
· 浅议时代周刊《欧洲的终结》一文
· 由健康保险法挺过了联邦第一轮法
· 美国经济衰退与婚姻不再传统有关
【影视欣赏(2)】
· 进藏女兵的诗意爱情(2)
【深深的感动(2)】
· 小猫“小铃铛”
· “我们一生都会有做老师的时候”
· 中国远征军:永不陨落的灵魂
· 校巴站边的母亲和她的小孩
· 儿子八年级毕业典礼
【短文】
· 请教关于申请大学的两个具体问题
· 与叶子惜别 (微博)
· 为名子写点儿什么
· 清华毕业的千万富翁《一虎一夕谈
· 儿子学武术后(微博三则)
· 初中毕业快乐,儿子!(短文)
【女友(2)】
· 我的漂亮女友(2):咱们的江姐
· 我的漂亮女友(1):美的解读者
【灵机一动写的东西】
· 今夜有雪
· 琼海高铁站的那抹绿
· 生活气息
· 给珍惜亲情的朋友们
· "我不再背15万的挎包了”(微
· 谁才可能随遇而安?
· 充满阳光的屋子
【我看人生】
· 一位海归的来信
· 海归海不归:何妨就让我们互相羡
· 谈谈海归和爱情的转化
【海南的回忆(1)】
· 海南,我心中的海南4:木薯、木
· 海南,我心中的海南(3): 玩捉迷
· 海南,我心中的海南(2):四岁
· 海南,我心中的海南:我们住的平
【椰公专栏(9)】
· 椰公:“毛泽东是当今中国的一面
· 椰公:占领运动的国际视野
· 椰公:俄国总统说“打羽毛球的人
· 椰公:同中国亲友通电话和电子邮
· 椰公:通用核心课程----美国中小
【杂文(6)】
· 五年博客路
· 生活本身就是在跳舞
· 开博三周年:也谈从网络攻击看人
· 网事如烟,随烟而逝
· 我看Amy Chua的《为什么中国妈妈
【深深的感动(1)】
· 赞聪敏勇敢的大雁儿(北雁高飞)
· 你是我深深的感动
· 不仅仅是眼泪和感动:纪念Tuscon
· 博友联名平安夜快乐
· Life is too beautiful to skip
【2010年回中国点滴(4)】
【2010年回中国点滴(3)】
· 中国变了吗?回国行十二篇
· 上海的城市性格与历史的关联:回
· 在西安遭遇了这样一位司机:回国
· 我的公公婆婆:回国行第九篇
【2010年回中国点滴(2)】
· 庐山的个性,庐山的美丽
· 一个明星女孩:回国行第七篇
· 绿茄子的感悟:回国行第六篇
· 在广州看专科医生:回国行第五篇
【2010年回中国点滴(1)】
· 拥挤的广州拥挤的办证中心:回国
· 广州东山湖公园:回国行第三篇
· 女儿的苦恼:回国行第二篇
· 我回来了:2010年中国行之第一篇
【杂文(5)】
· 我是一个不愿苟且的人:陈凯歌在
· 想念不再在这里写东西的几个人
· 深深地感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60
· 我的小小声明
【生活点滴(9)】
· 女儿学会游泳对我的启发
· 生活中的谈话(1)
· 儿子对什么是幸福的理解
· 一件小事:对父母说话夹英文
【社会学思考(5)】
· 万维网站导读有倾向性是好事还是
· 爱就是一切吗?戈尔夫妇40年的婚
· 关于成功和不成功
· 英语啊英语,做你自己
【做妈妈做爸爸】
· 樱花散落里的母亲节
· 我和儿子的一场暴风式谈话
· 和我的儿子谈性教育
· 儿子要cool不要再练piano
· 一个“四脚并用”的妈妈:卡通分享
· 爱的日记:母亲节
【20年后来相会(2)】
· “你还没有换老婆?太落伍了!”
· 往国内网站放文章遭遇“敏感词”实
【小小衣橱(1)】
· 我在广州买衣服之二:三川之外
· 我在广州买衣服(图示):2010冬
【生活点滴(8)】
· 妈妈,我永远记得你那句叮咛
· 女儿的第一次钢琴评审
· 给儿子13岁生日的一封信
· 孩子们写给奶奶的生日信(图)
【椰公专栏(8)】
· 椰公:农村老家的变化
· 椰公:从“恋爱自由”到“言论自由”
· 椰公:学校有色人种教师的活动
· 椰公:温家宝,奥巴马,美国主流
【怀旧一点点(2)】
· Ottewell的《也聊豆汁儿》带给我
· 何妨就让我们互相羡慕?
