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城市性格與歷史的關聯:回國行十一篇 說一句可能要遭人詬病的話,上海人的特點,在外地人的印象中,總與兩個字相聯:精明、崇洋。這兩種城市性格並行不悖,沒有必然關係。為什麼上海人精明而崇洋?從北京到上海,我印證了一個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的現象:即一個城市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它地理位置、受歷史給予(或不給予)它的機緣的影響。這是我在去了北京後再到上海,在上海浮光掠影三天的感受。 上海人因上海的地少人多而必須精明,因其半殖民地的性質而崇洋,因其為中、西文化交融地而具有得天獨厚的文化氣質。 “上海百年歷史風雲變遷”是在新天地石庫門地段“中共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中的一個小小的展覽。在西安的陝西歷史博物館,我沉醉在無數浸透了中國古代文化神韻的輝煌古樸燦爛的展品中,卻也為那裡擠滿遊人,與人摩肩擦踵、不能盡興而遺憾,所以對這個小而精的展覽,我也真是有一些情有獨鍾了。 這個展覽有一段話令人矚目:“中國的歷史,一千五百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一個城市引領一段時間的河流,見證社會變遷,這就是中國的歷史。” 從中英文兼備的文字說明和圖片裡(順便說,上海博物館裡的英文說明非常精確細緻,與別的地方不同),我看到上海在1842年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之後,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為法租界、德租界、英租界、美租界,看到上海顯然是列強砧板上的一塊“肉”,文字說明說:“上海淪為列強租界,極大傷害了中國的主權,但是也引入了資本主義的經營方式和生產方式,為中國現代化準備了基礎,上海的民族資本也得到發展”(印象中的話,可能有偏差)。 這段文字讓我想起廬山上那段類似的話,即帝國主義開發了廬山(廬山印象),廬山上小洋樓很多,上海的外灘以洋建築而受到國人讚美推崇,是否可以說上海的今天要源自於當年帝國主義看上了她而各自魚肉於她?這次回國,這種因列強入侵而迫使中國開始現代化,並在客觀上受益於這種強迫的現代化的現實,使我的心理總是被一種複雜的說不清的東西占據着。可能,只能這麼折衷地想,如果一個國家自己因為封建鎖國而沒有活力,那也許只有靠外力才能推得了她,這種外力----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外力入侵就成了一種必然,一種歷史的結局。 昔日稱十里洋場的上海外灘,已延伸了一大片,更加璀璨絢麗。我在上海安家、工作的表弟告訴我,這擴建還得歸功於托世博會的福。夜晚的浦西格外迷人,儘管寬敞的走道到處都是擁擠的人群,但是那種燈光映照下的風格各異而又很和諧的建築群,那種不像典型的中國城市的情調的確令人有一種莫名的興奮感覺。 上海,我已經32年沒有親見你卓越美麗的容顏,你已毫不輸於“東方明珠”的香港,事實上,你已當仁不讓地成為亞洲當今一顆最燦爛的“東方明珠”。而你的美麗、文化魅力,正源於你中西融合碰撞而吸引來的源源不斷的文化人,那種文化氛圍只可遇而不可求。 所有美麗的城市在我心裡都像一個個具有個性的女子,上海,是一位優雅、聰明、有幾分嫵媚又幾分精明的女子,在整個世界均為西方帶領的現代化籠罩的20世紀,上海獨特的地理和人文環境使她成為中國現代化的核心,歷史的青睞造就了她,中央政府的偏愛造就了她,在世博會的映襯下,我仿佛看到一個女子在她最光彩照人的時候,那種驚艷,令人只一瞥就終生難忘! 2010年8月6日寫於上海--南昌飛機上 上海新天地石庫門一角 浦東夜景 |