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 非常高兴你们来和我讨论“如果不出国,现在怎么样”这样一个既有趣也无奈的问题,正如你们说的,这样的问题就不该问,问了也不用去回答,因为生活没有如果,只有过去和现在,未来也在你今天是怎么过的这个状态里已经预备了答案。 只是人的理性是一回事,而感性以及无法用什么概念来概括的情绪又是另一种真实的存在吧。其实我这篇文章原始的用意是想表达出国已经不是国内像雨这样的朋友再那样羡慕得不得了的一条路了,在一个人20-35岁的岁月里,人们羡慕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尤其生活在一个发展中国家;而现在,正如蛮夷说的,中国已经不在很多大国之下,机会多,再加上乡情、友情都是举手可得的,而在海外的我们就无法很容易地满足这两样了,连等带飞要花24小时的飞行才能回到国内,不管有多少互联网,有多少视频,多少手机,那都无法和与亲人(包括朋友)一起度过一个周末,上一家风味独特的饭店吃一顿来得实在亲切。新中国木乃伊(对不起直呼您大名)最新加上的评论,也让我深深共鸣,回国主要的考虑是为父母。我不是来自一个大家庭,父母就两个女儿,所以我常为父母觉得难过,身体病痛时最想有亲人在身边,我自己在海外也是如此。 文章的用意小熊看到了,看得很仔细,那到位的解读令我感动。也谢谢你老公那么向你强力推荐。只是我这个标题用得太标题党了,所以把大家往另一个方向引去了,变成讨论出国如何不出国如何了,而这也反映了我那三句话不离老生常谈的心思大伙早已明察秋毫。我能感受到大家涟漪微泛的心,正如水柔石刚所言,这是大家心头一个共同的话题,虽然你们已经超脱了,但是我们在海外的人明白在海外的人,共同的经历让我们有共同的感慨,如春阳所言,不后悔的人也有后悔的时候,人无完人嘛,对不对? 同时我认为在国内的人也才真正明白国内的人,我们已经离开那个环境,国内的变化是很大的,国内的人也有苦楚和生存的不易,国内的人的思维方式也有变化,三言两语谁也说不清。我觉得海外华人的生活方式对国内的人本身,就是一种启发,我们其实还是在互相影响着,而且永远会这样下去。总而言之,我觉得作为我们,也许是时候要换一种思维方式看国内的人的思维方式了,不再纠缠在如果不出国如何,而是要承认在中国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在海外也可以生活的很好,全看自己的哲学,全看自己在精神上如何修炼,正如夏子说,在哪里的成长都是很不容易的。活着,本身就很难说是容易的事。好在我们的根是中华文明,在哪里都可以修炼。 枫苑的话就像一位大哥哥说的话,叫我熨平那颗心,说得真好。晓竹的话非常中肯,你说只是过多少年后不论如何怕还是要做同样的选择。是啊,人是自己性格的产物,出国也是一种性格使然。 米笑,田木,程静,抓抓,大清人,你们是初次留言,谢谢了!田木说这篇文章真实感强,那就好了,真实是我喜欢的一种境界呢。我们在海外没有太多物质,所以就活得精神一些吧。:) 叶子,山哥,你们问的是同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人在纽约,Pearl,意约,你们都很潇洒,我颇受启发! 哪里的山水都养人,昭君和许多朋友都说了,珍惜已经有的,尽心过好每一天,不必祈求完美,我们聚会时,一个同学说了这么一句话:“态度决定了人生的厚度,心态决定了幸福的指数”,她在上海工作,飞黄腾达,这就是大伙说的好心态吧。国内国外人,至少感悟的表达也类似,虽然内容可能不完全一样。 谢谢所有阅读拙文的朋友,也谢谢给我打电话分享你的看法的本地的朋友。祝大家平安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