· 由连环画《伤逝》想起的
【社会学思考(4)】
· 校园社会运动:马赛克
· 从“我”到“我们”:少数族裔,走到
· 学生所理解的反向歧视---与高天
· 当我问了当地精英学校的教授一个
【我的性别视角(1)】
· 聊聊女性要不要工作的话题
· 妈妈织毛衣、女性的传统与现代
· 温柔地杀我们: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 性别是“做出来”的
【20年后来相会(1)】
· 相见:20年同学聚会散记1
· 同学聚会是一场“成人游戏”
· “如果你们不出国,现在会怎么样
· 我们是兄弟,我们是姐妹
【椰公专栏(7)】
· 椰公:西藏,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 椰公:一位美国CEO对中国经济的
· 椰公:“误导”,谷歌的商业模式
· 椰公:秋天的晚上
【二人世界(2)】
· 因为有爱 (重贴一首诗)
· 关于爱情:我的新年感悟
· 小雨中的你
· 我和我的老公
【教学日记(2)】
· 苏醒(1):一个学生从课堂里带
· 同性恋学生给我出了道难题
· 1963年9月15日,Birmingham Sund
· 终于等到了让我动容的Re-do:对
【自己笑自己(2)】
· 漏斗如我
· 自己笑自己:咱怎样应付上课打盹
【杂文(4)】
· 答各位网友评论的信:出国已经不
· 谢谢新天地:心底的乡情
· 一场改变误解的平权法案Affirmat
· 一跳解千愁吗?想起我读研时也有
【在美国的中国人(1)】
· 在美国的中国人:朋友的幸福农场
· 她:“我这辈子已经完了”(国人百
【小诗系列(2)】
· 多年以前和现在(外一首)
· 我爱你,中国
【Reading Journals(2)】
·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结束文革的时
· Obama 明天会说什么?
【论坛(2)】
· 目前最严厉的移民法案可能在Alab
· 看温家宝总理答记者招待会印象
· “消费主义与精神成人”:夏中义演
【杂文(3)】
· 我和孩子一起学中文(续)
· 母子同写:孩子怎样学中文
· 小议“中国妈妈”
· 为什么大多数人并不写博客?
【孩子的作文(2)】
· 少年对《双城记》两段的翻译
· Rosie作文:秋天
· 牛牛黄石公园日记(驼鹿 Moose)
· 牛牛黄石公园日记(熊)
· 孩子的作文:怪石城堡(另一篇)
【椰公专栏(6)】
· 椰公:学生们怎么看医疗改革
· 椰公:海外华人学者应该具备更强
· 椰公:中国人在美国生根、开花、
· 椰公:新疆7.5和拉萨3.14
【季节的收获】
· 今年感恩节爬梯的几个菜:谢谢欧
· 请北雁高飞和叶子指教窝头做法
· 火鸡节的火鸡:请欧阳峰检验
· 樱桃红了(图)
【Reading journals】
· 一个戴着种族面具的警察滥权案?
· 美国的医疗保险公司有多黑?
· 新医改:一个两党严重分歧的健康
· 资本主义危机、全球化与道德危机
【生活点滴(7)】
· 小小的背影(带图)
· 静静的哥伦比亚河(图)
· 哭Lucile
· 想念爸爸
【孩子的画】
· 全家来画一只猫(组图)
· 我们家的群体画像
· 女儿(6岁)的画:2009
· 儿子的画:2009
【杂文(2)】
· 新疆7.5事件引起的一点思索
· 把青春进行到底
· 我在台湾看到的一些民运人士
· 在六四的镜子前照照自己
【爱的日记(1)】
· 爱的日记:修养
【说说女人吧(2)】
· 喜欢陈蓉
· 喜欢陈果
· 我独爱潘虹
· 女人有中间的路可以走吗?
· 为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母亲
【小诗系列(1)】
· 上学了:写给孩子们开学的第一天
· 巴黎,我梦中的爱人
· 想起了你
· 哦,西雅图的春天!
【教学日记】
· 种族主义学生作业后面的故事(续
· 令我倒吸凉气的两份种族主义学生
· 教学日记2: 结婚一分钟,学位要
· 教学日记:离婚文化和言论自由
【椰公专栏(5)】
· 椰公:一个俄罗斯人评6.4.
· 椰公:我在6.4中的所见所闻(二
· 椰公:我在6.4中的所见所闻(一
· 椰公:拉萨
【种族话题】
· 在美国的中国人是美国人吗??(
· 在美国的中国人是美国人吗??(
· 在美国的中国人是美国人吗??(
· 小孩与种族环境、种族歧视
【《大家》论坛(1)】
· 韩美林的大实话(真理)
· 别了,我热爱的《大家》栏目!
· 文化大家余光中:乡愁,无尽的乡
· 《大家》系列1:物理学家丁肇中
【诗天地(7)】
· 你是一条河:给爸爸
· 每天我们一起去上学(外两首)
· 春节是什么 (另:09春晚印象)
· 今夜的美国星光灿烂
【社会学思考(4)】
· 第一代中国人在美国自我感觉是主
· 万维博客还是像一家人:从昭君回
· 口音
· 一件小事:我遇到了种族歧视吗?
【香港,美丽的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致2013新生欢迎
· 我在香港买衣服(4):薰衣草In
· 我在香港买衣服(3):惊鸿一瞥
· 我在香港买衣服之二:乡村风格La
· 香港,香港,我在香港买衣服 (1
【生活点滴(6)】
· 意外收获:在西雅图美美地蹭了一
· 那两颗钉子也扎在了我心上
· 自己笑自己:骑单车不会停车,等
· 难忘的2008女儿生日party
【旧日的小文】
· 熒屏上的郎朗印象
【杂文(1)】
· 中年是一杯浓茶
· 想想:是做家庭主妇还是工作妈妈
· 患得患失的我
· 谁才是真正的土包子?
【孩子的作文(1)】
· Seattle动物园;Seattle的植物
· 女儿Rosie的诗:小星和小月
· 姨姨来美国
· 哥哥妹妹的小作文:我的小白鱼
【怀旧一点点】
· 心动
· 中文大学的杜鹃花
· 你好,我是86级
· 部队出来的孩子:初中生活拾零
【诗天地(6)】
· 下大雪啦!(图片与小诗)
· 你是我梦中的江南
· 有一辆梦中的旧单车
· 所有的苦难
【女友】
· 我的漂亮女友 (1):结缘
· 在九楼重病房门口的感悟
· 女友之二:相忘还是不相忘?
· 好朋友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社会学思考(3)】
· 奥巴马多大程度上代表了黑人的利
· 现代种族主义是真的吗?Is Moder
· 奥巴马当选表示种族主义被扔进了
· 美国的历史在今夜被改写
【葛人葛事】
· 葛人葛事之四:搞笑夫妻
· 葛人葛事之三:论文答辩?好“恶
· 葛人葛事之二: (儿童不宜啊)
· 葛人葛事之一: 大摆乌龙的王医
【自己笑自己】
· 世界上最短的笑话博客:雪就是钱
· 自己笑自己之三:因为英文不好而
· 自己笑自己之二:专找有“眼睛”的
· 自己笑自己:我在加油站给自己“
【生活点滴(5)】
· 她是一位真正的美人
· 今天的家长会:一个天赋学校老师
· 我爱你,女儿,你启发了我
· 悄悄地请悄悄话作者吃一顿
【难以分类1】
· 不知你能否打开悄悄话和写悄悄话
· 谢谢编辑工作,博文失而复得
· 你发文章或诗会乱套吗?
· 朋友,一路走好
【随感1】
· 邮局里的圣诞气氛
· 因为孤独而写博
· 其实我们都喜欢看到别人说实话
· 我喜欢出名前的人
【椰公专栏(4)】
· 椰公:裁员 – 大学也吃紧了
· 椰公:我和宁铂的关联
【孩子的世界(3)】
· 女儿的四幅画和儿子的五虎上将图
· 暑假最后一天了:马和蝴蝶
· 儿童世界----兄妹俩的画:牛牛和
· Rosie 的画和中文字
【孩子的世界(2)】
· 宝贝,你们真的长大了(亲子日记
· 儿子懂事了:向四川灾区捐款
· 牛牛的画
· 牛牛作文二:城市的秋叶
【诗天地(5)】
· 如果生活总是充满了阳光
· 我斜对面的房子要卖了
· 夕阳,我想去看你
· 五月我们在马丁街的最后一夜(附
【诗天地(4)】
· “有一种纯粹的喜悦……”
· 今夜 中国微笑着入眠
· 爱您,爸爸 (再试一次)
· 父亲,一个温情脉脉的名字
【诗天地(3)】
· 你可以总是静静地思念一个人(三
· 暂别可以,不要永别:有感于近来
· 为了心中的同一首歌
· 你是最美丽的人民教师:给袁文婷
【诗天地(2)】
· 心系四川灾区
· 妈妈,好想你
· 永恒的爱 (Sweet Home Alabama
· 生日快乐,宁!(外一首)
【社会学思考(2)】
· English only?一场关于English
· 婚姻与家庭课上的一对曾经的“小
· 我的几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学生
· 一场交锋:大学里的奥林匹克运动
【生活点滴(4)】
· 鸡蛋花和人生:也写给晓竹
· 亲情日记:女儿上学第一天(另三
· 我们的新家照片
· Austin郊外的晚餐
【生活点滴(3)】
· 难忘的河边走 Unforgettable Riv
· 回复《因上网而闹的笑话》的朋友
· 关于我上网而闹的笑话
· 知足、惜福:我和妈妈星期四通电
【2008夏天的中国(3)】
· 成都女子:悠闲是一种平衡
【2008夏天的中国(2)】
· 回乡记:四川结语 这里是成都
· 回乡记:四川女人厉害,男人趴耳
· 都江堰受灾的一组照片(续)
· 2008回乡记:走进都江堰:触目惊
【椰公专栏(3)】
· 椰公回拉萨(4):拉萨3.14的痕
· 椰公回拉萨(3):拉萨街头
· 椰公回拉萨(2):初到拉萨(照片
· 椰公回拉萨(1):飞往拉萨的飞机
【椰公专栏(2)】
· 椰公西藏生活回忆八----结束语
· 椰公西藏生活回忆七----胡耀邦西
· 椰公西藏生活回忆六----我的藏族
· 椰公西藏生活回忆五----我的藏族
【生活点滴(2)】
· 想念衣服
· 流浪汉对我们那么一笑
· 兩地之秋
· 椰子的自白:兼回笑眯眯评论
【2008夏天的中国(1)】
· 2008回乡记之三:可亲可爱的成都
· 2008回乡记之二:美丽深情的杜甫
· 2008回乡记之一:成都印象
· 回来的感觉真好:兼椰子回国系列
【人在旅途】
· “人不留人天留人”:意外得来的两
· 转眼开博已一年
· 只要同行就别说再见:给我的万维
· 我怎么哭了:参观Austin的 L. B.
【说说女人吧】
· 有这样一位美丽的伊朗主妇
· 又见杨澜
· 做精致女人还是做真实女人?
· 女人四十
【电影欣赏】
· 进藏女兵的诗意爱情(1)
· 在监视别人的时候发现了他的“自
· 推荐一部十分独特的电影:鸟巢
· 生命的重生:不可不看的南非电影
【椰公专栏(1)】
· 椰公西藏生活回忆四----拉萨生活
· 椰公“西藏生活回忆三--七十年代
· 椰公的"西藏生活回忆----进
· 椰公的“西藏生活回忆----进藏原
【诗天地(1)】
· 一个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 初春的傍晚 (诗)
· 无名小站 (诗)
· 看了对3月14日拉萨事件的报道我
【感谢生活】
· 感谢生活(写在一、二后面的话)
· 今宵难忘:给万维的朋友们
· 感谢生活 (二)
· 感谢生活 (一)
【好文共赏】
· (ZT)"Model Minority&quo
· 认识你的时代,带领你的时代(ZT)
· 柴静和王安忆演讲摘录
· 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电影“返老
· "有一窝野蜂就够了"(Z
· 言传身教 (转贴)
· 读看家狗的“婆婆”
【平凡而难忘的人】
· 想起了我们所里的老范
· 我那遥远的梁公公
· 平凡而难忘的人:我的附小班主任
· 平凡而难忘的人:卖玉女子
【社会学思考(1)】
· 校园枪声犹然在耳:一个永远的问
· 婚姻与家庭课堂趣事之一
· Michelle Kwan (关颖珊)是美国
· 一场关于种族歧视的争论
【二人世界】
· 你是……
· 秋天象征了爱情的颜色
· 二十年间的两首诗:1988 和 2008
· 一句爱的至理名言:Juno观感
【孩子的世界(1)】
· 儿子的中文作文“我与画画” (外
· 儿子丰收和女儿的空篮子:Easter
· 牛牛的画:全班第一名
· 儿子没获选参加钢琴演奏(Recita
【文化比较】
· 中美学生与老师关系的文化比较:
· 一场无意中涉及了政治的晚餐谈话
· “三十五个夏天”
· 你要对自己好一点
【生活点滴(1)】
· 一切都是赘肉……
· 亲情日记:女儿的一声“妈妈”
· 儿子没获选参加钢琴演奏(Recita
· 两个孩子争一个鸡头的故事
存档目录
2019-08-01 - 2019-08-01
2018-01-03 - 2018-01-24
2017-12-13 - 2017-12-13
2017-02-10 - 2017-02-27
2017-01-23 - 2017-01-23
2016-12-01 - 2016-12-01
2016-11-18 - 2016-11-18
2016-10-05 - 2016-10-09
2016-04-18 - 2016-04-18
2016-02-15 - 2016-02-20
2015-10-05 - 2015-10-05
2015-09-09 - 2015-09-15
2015-07-23 - 2015-07-29
2015-04-26 - 2015-04-26
2015-03-26 - 2015-03-26
2015-02-15 - 2015-02-15
2015-01-31 - 2015-01-31
2014-12-07 - 2014-12-26
2014-11-02 - 2014-11-27
2014-10-28 - 2014-10-28
2014-09-28 - 2014-09-28
2014-05-05 - 2014-05-05
2014-04-12 - 2014-04-30
2014-03-16 - 2014-03-20
2014-02-05 - 2014-02-25
2014-01-03 - 2014-01-28
2013-12-05 - 2013-12-22
2013-11-03 - 2013-11-29
2013-10-06 - 2013-10-06
2013-08-10 - 2013-08-21
2013-07-09 - 2013-07-28
2013-06-07 - 2013-06-13
2013-05-01 - 2013-05-12
2013-04-01 - 2013-04-28
2013-03-03 - 2013-03-17
2013-02-09 - 2013-02-25
2013-01-09 - 2013-01-29
2012-12-08 - 2012-12-25
2012-11-11 - 2012-11-22
2012-10-04 - 2012-10-29
2012-09-03 - 2012-09-25
2012-08-31 - 2012-08-31
2012-07-03 - 2012-07-25
2012-06-10 - 2012-06-23
2012-05-13 - 2012-05-29
2012-04-01 - 2012-04-23
2012-03-04 - 2012-03-26
2012-02-02 - 2012-02-14
2012-01-01 - 2012-01-26
2011-12-02 - 2011-12-29
2011-11-01 - 2011-11-21
2011-10-05 - 2011-10-28
2011-09-02 - 2011-09-30
2011-08-06 - 2011-08-22
2011-07-03 - 2011-07-31
2011-06-02 - 2011-06-30
2011-05-07 - 2011-05-23
2011-04-02 - 2011-04-16
2011-03-17 - 2011-03-30
2011-02-05 - 2011-02-28
2011-01-01 - 2011-01-29
2010-12-08 - 2010-12-26
2010-11-14 - 2010-11-30
2010-10-17 - 2010-10-31
2010-09-06 - 2010-09-23
2010-08-24 - 2010-08-31
2010-06-01 - 2010-06-25
2010-05-07 - 2010-05-28
2010-04-06 - 2010-04-25
2010-03-01 - 2010-03-25
2010-02-02 - 2010-02-28
2010-01-22 - 2010-01-31
2009-12-06 - 2009-12-13
2009-11-07 - 2009-11-29
2009-10-01 - 2009-10-31
2009-09-02 - 2009-09-28
2009-08-01 - 2009-08-27
2009-07-04 - 2009-07-31
2009-06-01 - 2009-06-29
2009-05-02 - 2009-05-31
2009-04-02 - 2009-04-26
2009-03-01 - 2009-03-31
2009-02-01 - 2009-02-27
2009-01-12 - 2009-01-25
2008-12-05 - 2008-12-29
2008-11-01 - 2008-11-29
2008-10-03 - 2008-10-17
2008-09-01 - 2008-09-30
2008-08-23 - 2008-08-30
2008-06-01 - 2008-06-19
2008-05-02 - 2008-05-31
2008-04-04 - 2008-04-29
2008-03-02 - 2008-03-27
2008-02-26 - 2008-02-28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